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64)
1968年第十九屆夏季奧運會在海拔2240m的墨西哥城舉行,許多國家為降低高原缺氧環境對運動員(特別是耐力運動員)競技水平的影響,賽前就提前安排運動員在與墨西哥具有相似海拔的高原進行訓練。經調查發現,在墨西哥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的運動員賽前均進行過高原訓練,并且回到平原后運動成績都有了顯著提高。自此,高原訓練成為耐力項目運動員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原訓練,又被稱之為低氧訓練,是指將運動員安排在高海拔地區(海拔高度集中在1500m-2400m),進行為期數周的訓練。一些國家還在這些地方專門建立了高原訓練基地,并把高原訓練作為大賽前的一種重要訓練手段。高原訓練可以改善運動員的氧運轉系統,紅細胞(RBC)中的血紅蛋白(Hb)能與氧結合,將氧通過血液運輸到肌肉組織,又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運出體外。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對已發表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以期為參與高原訓練的運動員、教練員提供科學的指導意見。
(1)研究類型:前后對照試驗。
(2)研究對象:運動員。
(3)干預措施:進行高原訓練或低氧訓練(包含模擬訓練)。
(4)結局指標:血紅蛋白(Hb)。
(5)排除標準:①受試對象為非運動員群體;②非前后對照試驗;③對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指標變化描述不清晰的文獻;④無法獲得全文信息的會議摘要和綜述研究;⑤未發表的學術研究(碩士、博士畢業論文)。
計算機檢索CNKI、WanFang Data、VIP數據庫關于高原訓練對運動員血紅蛋白影響的前后對照試驗,檢索時限均截至2019年12月。中文檢索詞為“高原訓練”、“低氧訓練”、“血紅蛋白”、“Hb”、“生理生化指標”為關鍵詞自由結合式進行檢索。
使用Excel表格建立信息登記表,摘選內容包括:題名、作者、發表年限、調查時間、調查群體、體育鍛煉的種類及具體措施進行統計。資料提取的過程中,由兩名研究人員分別獨立完成,最終討論分析不相同的地方,由評論小組進行決定數據的采納與提取。
由2名研究者獨立評價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并交叉核對結果。偏倚風險評價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獻質量評價量表。分別從隨機方法、盲法、分配隱藏、結果數據的完整性、選擇性報告研究結果、其他偏倚來源進行文獻質量評估。
采用Stata13.0進行Meta分析,對搜集的數據進行合并分析,并繪制森林圖,以體育鍛煉干預學生視力健康的效果作為合并效應量,選擇SMD和95%置信區間為效應尺度進行合并效應量。運用Cohen的d指標評估效應量的大小,即0.2≤d<0.5時,為小效應量;0.5≤d<0.8時,為中等效應量;當d≥0.8時,為大效應量。采用I2統計量檢驗異質性,0—40%異質性可以忽略;30%—60%具有中度異質性;50%—90%具有較大異質性;75%—100%具有不可忽略的異質性。
共檢索相關文獻184篇,根據納入標準,通過閱讀文獻題目、摘要和全文后排除文獻108篇;最終納入Meta分析的文章共16篇。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見圖1。

圖1
檢索的16篇文獻,試驗總人數為215人,表1為納入該試驗的文獻基本特征和偏倚風險評價結果,納入文獻的質量較高,具有參考價值。
(1)主要結局指標的Meta分析。
通過對圖2高原訓練對運動員的血紅蛋白的影響效果異質性檢驗的森林圖可知,效應量(SMD)為 0.69,95%CI為 0.27-1.11,d>0.5,屬于中效應量;P值小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高原訓練對血紅蛋白有較好的影響,能夠有效改善運動員有氧能力及氧轉換能力。I2值為74.5%,具有較大的異質性。

表1 文獻基本特征與文獻質量評估

圖2
(2)敏感性檢驗。
通過對納入本研究16篇文獻的20組數據進行敏感性分析,點估計值為0.69,95%的置信區間為0.27-1.11,每篇的數值都在點的估計值內上下浮動,得出所納入的文章質量較高。說明本研究實驗結果比較穩定,可信度較高,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圖3
(3)發表偏倚檢驗。
本研究結局指標為連續性變量,故采用Egger檢驗法比較準確。由圖4可知,P=0.534、P>0.01,沒有發表偏倚。
本研究共納入16篇相關文獻,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獻質量評價量表對納入文獻進行文獻質量評估,分析了高原訓練對血紅蛋白影響的干預效果。通過異質性檢驗、敏感性檢驗、Meta回歸對文獻進行了Meta分析,驗證了文章的可靠性和說服力。研究結果顯示,高原訓練對運動員血紅蛋白有益[OR=0.692,95%CI(0.270-1.115),P=0.001]。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運輸氧的特殊蛋白質,是使血液呈紅色的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紅素組成,其珠蛋白部分是由兩對不同的珠蛋白鏈(α鏈和β鏈)組成的四聚體。血紅蛋白具有攜帶氧的能力,而高原環境空氣稀薄,氧氣缺少,在此環境下訓練,運動員的血紅蛋白會產生適應性變化。血紅蛋白在運動訓練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評定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價運動有氧耐力水平、高原訓練的指標和運動員選材的基本依據。
根據相關研究、以往經驗以及亞組分析情況來研討異質性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1)實驗人群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2)干預措施方面:干預的時間上沒有統一,存在早上、中午、晚上的差異,由于運動員每時段的身體狀態不同,導致干預效果不同;(3)系統誤差方面:度量衡不同,導致數據精確度不同,也可能在測量結果的差異與多樣性方面,會存在系統誤差,由于測量儀器的選取不同以及測量儀器存在不可避免的誤差以及測試者的主觀傾向性等方面均是研究間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4)納入文獻方面:隨著樣本含量的增加、實驗的增多,發表偏倚的現象可能會消除;(5)實驗結果方面:大部分研究人員、審稿人及編輯容易接受陽性結果,而陰性結果容易被忽略,這也是導致發表偏倚的因素。通過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亞組分析以及剪補法的使用,說明本研究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發表偏倚以及異質性的結果在允許的范圍內,可以接受。由于機理研究較少,影響血紅蛋白的因素較多,因此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納入研究的文獻較少,實驗人數較少,影響meta分析合并的效果;(2)文獻來源的限制,沒有搜集國外相關的實驗文獻;(3)未發表的文獻以及無法獲得全文的摘要和綜述,無法獲取相關文獻的信息。
研究結果顯示,高原訓練能夠增強運動員有氧能力,提升血紅蛋白的含量,增加韌性。隨著相關文獻的發表,后期會繼續跟進研究,通過擴大樣本含量,增加國外相關研究,使得實驗結論更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