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七里河區蘭州理工大學西校區 甘肅 蘭州 730050)
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 于8月31日至9月15日在中國舉行。小組賽中國隊一勝兩負,止步16強,排位賽又負尼日利亞,最終無緣直通東京奧運會,這為中國籃球競技運動的發展和2020年東京奧運之旅蒙上了一層陰影。綜觀此次比賽,中國隊在技戰術和心理競技能力方面的表現遭受到廣泛質疑和批評。本研究擬通過對中國隊與科特迪瓦、波蘭、委內瑞拉、韓國、尼日利亞這五場比賽中技戰術的應用效能進行數據分析與對比,探究中國隊在比賽中的技戰術運用特征、及存在的問題,以期為其進一步提高競技運動能力提供科學性的實證依據。

表1 中國男籃與對手得分效率對比
從表1可以看出,中國男籃場均得分在71分以上,對手場均得分在73分以上。2分球和3分球投籃次數中國隊分別為184次和116次,命中率為51.1%和29.3%;對手分別為216次和105次,命中率分別為49.5%和23.9%;罰籃次數中國隊105次,命中率為65.5%,對手罰籃次數為101次,命中率為74.1%。通過對比分析在場均得分方面中國隊要比對手低,但差距不大,2分球投籃次數比對手少32次,說明中國男籃投籃次數少是造成得分比對手低的原因之一。
得分的高低取決于投籃次數和投籃命中率,投籃次數越多說明攻防轉換速度越快,所創造出的得分機會越多。中國隊與對手相比,3分球出手次數和命中率均高于對手;2分球投籃次數除高于韓國隊外,均低于對手;罰籃命中率除高于委內瑞拉隊外,均低于對手,這說明中國隊在攻防轉換速率(效率)與對手有顯著性差異。
在激烈的籃球比賽中,籃板球的爭奪是獲得控制球權的重要來源之一。現代籃球運動已經把爭奪籃板球作為一項重要的攻防戰術內容來進行研究。搶籃板球技術指標己經成為衡量一個球隊整體攻防水平的重要參數。
比賽中獲得到前場籃板,可以在對方籃下展開連續的攻擊,增加進攻次數和籃下直接得分的機會,以及可以增強本隊隊員的投籃信心,提高全隊的士氣。同時還容易造成對方隊員的防守犯規,從而削弱對方的戰斗力。因此,前場籃板也是球隊進攻能力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從表2可以看出,中國男籃與對手的前場籃板總數分別為38個和58個,場均為7.6個和11.6個;后場籃板總數分別為119個和113個,場均為23.8個和22.6個。中國隊與對手相比前場籃板球要少20個,場均低4個,但是后場籃板要比對手多,場均多1.2個后場籃板球。數據對比表明中國男籃在保護后場籃板球上比對手做得好,但是在前場籃板球存在顯著差異,說明中國男籃在比賽中球權的控制能力比較差。

表2 中國男籃與對手搶籃板球技術效能運用對比分析
現代籃球運動技術發展的成功范例表明:在現在籃球技術和理論的蓬勃發展的今天,重視防守技術的訓練是每個球隊成功的基本條件之一,只有限制住對手的進攻,才能組織好自己的進攻,擊敗對手。從表3可以看出,中國男籃場均搶斷、蓋帽和犯規分別為8.8次、2.8個和21.8次;對手場均搶斷、蓋帽和犯規分別為6次、3個和20.2次。通過比較中國男籃場均搶斷比對手多2.8次,場均蓋帽比對手少0.2個,場均犯規比對手多1.6次。搶斷球的多少也是衡量一個球隊防守強弱數據表明,中國男籃在蓋帽、犯規次數方面與對手相比無顯著差異,而且中國男籃場均搶斷要優于對手。

表3 中國男籃與對手防守技術的數據統計對比分析
進攻戰術是籃球比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運用得成功與否對比賽結果影響頗深。從表4可以看出,在傳切配合方面,中國男籃一共有30次傳切配合,成功率為66.7%;對手一共進行55次傳切配合,成功率高達78.1%;在策應配合方面,中國男籃策應配合進行60次,成功率為43.3%,對手一共進行65次,成功率為50.7%,中國隊策應配合成功率比對手低7.4%;在突分配合方面,中國男籃一共進行66次突分配合,成功率為51.5%,對手總共進行79次突分配合,成功率為50.6%。從數據來看中國隊運用突分配合次數比對手少,但是成功率要比對手高0.9%;在掩護配合方面,中國男籃共計進行165次掩護配合,成功率為47.8%,對手共計進行177次掩護配合,成功率為55.9%,中國隊運用的掩護成功次數比對手少20次,在成功率方面中國男籃比對手低7.9%。由此可見,比賽中掩護配合是非常實用有效的戰術之一,但是中國隊與對手實施效率有顯著性差異。
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中國男籃使用掩護配合的次數為165次,為四種基礎配合之首,這說明在比賽中中國隊較為依賴掩護配合,并且在比賽中較常采用無球掩護和擋拆掩護來創造進攻機會,這也是掩護配合較多的原因。在其他配合方面,中國男籃使用突分配合成功率高于對手,說明在比賽中中國隊利用內線高度進行高位策應配合的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中國男籃在傳切配合運用成功率最高,但是與對手相比較差值也最大,說明中國隊與對手在傳切配合上有顯著性差異。

表4 中國男籃與對手主要戰術效能對比分析
中國男籃在得分方面:中國男籃在投籃次數上與對手存在顯著性差異,但投籃命中率要高于對手;罰籃次數除低于韓國隊以外,均高于其它對手,但罰籃命中率除略高于委內瑞拉外,均低于其它對手。這說明,中國隊在攻防轉換速率(效率)、身體對抗能力和心理穩定性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中國男籃在籃板球和防守技術方面:應該針對籃板球這一薄弱方面加強對籃板球的訓練。搶斷球是發動快攻最好的方式,不過在此項數據中,中國隊搶斷次數和成功率方面均高于對手,中國隊多次利用郭艾倫、趙繼偉的積極防守搶斷成功得分。擲球入界發動快攻主要來源于對手中籃后快速搶發球,在對方立足未穩時,迅速追身打反擊。本屆籃球世界杯,利用擲球入界發動快攻的機會較少,說明各隊對于這種快攻方式均有所防范。中國男籃前場籃板球與對手相比有顯著性差異,而后場籃板球與對手無顯著差異;蓋帽、犯規次數與對手無顯著差異,搶斷要優于對手。
戰術配合方面:中國男籃在傳切、策應、突分和掩護等戰術運用的成功率均低于對手,突分配合成功率高于對手。相比而言,傳切配合與掩護配合成功次數最多,也是充分有效的發揮了內線與外線的作用。但中國隊在進行掩護配合的時候,配合的質量不高,通過掩護配合而轉化出來的進攻不如對手。
通過高強度、專業化訓練,提高中國隊在攻防轉換速率 (效率)、身體對抗能力和心理穩定性方面的競技能力的提升。轉變觀念,豐富外線隊員攻擊手段,提高外線隊員,尤其后衛隊員的得分能力,進一步優化陣容組合搭配,在發揮內線優勢的同時,培養外線隊員的特長技術增強中國隊內線實力,加強對籃板球的保護,提高球員的在內線拼搶籃板球意識和積極性,同時針對性的對內線球員應加強身體素質的鍛煉。加強防守訓練,減少犯規,不給對手再次獲得球權的機會;除了正常流程獲球權外,應增加防守攻擊性訓練和沖搶籃板球訓練,增加獲得進攻球權的機會,提高戰術執行效率,減少比賽失誤。一場比賽的勝利往往在于教練的戰術安排,以及隊員執行的效果,本屆世界杯中國男籃在戰術執行上與對手都有顯著的對比,尤其在對陣波蘭比賽中,中國男籃最后階段的連續致命失誤,讓本來占據上風的一場比賽最后被逆轉;本來有小組出線的希望,最后連爭奪奧運會賽資格都比較困難。所以中國男籃應該不斷努力提高在比賽場執行戰術安排效率,認真學習鉆石和牛角等戰術的精髓,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充分發揮內線與外線之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