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川
摘? 要:現如今社會發展飛速,教育也在不斷改革,新的教學觀念是:教學方式需進行創新,不能僅限于傳授知識,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會學生終身受用的知識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教師應該將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結合在一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教會學生們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們如何去學習知識。為了使學生的數學課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彩,使學生們可以牢牢掌握數學知識,并將學會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用數學的思想來考慮實際問題,自主學習成為主要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們能夠自主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 自主學習? 能力培養?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c)-0251-02
隨著教育的改革,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傳統的“教與學”模式已經不足以滿足現在的教育,學生們只有掌握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小學階段的學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強,是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學習品質和發展智力的最佳時期。教師們應該完善教學方法,使學生們由“學會”轉變成“會學”。
1?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應該只專注于教授學生知識,更應該鼓勵學生們自主學習,引導他們慢慢探索學習方法。并且在學生們自學時,教師需要對學生們進行及時的指導,為學生布置自學內容時,給予自學方向,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大多數學生在進行自學時都是走馬觀花,看書時沒有用心,敷衍了事。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初始階段教師應參與到學生的自主學習中,與學生一起進行自學。學生在自學、讀書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讀書,并指導學生在哪里標注重要知識點,要求學生遇到問題及時提問,適當給予學生一些提示引導他們進行思考,并反復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這種自學能力能夠應用到課前預習中,從而達到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的作用,使課堂學習效率更高。比如學生們在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預習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設置以下預習問題:(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如何用割補法進行計算。(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使用割補法拼成的長方形面積一樣大嗎?(3)對平行四變形的割補還有其他辦法嗎?這些問題都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數學題時,可以對一些數學例題進行自學,并且在自學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標注好或做好記錄,在上課的時候進行課堂發問。
2? 開展教學活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學習意識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夠獨立分析、獨立解決,能夠自主完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攻克問題這一過程。自主學習意識能夠促進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發展。數學知識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生們只有了解到數學源于生活才會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們對數學學習興趣提高的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對問題不斷探索的動力。在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都蘊含著數學知識,并且有很多問題都需要用數學思維去思考。教師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教學活動,活動的內容要根據學生們的真實生活背景來進行創設,密切聯系學生們的生活實際,數學教學活動的內容一定要圍繞拓展學生自主學習思維來設計,引導學生們進行觀察,實際動手操作,根據活動內容進行推想,得出答案后與同學交流反思。同時獲得適應社會生活的數學經驗,逐漸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從而增強學生的探索欲望。
3? 合作交流中的自主探索
在小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它既能夠使學生們學到更多的知識,還能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并且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精神。在合作探索中,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互幫互助、取長補短,使知識融會貫通。教師要轉變角色,從教授者轉變為引導者,把自己當作一名初學者,參與到學生的探索中。學生要在合作探索中將自己地位從被動轉變為主動,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準確找到切入口,提供更多的研究材料。讓學生們由個人學習轉變為小組學習,并在小組向學習中自主探索。比如在進行圓柱體教學時,教學過程可以是這樣的:教師讓學生們在自己的身邊尋找圓柱形狀的物品,然后將學生們進行分組,提出問題。經過學生們的一番討論,學生們會發現圓柱體的兩個面都是圓的、圓柱體上下是一樣粗的等一系列問題。此時教師要對學生們的探討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此時部分學生會產生疑問,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這樣一來學生們的學習氛圍變得濃烈,他們熱烈討論,群策群力,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辦法。
4? 自主學習的作用
自主學習是一種能力,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只能夠教授學生們數學知識,但是如果一個教師有責任、有擔當,無時無刻不為了學生的未來考慮,他會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因為這樣的教師知道自主學習的重要意義。自主學習體現了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學生們經過反復的自我學習總結的經驗。但是學生們的學習方式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教授模式。可見,自主學習模式勢在必行。學生在學習時,無論是智力因素還是非智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率。自主學習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學生的學習動機,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它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學習興趣,并且還能夠增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5? 自主學習所針對的對象
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們要具有充分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在學習時要占領主體位置,能可以主動融入課堂,激發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上,教師要起到引導作用,這些因素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真正可以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還是學生能否將自己的自主學習性發揮到極致。自主學習對學生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另外,自主學習中的主體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只有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才能發揮出自己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并且自主學習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見,自主學習是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緊密相關的。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無法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也特別低,在課堂上經常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無論教師的授課內容多么生動有趣,學生依然沒有辦法用心聽講。這也是自主學習十分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性的根本原因。
6? 結語
總之,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有趣之處,并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使學生了解數學,掌握數學,使學生可以將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系。教師在課堂上,要模擬出數學知識情境,主動融入到課堂中來,積極探索并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重視,并不斷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安娜.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小學科學:教師,2011(11):182.
[2] 張美會.淺談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神州,2011(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