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健華
摘 要: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前提下,企業集團已在世界經濟舞臺上成為主角。企業集團這種經濟形式的出現改變了原來某個單體企業容易出現的管理低下,資金短缺等問題,使單一企業能在集團護航下成長,并能促使企業集團本身實現規模效應,更好地發展。但企業集團這種經濟形式的出現,也帶來了很多弊端,尤其是企業集團關聯企業之間發生的一些不正當行為,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給國家稅收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目前國內關聯交易的危害案件層出不窮,企業集團通過關聯交易的方式來控制單一子公司的經營決策,從而來規避國家稅收法律法規,以達到少交稅及企業集團利潤最大化的目的。本文從企業集團及其內部關聯交易概述入手,對企業集團內部關聯交易的具體形式進行簡單介紹,根據關聯交易中有可能遇到的不正當行為,提出了規范企業集團關聯交易的治理措施。
關鍵詞:企業集團? 關聯交易? 治理
中圖分類號:F8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4(b)--02
1 企業集團及其內部關聯交易概述
在大多數國家,企業集團基本上以母子公司、關聯企業的形式出現。譬如目前筆者供職的是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外資企業集團下屬的工廠,該集團總部在美國,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印刷電路板制造商,致力于快板和量產高科技印刷電路板、背板組裝和機電解決方案,同時也是一家全球高頻射頻、微波元件和組裝的設計者和制造商。集團全球有29家工廠,約25000名員工。集團所屬29家工廠受同一母公司控制,母公司通過生產、銷售、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強大優勢,來控制下屬企業按照集團的經營目標進行經營活動。根據國家企業會計準則對關聯方及關聯交易的定義,以上列舉的集團公司的29家工廠由于受同一母公司控制及重大影響就屬于關聯方,工廠之間就形成關聯方關系。在企業集團控制下的關聯方之間發生的購銷或勞務等行為就形成了內部關聯交易。
2 企業集團內部關聯交易的具體形式
2.1 企業內部關聯交易的四種形式
(1)有形資產所有權的受讓與出讓。包括廠房、機器設備、運輸工具、其他設備等用于日常運作辦公場所、用具、必要的運營設備以及存貨資產等有形資產。
(2)無形資產的轉讓和使用,包括土地使用權、商標、專利以及品牌信譽、客戶資料、銷售渠道等。
(3)融通資金。比如關聯公司的資金池業務。
(4)提供和接受勞務,包括市場服務、技術服務、咨詢服務等。
2.2 企業集團內部關聯交易的不正當行為
提起“關聯交易”,大家立馬就有“談虎色變”之態。這或許也是在每年匯算清繳時被稅務機關要求提供關聯方信息及關聯交易事項給“震懾”了。都擔心哪天被稅務機關找上門,讓企業解釋關聯交易定價的合理性,真可能是“越描越黑”!如下是筆者認為的三種關聯交易的不正當行為:
(1)企業集團關聯交易定價的盲目性。企業集團總部從節約談判成本的目的出發,故企業關聯方之間在購銷環節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關聯交易,但在實際關聯交易過程中,由于國家沒有對關聯交易定價做出明文規定,所以集團企業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及利益最大化的目標考慮,往往關聯交易企業之間簽訂的合同極不規范,價格定價很隨意,與市場價格差異也很大。比如: 由于不同納稅主體在不同地方或區域,有稅收優惠稅率,集團關聯企業會根據自身利益出發,籌劃將集團下屬稅率高的企業轉移到稅率低的企業,將集團下屬盈利的企業利潤轉移到虧損的企業,從而使企業集團達到轉移利潤,減少繳納國家稅金的目的,完成集團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2)企業集團關聯公司之間資金無償占用。由于集團企業多元化發展的要求,很多集團上市公司考慮低成本融資及自身利益出發,采用集團企業內部資金拆借及購銷等關聯交易方式來長期無償占用資金,這嚴重侵害了股東及投資者的利益,隨著關聯交易的頻繁發生,集團公司關聯企業之間無償資金占用的情況愈發嚴重,這樣也會給企業造成重大的涉稅風險。
(3)企業集團關聯公司之間轉移利潤,減少交稅。一些上市公司和集團公司為了規避稅收,關聯交易企業之間常常采用轉移定價的方式轉移利潤,將稅負高的單一企業轉移到稅負低的關聯企業,將盈利的單一企業的利潤轉移到虧損的關聯企業,從而使企業集團稅負降低,減少繳納國家稅金,這種現象在企業集團中普遍存在,致使國家稅收大量流失。
3 規范企業集團內部關聯交易的措施
由于集團企業的特別動機,造成關聯交易時常發生不當行為,筆者建議采取如下措施治理關聯交易問題:
3.1 加強公司立法規范企業集團關聯交易
(1)加強對集團企業關聯交易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有些上市集團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刻意對股東及中小投資者隱瞞集團內部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信息或者拒絕披露相關信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造成投資者對關聯交易的真實性會產生誤判,從而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鑒于此,筆者建議針對以上情況,上市公司主管部門需要對上市集團公司的不真實披露關聯交易的違規行為進行嚴厲的經濟處罰,而且需要問責集團企業負責人,并對處罰結果予以公示,做警示之用。
(2)構建及完善獨立董事制度。獨立董事制度在企業集團中加以有效實施的時候,能夠對企業治理結構加以改善,并且促使企業質量有效提升,對企業的專業化運作加強,不斷提高董事會決策的科學性的特點,對于董事會制衡機制的強化也具有有利影響,對投資者的權益加以保護,使得企業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提升,督促企業能夠更加規范運作。
(3)明確中介審計機構在企業集團關聯交易行為中承擔的重要責任。目前在市場上,由于企業關聯交易違規行為種類繁多,如偶發性重大交易、非公允交易等,而中介審計機構代表著公正性及獨立性,審計人員需要根據自身專業知識來判斷關聯交易是否合規,是否符合獨立性交易原則,出具一份真實可靠的報告顯得格外重要,從這種意義上說,中介審計機構在關聯交易合法合規性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及承擔著重要責任,審計人員如果出具不實的關聯交易信息報告,將會給投資者造成誤判,從而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4)實時關注集團關聯企業的狀態。集團企業出于多元化發展戰略目標的考慮,在合適的時機會收購新企業,新企業就變成企業集團關聯企業。基于此,國家需要進行動態化管理集團關聯企業,以防集團企業刻意隱瞞關聯交易信息,目前國家稅務部門要求企業每年報送關聯企業報告表,內容包含管轄企業有多少關聯方企業,關聯交易類型及金額以及轉移定價報告等都需要進行披露。
3.2 規制企業集團關聯交易
(1)規范并完善關聯交易披露制度。關聯購銷交易應披露定價的方法,如果確實按照公平市場價格進行交易應披露有關依據;對資金往來關聯交易應披露適用的利率說明利率與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是否有差別;對股權轉讓、無形資產轉讓、固定資產轉讓等關聯交易應披露資產評估方法和作價依據,資產評估價值或成交價格與資產的賬面價值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的應說明理由。目前,我國集團公司關聯方交易信息披露的主要渠道是定期報告,包括季度報告、中期報告和年度報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在集團公司季度、中期以及年度報告中應披露重大關聯方交易事項,以防止集團公司利用關聯方交易或虛假關聯方交易,隱瞞關聯交易真相,從而侵害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同時也為防止某些資本大戶利用虛假信息操縱股市侵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
(2)采用適合企業集團關聯交易行為的定價方法。根據國家所得稅法及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明文規定以及《特別納稅調查調整及相互協商程序管理辦法》的公告,集團企業應該選用合理的轉讓定價方法進行可比性分析。每家企業集團都有不同的行業特點,定價方法會受到各種環境或產業因素的影響,故集團企業在遵循獨立交易的原則上謹慎選擇一種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轉讓定價方法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市場上的常用轉讓定價方法主要包括可比非受控價格法、再銷售價格法、成本加成法、交易凈利潤法、利潤分割法,或其他符合交易原則的方法。集團關聯企業無論選擇哪種轉讓定價方法,都需要到當地稅局進行備案。目前企業每年報送的匯算清繳資料中需要包含轉讓定價的報告,報告中包含很多關聯方及關聯交易的信息,體現了稅務部門對關聯交易越來越重視,鑒于此,集團企業需要與當地稅務部門確認,采用適合自身的定價方法,以避免由于定價方法不合理又無法合理解釋,而造成被稅局特別納稅調整的風險。
(3)完善國家稅收規定,規范企業集團關聯交易行為
目前集團關聯交易最突出的問題是集團企業出于自身考慮,利用稅法由于在不同地區或相同地區不同企業稅率有優惠、有高低的現狀,即不同納稅主體有不同的稅率,采用轉讓定價轉移利潤的方法,將集團下屬稅率高的企業轉移到稅率低的企業,將集團下屬盈利的企業利潤轉移到虧損的企業,從而使企業集團稅負降低,以達到減少繳納稅金,達成集團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以上集團企業的不正當行為,使國家稅收大量流失。稅收是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渠道,稅收的減少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行。基于以上情況,筆者建議需要在稅收領域來規范集團關聯交易行為,做到對企業集團的稅收“應收盡收”,以避免國家稅收流失。由于企業集團的關聯交易轉移定價的方式在稅務層面不好控制,目前企業集團基本上都采用轉移定價的方式來避稅,筆者認為針對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企業集團關聯交易行為,需要由企業集團自行舉證其關聯交易行為的公平性及合理性,并需要提供合理的支持文件做備案,如果企業舉證不合理或不真實,稅務機關就可以認定其不公平的關聯交易行為,根據《特別納稅調查調整及相互協商程序管理辦法》的規定對企業集團進行納稅調整并加收滯納金及罰息,這樣的做法才能遏制通過關聯交易規避稅負的行為,可以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從而保證中小投資者及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4 結語
企業集團關聯交易問題就像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管理得好,它將大大提升企業集團的活力,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同時也會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但我們也要認識到集團企業關聯交易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同時不正當或違規的關聯交易行為在市場上也屢見不鮮,已嚴重影響了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隨著我國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及健全,將會逐步減少或避免集團企業不規范或違法關聯交易行為的發生,并促使政府部門完善監管指標體系。
參考文獻
羅藹艷.集團公司關聯交易的涉稅風險防范初探[J].中國市場,2019(32).
劉艷.企業集團內部的關聯交易及其規范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29).
牛云鶴.試析集團公司關聯交易[J].經濟研究導刊,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