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芹
摘? 要:幼兒園主題性墻面是促進幼兒發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種環境創設形式,它具有教育、對話等多重功能。作為幼兒教師要學會創設并利用主題墻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該文針對主題墻的功能、創設要求和創設的基本程序進行了闡述,期望能對幼兒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功能? 要求? 基本程序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c)-0221-02
1? 教育功能
主題墻作為幼兒園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要給人視覺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教育功能,教師應將教育意圖與幼兒的活動滲透在主題墻之中。例如:“我的好朋友”這個主題墻飾創設,就是教師根據幼兒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和需求而設計的主題教育活動。伴隨活動的開展和深入,教師用給好朋友的畫像、大家對小朋友的祝福、好朋友之間的故事這些幼兒作品創設主題墻,幼兒從中可以更形象地了解自己的形象,珍惜朋友之間的友誼。在這個過程中,主題墻飾充分發揮著應有的教育功能。
2? 對話功能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發展。主題墻飾能有效引發幼兒思考,引導其行為與活動,豐富其認知。可以說,幼兒通過觀察、操作、搜集材料等活動豐富主題墻的過程就是一個個與環境對話的過程。正如蒙臺梭利在其《童年的秘密》一書中所說:“我看到了,我忘記了;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
3? 記錄功能
瑞吉歐教育的創始人馬拉古齊說過:我們的墻面有記錄功能,能暫時或永久地展示幼兒及成人的生活。主題墻的創設不僅為幼兒的學習提供了交流、互動的平臺,在實現教育功能的同時,也記錄了活動開展和幼兒發展的整個情況。例如,主題活動“成長的秘密”主題墻的創設,教師就把幼兒不同成長階段的照片、故事集中在一起,創設為主題教育活動墻飾,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也展示和記錄了幼兒的成長過程,讓幼兒意識到“自己長大了”。
4? 展示功能
每個主題活動過程中或活動后,教師和幼兒會一起將活動內容、探究過程和結果以照片、作品等形式展示在主題墻飾上,既幫助幼兒梳理、積累在活動中獲得的相關經驗,也極大地鼓舞了幼兒的自信心和參與活動的熱情。例如,“神奇的東方葉子”主題墻飾,就展示了幼兒討論調查的結果、幼兒的茶道禮儀等作品,既能促進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又激發了幼兒再創作的勇氣和自信心。
5? 美化功能
美好的環境給予幼兒對美的認知和享受,激發幼兒對美的追求和創造。因此,每一面主題墻飾從內容到形式都蘊涵著美感,讓幼兒能駐足觀察、欣賞的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
主題墻的功能是很多的,要實現這些功能,在創設時就要符合一定要求。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主題墻創設的要求,它的要求有3個。
5.1 主題墻應與主題活動的教育目標相一致
例如,小班主題墻飾“汽車”的創設不僅符合主題的目標:認識各種各樣的汽車。而且幼兒在搜集、制作汽車材料的同時,也具有了濃厚的探究興趣,在主題墻創作的過程中建構了比較完整的知識和能力結構。
5.2 主題墻的創設要服從活動室整體空間效果
主題墻要注意尺度的把握,位置和高度要便于幼兒的參與活動。要將教育的目的、內容、計劃和要求等自然融入墻飾。例如,在“豆子大家族”主題墻飾中,教師將有關豆子的知識、幼兒的創意作品等進行墻飾創設,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齊、有效的活動室環境。
5.3 主題墻的創設要符合幼兒的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
幼兒喜歡造型生動、色彩鮮明、內容豐富、富于變化的實物裝飾形式,擬人化、兒童化的形象更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
主題墻在創設時除了要符合以上這些要求之外,還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它的程序有4個。
5.3.1 確定主題
“主題”是墻飾創設的核心,如果沒有了“主題”,環境創設就會存在盲目性。幼兒園可供開展的主題有很多,如有關季節的主題、有關節日的主題、有關交通工具的主題、有關動植物的主題等。主題墻是有主題的,那么是不是有主題的墻面就一定是主題墻呢?不是的。比如像一些墻飾,本身就具有一定教育功能,但它并非是依據一定主題進行的墻飾創設,所以不是主題墻飾。
5.3.2 創意設計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將活動內容、目的、互動等融會貫通,并通過教師和幼兒的具體操作轉化為生動有趣、實用美觀的直觀形象。在主題墻創設中,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與主題有關的經驗調查;科學知識與能力建構;幼兒的有效問題與設想;相關的照片圖片、學習單、操作記錄、談話記錄、美術作品、手工作品、親子制作作品等等。總之,在內容準備上要多突出幼兒的活動。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在“茶葉”這個主題墻飾中,就包括主題文字、幼兒討論的話題、茶道禮儀、幼兒發現的茶葉制品、中國四大名茶介紹等相關內容的展示,這樣的墻飾將教育內容、幼兒的活動等緊密融入到環境創設中,能很好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5.3.3 準備資料
有了創意設計后,就要準備主題墻的相關資料和創設材料。以主題墻“茶葉”的布置為例, 一方面,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從媒體中了解中國四大名茶、茶道禮儀等相關資料,在生活中去尋找、搜集茶葉制品。另一方面,教師也引導幼兒對身邊的人做一個調查訪問,了解一下大家喜歡喝的茶葉有哪些,然后做一個統計說明。總之,主題墻創設相關資料的搜集一定要深入幼兒的生活,一定要調動幼兒及身邊人的力量去完成,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5.3.4 有效互動
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理解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等方面會有較大差異,主題墻飾必須按照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來布置,融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為一體。布置高度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高來確定,不宜太高,以幼兒平視畫面為宜,形象處理富有童趣。
主題墻的互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主題墻的內容要有彈性。例如,在“我上幼兒園啦”主題墻飾的創設中,教師就可以根據班里孩子的特點出發,讓幼兒從中介紹自己、認識教師和同伴、認識幼兒園環境等,新的幼兒就會產生新的主題,而新的主題又創設了新的墻飾。教師不能局限于預設目標固定不變地創設主題環境,要考慮主題的變化,幼兒的需要和探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原有墻飾做必要的修正或補充。二是注意“留白”。主題墻的創設除了要有彈性,還要注意“留白”。給幼兒預留充足的操作空間,允許幼兒在活動時根據自己的經驗調整、完善主題墻飾,讓幼兒在自由的、生動的、不拘的主題環境中,成為學習建構的主角。
參考文獻
[1] 楊文.當前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1(7):64-66.
[2] 江玲,王紅.幼兒園兒童環境布置的內涵與管理[J].學前教育研究,2003(12):47-49.
[3] 許卓婭.幼兒園課程理論與實踐[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 屠美如.向瑞吉歐學什么——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解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5] 黃耀董.幼兒教師環境創設能力現狀研究——W廣東省茂名市幼兒教師為例[D].陜西師范大學,2015.
[6] 張孟.建構主義視野下幼兒園活動區環境創設的研究[D].鞍山師范大學,2017.
[7] 李全華.幼兒園環境創設[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