摘要:近幾年來,社交電商伴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興起成為眾多網民的關注焦點。諸多電商平臺也獲得了難以想象的融資來推動品牌形成以及短時間內上市。社交電商定義為一種基于分享的經濟形勢,是將社交媒體和電商兩者進行結合。
關鍵詞:社交電商;社交媒體;大學生消費
一、大學生社交電商使用分析
此次調查研究的樣本對象是就讀于多所大學的在校大學生,結合各專業、各年齡段的大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研究對象貼近研究主題,使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代表性。本次調查總計收回有效調查問卷536份。
(一)大學生使用社交電商原因分析
首先,對在校大學生使用社交電商平臺的原因進行調查研究。此過程中發現了44%的大學生是因為社交電商購物不受空間約束和時間上的限制這一特點,8.58%的大學生只是將社交電商平臺購物當作娛樂活動(圖1)。在傳統的購物方式中,人們通常需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到達購物地點。社交電商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大學生在學校購物,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同學們的運動量,對學生的身體健康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在宿舍用手機就可以叫外賣,從而不去食堂,只需要到宿舍樓門口就可以拿到食物。
(二)獲取社交電商信息的途徑分析
通過調查研究大學生如何獲得社交電商平臺信息發現,在540位大學生中近45%的人是通過同學和身邊朋友的方式了解到相關社交電商平臺的。在大學中,學生們的社交面相對較廣,同學和朋友之間彼此信任,這就使得信息可以穩定傳播,此過程中更能被學生們接受。相比于網絡廣告,傳統的電視廣告、雜志報刊文章廣告顯得暗淡了許多,其中雜志報刊廣告和傳統電視廣告兩者總和只占總數的20%(圖2)。
電子商務建立在社交平臺上,這無疑是對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的一種突破。在商品數量如此之大的交易市場中,傳統模式下的人們很難短時間找到適合自己需求的商品,而人們在社交電商平臺上,可以通過賣家、買家多方面的交流探討,快速挑選到更好、更適合自己的商品。
(三)大學生使用手機應用情況分析
在網絡如此普及的時代中,大學生每天的學習生活離不開網絡。移動設備上網是學生們的首選。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大學生日常使用手機即時通訊、網絡通信和網絡購物、查閱資料等活動比例較高(圖3)。
在此研究中發現,大學生對社交電商的需求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這主要是因為社交電商具備隨時隨地使用的特點。
(四)在校大學生的購物方式分析
研究同時調查了在校大學生日常購物的方式,發現了51%的在校大學生習慣使用社交電商平臺來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十幾年前非?;鸬碾娨曎徫铩㈦娫捹徫锏纫呀洕u漸地退出人們的視野,兩者總和只占總數的10%(圖4)。社交電商的種種特性使其在人群中占據主導地位,使人們到實體店去購物的想法減少了許多,因為只需要動動手指就可以買到稱心的商品,很多人就不會費上幾小時或者半天的時間到實體店去選購。
二、研究結論
本文通過對社交電商平臺對大學生日常消費的影響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
首先,隨著社交電商的崛起與完善發展,大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在其日常消費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社交電商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該重視大學生消費心理和心理影響。要以消費者為主要群體,完善社交電商平臺的安全性技術、服務性技術,以及改善并預防存在的營銷問題。政府要通過監管的方式限制社交電商平臺,預防出現“傳銷組織”現象。
其次,大學生群體對于社交電商平臺的使用率非常高,但是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的大學生在社交電商平臺中能夠理性地消費,根據自己的需求有計劃地消費,更多利用的是社交電商平臺的便利性。社交電商平臺面向大學生群體開發、運行商品時,應該根據其消費心理、消費特征以及相關因素完善大學生市場,增強平臺的健壯性、適應性,進而實現新技術的創新應用。
參考文獻:
[1]巴婷婷.網絡購物氛圍視角下大學生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18.
[2]王曉燕,孔廣文.面向電商平臺的大學生消費行為研究[J].戲劇之家,2018(15).
[3]王釗,李欣,鄒建.促進大學生網絡消費影響因素的研究[J].輕工科技,2018(4).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19BXW120。
作者簡介:馬子辰(1996—),男,北京人,碩士,主要從事全終端互聯網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