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理工學院 廣東 肇慶 526100)
籃球運動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傳入國內后,深受高校大學生的喜愛。籃球運動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除此之外,此項運動對于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也有著長遠的影響,它不僅僅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構建高校體育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對廣東理工學院大學生在參與籃球運動的過程中,對體育觀念、體育精神、體育道德三方面的認知進行研究,闡述了籃球運動中所蘊含的文化精神,分析了這些文化內容是如何推動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并對今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
籃球運動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其特點、功能、規律及制勝要素與其產生的社會價值在不斷的傳承發展中衍生出了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是通過世界各地的人群不斷從事籃球活動的過程中,圍繞這一運動的本體特征不斷創新,不斷總結形成的一種無形財富。闡釋清楚這一運動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精神對于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首先是公平與參與。在運動中,人身上所具備的一切社會屬性都被簡化,其他的社會因素對人的影響被降到了最低。比如經濟水平的差異,學歷的高低,社會地位的不同在競技運動中往往可以忽略不計,也因此為人的平等參與創造了前提條件。由于規則的建立,進一步對參與者表現出一視同仁的態度。而在籃球運動中我們注意到,不同身高的人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肯定這種作用的存在本身就是遵循公平的原則。這種平等精神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實現個人價值提供了重要的契機。
競爭與合作是競技體育中一直弘揚的主旋律。籃球運動中雙方以投進對方球籃為目標,這種競爭既是集體間的對抗,也是個人間的對抗。而同時,這種對抗又依賴于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助。此時個人的勝負與集體的成敗相互聯系,合作競爭的意識也就此衍生。可以說,競技體育在彰顯個人運動特質的同時,還展現了攻防配合的體育藝術。一場比賽的關鍵節點往往體現在隊員的默契配合之中,而在這個過程中,個人可能犧牲了自我的展示機會,而將目光放在了更為長遠的大局觀上。從這個角度出發,這又是集體與個人的處理藝術,是大局意識的體現。
在規則建立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循規與創新的精神內涵。籃球規則作為這項競技運動的基本規范,是每個參與者都必須遵循的。這與社會生活中人們遵守法律法規有相似之處。
現階段對于校園體育文化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本文對于校園體育文化的定義傾向于: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內外體育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為特征的一種社會文化。校園體育文化包含物質、制度、精神三種不同層次的內涵。本文從文化視角出發,主要闡述籃球運動對校園體育文化中制度與精神兩個層面的影響。首先我們要明確當代校園體育文化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樹立以健康為前提的教育指導思想,推行素質教育,提高人文素養和品德修養,培養終身體育的教育觀念,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
籃球運動既是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兩者可以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在發揮籃球運動在推動體育文化建設的作用時,要關注到學生的現實需要,重視精神層面的發展。以一種廣泛普遍的風尚來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道德觀念,樹立正確的競爭合作意識,提高自身的創造能力。這也是我們進行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初衷。
體育活動的進行要以科學規范的制度作為保障,高校體育活動在有序組織下進行計劃、實施、檢驗。完善的制度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的制度意識,提升其社會適應力的重要內容。通過對廣東理工學院學生的調查問卷可知,60%的同學認為在籃球這項競技運動中,自己能夠很好的遵守規則;大約80%的同學認為嚴謹的規則實施是一場精彩的籃球比賽所應該具備的前提條件。在廣東理工學院每年舉辦的籃球聯賽中,通過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完善了競技比賽中如替補制度,激勵制度等規章的制定與實施,同時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在此過程中,幫助同學們更好的樹立了規則意識與制度意識。因此,籃球運動對校園體育活動的制度完善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通過籃球運動可以規范體育教學方法,樹立規則意識;促進體育活動中激勵制度的產生與發展;同時有助于規范體育活動中意外情況的處置方法與流程設置。

表1 調查問卷統計結果-1
作為競技體育最富魅力的部分,體育精神對人的成長發展往往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廣東理工學院為例,通過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71.2%的同學在籃球運動中樹立了扎實正確的體育觀念。44.8%的同學則肯定了籃球運動充分調動了自己積極心態,并形成了積極主動地運動習慣。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充分肯定籃球運動在推動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中所做出的貢獻。通過更深層次的挖掘,我們將籃球運動對于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精神影響分為了以下三個方面。
(1)拼搏精神。
隨著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快,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與日俱增,這要求我們的學生要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與抗壓能力。籃球運動高強度的對抗之中,為學生鍛煉頑強的意志品質和發展不斷拼搏的體育精神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青年學生之所以為之吸引,正是由于這種汗水與淚水的碰撞交融,在比賽中直面勝負成敗的挑戰,不斷激發他們的激情與創造力,形成一股良性的競爭風尚,使得大學生能夠直面挫折,頑強拼搏。
(2)創新精神。
我們生活在由規則構建的社會之中,體育競技更是如此。如何在規則的方寸之中出奇制勝,無疑是對參與者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華民族千百年的文化傳承,是新時代人在繼承前人的規則傳統之上不斷發揚創新,添磚加瓦,賦予不同的時代意義,才有了我們寶貴燦爛的華夏文明。體育也是如此,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來源于對前人的學習,只有將傳統研究透徹,才能在實踐的基礎上創新戰術技能。當今社會對青年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出更高標準的要求,如何在當代社會中扮演好戴著“鐐銬”起舞的舞者,對一個人在未來社會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籃球運動從體育的領域創建了叢林社會的“角斗場”,在對抗之中引導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
(3)合作與競爭意識。
合作與競爭是世界發展的主旋律,也是體育競技中永恒的主題。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的運動,在彰顯個性的同時更加注重團體的合作。在當今以個性為關鍵詞的社會中,如何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青年人需要為之思考的母題。而在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中,獲勝方不僅擁有個人能力超強的運動員,還擁有精湛的團隊配合。隊員在各司其職的同時,又有著極大的默契和犧牲精神,不過分執拗于彰顯個性,而能夠以大局為重。這種競爭與合作的意識同時又蘊含著一個人的大局觀和集體觀。因此,籃球運動對于個人融入集體的思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有助于當代大學生理解集體主義,培養集體榮譽感。
首先要完善體育文化建設的制度管理。高校體育教育是學生擁有強健體魄,健康運動觀念的重要保證,對學生收獲運動快樂的精神體驗和身體發展有著直接的教育作用。高校的各級領導及教師隊伍首先要加強思想觀念的轉變,要認識到體育文化建設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健全的體育規章制度是建設體育文化的有力保障,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持續良好發展的堅實基礎;其次,要注重以籃球運動為主要載體的體育活動建設,開設多種體育文化課程,進一步發揮籃球運動在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可以舉辦高校籃球對抗賽或其他形式的交流表演,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創建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在校園內掀起運動熱潮,為培養學生拼搏進取,銳意創新的精神不斷創造條件;最后,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的體育素養,做體育課程的開發者與研究者,針對籃球運動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載體地位,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論研究,主動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更深入的理解籃球運動中的文化內核,并將這種文化內涵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合作競爭意識,為高校學生綜合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
作為一項深受高校學生喜愛的競技運動,籃球運動的發展為學生的身心成長都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從文化的角度出發,能夠看到籃球運動在推動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發揮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影響更深的烙印在制度與精神層面,為健全完善校園體育制度,形成良性的體育道德風尚,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與合作觀念,提高不斷拼搏勇于挑戰的意識,推動創新精神的不斷發展。總之,籃球運動作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構成載體,在充實內涵不斷發展之中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因此高校體育工作者要注重結合實踐,不斷完善籃球運動與校園體育文化的融合,在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更好更全面的適應學生綜合發展的現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