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命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的認知還是非常單純的,他們對于生命和死亡的界定還不夠明確,所以樹立學生的人生價值觀需要從現在入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對生命正確認知,從而敬畏生命理解生命。
關鍵詞:小學語文 生命教育 現狀分析 應對策略
小學語文是學生接觸最多的科目,教書育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是大勢所向,讓學生對生命有一個正確的界定,從小就樹立起正確的生命意識,為以后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現在生命教育在小學教學中越來越重要,同時也對學生的認知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面對生命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現狀我們應該繼續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式。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和生理的初步發展階段,目前網絡發展迅速,五花八門的信息不斷的沖擊著學生的認知,對于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生命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正確的認識生命,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樂觀的人生態度,增加學生的生活自信和學習積極性,所以從小學入手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對于學生在小學階段進行生命教育能夠建立起他們的良好生命價值觀,有利于他們熱愛生命、尊重生命,在學習過程中讓他們明白生命的重要意義,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能夠培養他們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生命力,讓他們在面對困難和困境的時候有正確的態度和觀點。其次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生命教育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素材,通過小學教學開展生命教育遠遠比其他科目要來的更加順理成章,小學語文教材都是以故事為教材內容,借物喻人并不是在古詩中才能體現,從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能通過寓言故事來講人生道理,那么在小學階段利用語文教材開展生命教育也就無可厚非了。最后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能夠為學生以后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到了青春期,學生的思想會出現極端的特點,所以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能夠讓他們對生命有正確的認知,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現在的生命教育沒有受到重視,對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樹立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假設我們從小就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對生命有足夠的尊重和敬畏,那么就會極大的減少問題學生出現的頻率。
二、小學語文生命教育的現實狀況
(一)小學語文生命教育缺失
識文斷字、教書育人,教學在任何一個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但現在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嚴重缺失,將識文斷字當成了小學教育的最終目標。無論是中學還是小學,學習成績的高低直接判定了學生是好學生還是壞學生,對于成績的過度重視,使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并沒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受到重視,小學語文中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收到了影響,甚至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都不知道春種秋收、愛護環境,甚至很多小學生在馬路上闖紅燈,對于生命身體健康并沒有足夠的尊重和重視,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學生的生活常識嚴重不足,讓學生在生活中缺乏對生命的認知和判斷,造成了學生對自己不負責任、對他人不負責任、對社會不負責任的惡劣效果。
(二)學生對生命的認知不正確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是為了讓學生對生命有正確的認知和判斷,通過老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建立起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但是現在游戲的大肆橫行、動畫片的不正思想宣傳、網絡不健康視頻的傳播,都使小學生的生命認知缺乏正確性,在一個記者的采訪中,問學生如果有同伴掉進水里你該怎么辦,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其中有個人英雄主義說,下水救人,作為年僅十歲的小學生明顯是不明智的;有同學說打110,讓警察叔叔來救人,遠水難救近火,這種做法顯而易見也是不可行的,甚至有小朋友說利用自己的超能力來救人。經過調查發現同學們當生命面對威脅的時候并不能保證自己和同伴的安全,所以學生對生命認知的不正確使他們的生命價值觀受到了很大的挑戰。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生命教育
(一)在情景導入中滲透生命教育
每節語文課堂都離不開情景導入,小學生的學習具有分散性的特點,面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很多老師都會采用情節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一節課的情景導入環節中滲透生命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豐富語文課堂的學習內容。情景教學是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老師的刻意引導,將學生語文情感生活與生命的認知相互聯系。比如在學習《詠鵝》這首古詩的時候,讓學生朗讀和背誦可能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利用設問的方式進行情景導入,先問問學生,同學們有沒有見過大白鵝呢?誰能給我描述一下你見到的白鵝是什么樣子呢?通過學生的搶答和討論就能夠帶動課堂氛圍了,在這個時候問學生,白鵝的生存環境大家都了解嗎?大白鵝,每天在水里尋找魚蝦,難道不是對自身生命的尊重嗎?難道他沒有體現出勤勞的精神嗎?通過古詩的學習,可以進一步向學生普及一些生活常識,由白鵝的生活環境引入到池塘小河,春天要到了,遠離池塘也是熱愛生命的一種表現。
(二)引導學生理解生命的意義,體會生命的價值
小學生對于生命沒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生命就需要讓學生知道生命來之不易,無論是動物、植物還是人,能夠生存下來都是來之不易的,都是需要保護和尊重的,所以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是我們的職責和責任,古代有身之發膚受之父母的說法,而且在以前不剪發是一種孝,誰又能說不是尊重生命的一種表現,語文教學中最不缺的就是教學素材,當夏天聽到蟬鳴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利用夏蟬,給學生上一節生命教育課了。一只夏蟬可能等了十多年才會在某一個夏天破土而出,蟬從一粒卵變化成幼蟲需要十多年的漫長時間,破土而出后只得一個夏天罷了,他們在這唯一的一個夏天,經歷蛻殼,這種抽筋換骨的痛苦不是我們能想象的,哪怕他們的生命那么短暫,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刻,哪怕他們的翅膀已經無法舞動了,它們還是會在這一個夏天盡情鳴唱,蟬的生命歷程雖然走完了,但是它留給我們的卻是永久的回憶。一只夏蟬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暫,可是他們卻在用自己的生命去歌唱,我們從呱呱落地到蹣跚學步,再到長成少年中年,我們的生命這么長,為什么不能好好尊重呢,每一個生命都來之不易,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才能健康成長。
(三)引導學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就要讓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是美好的,但是卻不在小學生的認知范圍內,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困難和挫折,不知道生命的可貴性,生命不僅僅指的是人,在語文教學中更是泛指,利用語文教學課外活動的時候讓學生觀察一下自己腳邊的野花和小草,它們的生命是那么孱弱,可是他們卻頑強地去迎接春天陽光和雨露,這就是自然的力量,可以用故事的形式給學生們講一講沙漠上的胡楊樹,那個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枯的神奇之木,它們憑借著地下遙遠的水源而存活,難道這不是他們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嗎?
(四)利用寫作滲透生命教育
寫作教育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考察的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在寫作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選一些有生命力的寫作素材,或者選擇一些對于生命觀點表達的主題,利用寫作來掌握學生的心理情況,利用寫作滲透生命教育,讓他們表達一下對生活的感悟。
四、結語
教育是培養人和塑造人的過程,生命教育屬于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在小學語文中滲透生命教育是教學質量提高的表現,在語文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才讓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的尋找生命教育的漏洞,并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推動生命教育的開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紀嘉婧.生命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研究[D].廣州大學,2016.
[2]林承青.基于生命教育思想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重構[D].廣西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張慧,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岱崮鎮中心學校小學部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