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愷



摘? ?要:隨著我國用電量的不斷增加,核電廠發電漸漸成為我國發電的主要方式,所以監測核電廠周圍環境也成為了必須要重視的問題。為此提出核電廠周圍環境監測及安全監管體系構建,通過在核電廠周圍布下監測布點,維持燃料反應,保持著一個單臺機組的反應得到預計與實際的排放污染量,依據排放量結果,從質量保證措施、環境監測方案以及環境監測設施三方面構建安全監管體系,及時處理核電廠周圍環境問題。
關鍵詞:核電廠? 周圍環境檢測? 安全監管? 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21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1(b)-0085-02
核電廠主要使用鈾或是钚自身的裂變反應,核電廠會將核能轉化為熱能,轉化的熱能產生供汽輪機使用的蒸汽,汽輪機再帶動發電機,構成了一個商用的電廠發電體系[1]。構建核電廠的安全監管體系可以調節核電廠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可以實時監測環境中存在的、可能會影響生態環境的潛在危險。安全監管體系的構建需要確定核電廠周圍可能會受到影響或是污染的指標,根據指標測試周圍環境可接受的污染能力,根據周圍環境的承受能力制定相應的措施,保證核電廠的正常工作,以及周圍環境的和諧[2]。
1? 核電廠周圍環境監測及安全監管體系構建
1.1 監測核電廠周圍環境
檢測核電站周圍環境時,將核電廠作為一個中心點,以中心點為基準,選取同一范圍內的檢測對象,制定布點原則,核電廠周圍環境詳細的檢測布點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可以得到核電站對環境產生放射性影響源項,也明確了具體監測對象。初步得到大致的監測范圍以及指標,初步預判核電廠周圍環境的情況[3]。
保持核電廠內反應堆燃料芯塊內的鏈式裂變反應,保持一項單臺機組的運行,再對表1中的觀測點進行檢驗,得到核電廠在一臺正常單臺主機的運行下,核電廠周圍環境預計排放量和實際排放量,如表2所示。
除了表2中的排放物質外,核電廠還產生了其他污染物,此時使用正常運行下燃燒元件的包殼,依托包殼為媒介,利用回路冷卻中少有的裂變產物,發現裂變產生的中子,促使回路冷卻劑、硼酸和其它結構材料受到激發,產生中子活化產物。這種活化產物也是一種影響周圍環境的物質。此外,這種裂變產物通過冷卻劑的凈化等一系列反應,會造成二回路的污染,產出放射性氣體,氣體隨著電廠的大煙囪排放到大氣環境中,反應產生的放射性污水也會通過排放管道排放到附近的水域中,污染核電廠周圍環境。
1.2 構建安全監管體系
構建安全監管體系應以四個階段出發,優化原有建設階段、增加多項安全監管階段、目標導向管理階段以及多項目管理升級階段。依據這四個階段,制定出詳細的安全監管體系,設計為如圖1所示。
在實際實行時要保證三個方面:第一,提升使用技術水平及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第二,依據監測的環境指標,制定污染治理施行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判定環境污染類型,為救援贏得時間;第三,增強基礎監測設施,從核電廠內部,深入到土壤層的監測。從地下水到高空中的空氣,監測這一范圍內的各項指標。依據各項指標的污染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應急方案,保證核電廠事故部門可以早發現早行動。
2? 結語
核電廠的安全決定著電廠行業的發展潛力,所以我們要充分的理解到安全對于核電廠的必要性,提高構建安全監管體系的重視程度,以創新實踐的態度推動著安全核電廠的監管,發現以往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加快安全體系的建設,提高核電廠周圍環境的安全性、和諧性。這對核電廠的長久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黃彥君,上官志洪,黃東輝,等. 我國核電廠流出物監測和輻射環境監測標準體系研究[J]. 輻射防護, 2018, 38(5):377-388.
[2] 貢金鑫, 萬廣澤, 郭俊營,等. 核電站安全殼老化研究狀況及進展[J]. 工業建筑, 2017, 47(1):1-9.
[3] 李杰林, 劉偉杰, 劉漢文. 核電站土建施工風險度量模型構建與分析[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7, 27(5):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