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景觀小品設計是點睛之筆,對于提升鄉村整體環境品質、傳承鄉土文化有不可小覷的重要價值和功能。為了更好地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要為村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充分利用和挖掘地方優美的生態環境和特色文化,進行鄉村振興視角下的景觀小品設計,打造以村民為主體的生態宜居美麗家園,采用循環、共生、參與的理念,使之與村民生產生活、鄉村生態環境相契合,突顯其實用價值、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
關鍵詞:鄉村振興? 景觀小品? 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c)-0228-02
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景觀小品要以村民需求為切入點,充分考慮鄉村景觀小品對村民的影響力和服務能力,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進行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挖掘和展示景觀小品的地域性文化,為村民提供舒適的空間環境和便利的生活設施,并圍繞農村黨建文化的開展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激活鄉村環境活力,打造以村民為主體的生態宜居家園。
1? 鄉村振興視角下景觀小品設計的問題剖析
1.1 景觀小品設計與村民的生產生活需求不相契合
在部分鄉村景觀小品設計之中,沒有基于鄉村使用主體的基本生活生產需求進行設計,缺乏對不同村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入觀察,顯示出鄉村景觀小品設計單調、僵硬的現象,沒有結合村民的生產生活內容進行造型、材料、主題的相應改變,暴露出鄉村景觀小品設計與村民生產生活需求不相契合的缺陷和問題。同時,還有一些鄉村景觀小品設計過分繁瑣,增大了后期維護管理的成本。
1.2 缺乏濃郁的地域性特色,歷史文化內涵缺失
一些鄉村景觀小品設計沒有深入挖掘和分析當地鄉村的歷史和文化,缺乏具有歷史傳統文化印記的景觀小品,沒有與當地鄉村的地域性風俗、禮節和習慣相結合,缺乏強烈的地域性文化凝聚力。同時,一些鄉村景觀小品存在模仿、復制的雷同現象,存在模式化、批量化生產的問題,例如垃圾桶、景觀燈、座椅的批量化設計和使用,喪失了鄉村景觀小品自身的藝術特色和韻味。
1.3 忽略設計場地的特征
部分鄉村景觀小品設計忽略鄉村地形地貌特征,沒有充分借助鄉村地形地貌突顯其主要功能,沒有充分深刻地把握“相地合宜、構園得體”的景觀小品設計要義,如:部分鄉村景觀小品沒有充分利用起伏的地形、層次豐富的植被及蜿蜒的河流,難以突顯景觀小品的場所精神[1]。
1.4 忽視鄉土材料的合理選取
在鄉村景觀小品的設計中,采用統一的外部裝飾材料和紋樣,大多是采用黃色或白色墻漆進行粉刷,只勾畫簡單的圖形或紋案,而沒有注重對鄉土材料的合理選擇和使用,缺乏對本地鄉土材料的充分考察、調研和開發,難以突顯鄉村景觀小品的地域性風格。
2? 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實施策略分析
2.1 結合場地特征,進行合理分區布局設計
要基于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生態觀、審美觀和包容性原則,進行鄉村景觀小品的改造優化設計,進行整體布局規劃和村落空間布局的整合,釋放出更具開放性和活力的鄉村休閑空間,并注重鄉村景觀小品的道路規劃的鏈接,形成豐富的村落景觀空間。
2.2 注重鄉村景觀小品設計與村民需求的契合性
要進行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系統性分類設計,充分考慮和分析當地村民、游客的生產生活和實際使用需求,包括老人和小孩等常駐特殊群體,要使景觀小品設計與其需求相適應和契合,體現其人性化、便利性的設計特點。
2.3 選取適宜的鄉土植被和材料
可以收集和選取當地的本土植被和材質,將其合理地應用于鄉村景觀小品設計之中,結合不同區域的景觀特質、空間情況、審美需求,使各具特色的景觀小品融入到環境之中,避免模式化的材料所呈現出的同質化設計缺陷,更好地展示鄉村景觀小品的基底、造型、色彩和理念。
2.4 融入鄉土文化,植入地域特色化設計
元素重構??梢酝诰蚝吞崛‘數卮迓涞牡赜蛭幕厣兀瑢ζ溥M行提煉、組合、再造和重構,生成具有地域鄉土文化特色的建筑造型、樣式或圖案紋樣,突顯和展示鄉村地方歷史文化內涵;簡化和變形??梢蕴釤捰杏玫脑?,剔除復雜的冗余部分,并進行相關元素的變相性轉變,使之呈現出有規律性的變化,給人以獨特而豐富的美感體驗;場景再現??梢圆捎煤侠淼脑O計手法和策略,提煉和修復即將消逝的歷史遺存物,對原始形態的構筑物進行場景再現,深入展示積淀而成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場景[2]。
2.5 注重鄉村景觀小品設計與黨建文化的融合
在進行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過程中,可以設計鄉村景觀雕塑小品,點亮群眾視野,展示新農村新面貌,體現其不可缺少的黨性宣傳功能,并采用熱鍍鋅板異性切割、焊接、噴漆等工藝,實現鄉村景觀小品制作方案的落地,使之更好地符合時代背景,充分深入地反映黨性精神。
3? 鄉村景觀小品的案例解析
以梁平區“高堂村”景觀小品設計為例,依托“高堂丘山”民宿試點項目和環境景觀資源,結合當地村民和游客多樣化的使用需求,挖掘和利用深厚的地域文化景觀小品素材,圍繞“高堂映像,山川人家”的鄉土文化主題,設計具有地域文化特色、趣味實用性的景觀小品。
3.1 “高堂村”景觀小品設計的分區布局
(1)入口景觀區。對原有的單一化入口進行改造和重建,適當增添小型停車場和兩側的人行道,避免交通堵塞及車輛對行人的干擾。并注重建筑類、設施類標識牌、路燈、垃圾桶的特色化設計,展示景觀小品的獨特形象。
(2)民宿休閑區。由于該區有較多的村民和游客分布,因而可以設置適當面積的互動場所,對原有的廢棄地塊進行合理改造,使之轉變為農耕器具文化展示區,向人們傳遞當地傳統的農耕器具文化。
(3)人文典故區。利用當地良好的水系環境設計水車雕塑小品,以水車連貫兩側的水流,形成前后交錯的景觀墻,傳遞當地廣為流傳的人文故事。
3.2 挖掘“高堂村”的地域特色文化
具體表現為以下元素:(1)傳統農耕器具文化的再利用??梢蕴崛‘數卮迕裆钪须S處可見的石磨、竹籃、吊井水桶、鋤鐮、簍筐等傳統農耕器具,對其原型進行簡化和再造,使之融入到景觀小品的設計之中,喚醒人們對舊時農業耕作場景的想象,重溫農耕文化的歷史記憶。(2)“高堂村”傳統居民建筑件造型再利用。可以將當地獨特的屋頂建筑物造型元素、建筑外窗造型、梁柱樣式元素,提取注入到景觀小品設計之中,尤其是即將消逝的傳統居民建筑門窗,如弓紋窗、云紋窗、菱形六角欞花窗等,向人們傳遞獨有的文化信息。(3)人文典故文化的植入??梢詫數氐牡涔饰幕踩氲骄坝^小品設計之中[3]。
3.3 鄉土植被及材質的合理選擇
可以在“高堂村”景觀小品設計之中,采用傳統的青瓦、仿木材質的不銹鋼和當地石材,并選取適宜的景觀植物,如柚子樹、竹子、雛菊、月季花、桃花樹等。同時,為了滿足當地村民的夜間行動需求,將路燈設計于道路兩側,并搭配以竹林、柚子樹,形成豐富的鄉村景觀。
3.4 注重鄉村景觀小品與黨建文化的融合
在“高堂村”景觀小品設計中,可以采用適當的制作安裝技術,將景觀小品與黨建文化實現充分融合,為鄉村景觀增添新亮點。如在古代扇面造型中設計“事事我帶頭”“時時做做范”“學習十九大”“黨員當先鋒”的字樣;還可以采用PVC雕刻噴漆戶外墻體浮雕,傳遞時代黨建精神和文化。
4? 結語
綜上所述,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景觀小品設計要以村民為主體,與農村當地環境和歷史文化相契合,突顯鄉村景觀小品的地域文化內涵,運用藝術手法設計景觀小品造型,為美麗鄉村建設添加助力,為鄉村振興打造亮點。
參考文獻
[1] 包靜.四川涼山地區彝族傳統民居色彩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7.
[2] 李擎.云南小城鎮街道景觀的地域特色營造[D].云南藝術學院,2014.
[3] 魏紅鵬.浙江省東許村產業更新視角下的景觀設計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7..
①作者簡介:馬麗穎(1987,10—),女,漢族,河北衡水人,碩士,工程師,目前從事城市景觀規劃設計、鄉村振興、鄉村旅游策劃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