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寶新
隨著高職高專院校新一輪的改革,如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不僅是教育部門管理的核心,也是高職高專院校改革的重點,更是專業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現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被廣泛用于各個領域,更進入了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會計專業在這次改革浪潮中首當其中,政府會計作為會計專業的骨干課程,在這次的教學改革中重新進行了徹底洗牌,本文探討政府會計在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目標、課程定位等教學研究的內容。
隨著高職高專院校新一輪的改革,如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不僅是教育部門管理的核心,也是高職高專院校改革的重點,更是專業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F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被廣泛用于各個領域,更進入了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會計專業在這次改革浪潮中首當其中,政府會計作為會計專業的骨干課程,在這次的教學改革中重新進行了徹底洗牌,如何實現政府會計在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目標、課程定位,是會計教師必須關心和關注的問題。
一、政府會計在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目標
如何定位政府會計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問題,如果目標不清晰,人才培養的質量就很難得到保證。如果培養目標不全面,培養出來的學生就就不了業,人才培養方案就受到了質疑,甚至失去了作用,人才培養目標必須清晰、明確,具有可操作性,可執行性。政府會計的課程目標包括德育目標、專業能力目標、方法能力目標和社會能力目標。
(一)政府會計在課程標準中的德育目標。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堅持成人成才,立德樹人,遵守會計法律制度,遵守各種支付結算法律制度,遵守各種稅收法律制度,遵守各種財政法律制度,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必須做到有可為,堅持職業道德底線,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有擔當,積極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二)政府會計在課程標準中的專業能力目標。通過政府會計的專業學習,基本能夠編制單位預算、編制決算的能力;能夠清晰確定政府會計預算會計科目的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余等會計要素,并熟練的進行預算會計業務核算;能夠清晰確定政府會計財務會計科目的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并熟練的進行財務會計業務核算;能夠基本勝任政府各預算單位的出納、記賬會計、主管會計、預算會計等各崗位工作;基本能夠編制預算報表、決算報表和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等專業能力。
(三)政府會計在課程標準中的方法能力目標。通過政府會計的專業學習,必須基本具備發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本能夠處理政府會計日常業務和特殊業務的方法能力;具備編制預算報表和決算報表的方法能力;具有編制資產負債表和收入費用表的方法能力,具有獨立承擔預算會計核算和財務核算的方法能力;具有獨立審核會計憑證合法性、合規性、真實性、完整性的方法能力;具有能夠發現錯誤和舞弊的方法能力;具有提升終身學習的方法能力。
(四)政府會計在課程標準中的社會能力目標。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總是議論智商與情商的關系,實際上近代的思想家嚴復說過一句名言:適者生存,在現代的高職高專教學中,必須重視大學生社會能力目標的培養,政府會計在課程標準中社會能力目標的培養首先表現在溝通能力上,為什么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總是用這樣一句話:好孩子總是表揚出來的,溝通能力不僅表現在大學生與班主任的溝通,也表現在與所有任課教師的溝通,還表現在與同學、與父母兄弟姐妹的溝通;其次培養具備團隊的協作的意識,會計工作不是一個人完成的,需要團隊協作;最后政府會計還要培養競爭能力,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的,每一個大學生必須培養自己的競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自己的積極性,戰勝困難和挫折,提升自身素質,成為高技能型人才。
二、政府會計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定位
隨著新一輪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改革,專業的改革和課程的改革,政府會計課程在這次改革中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課程定位上主要定位于專業核心課程、專業骨干課程、專業拓展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
(一)政府會計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定位——專業核心必修課程。這是政府會計在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最高的課程定位,要求講授該課程的老師必須是教學團隊,教學團隊中必須有講授、副教授、講師、助教、“雙獅型教師”,企業中的高級會計師,以及企業的財務總監,所有上課教師有企業任職經歷。該課程在第五學期開設,周課時為4課時,期課時為72學時,并制定嚴格考核方案,采用筆試閉卷考試,不及格者需要補考,補考后仍不及格必須隨下一屆進行重修。
(二)政府會計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定位——專業骨干必修課程。這是政府會計在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按市場需求進行的課程定位,要求講授該課程的老師必須是教學團隊,與核心課程定位相比,政府會計作為會計專業的骨干課程,該課程開設仍然在第五學期,但課時為周3課時,期學時54課時,但不在強調任課教師必須具備企業或單位會計從業經歷,考核標準與專業核心必須課程考核標準一樣。
(三)政府會計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定位——專業拓展課程。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形成,環渤海經濟圈的打造,高職高專院校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后認為,高職高專會計專業的畢業生90%以上都要到中小微企業去競聘,到政府機關就業的不到5%,而且到政府機關必須參加公務員考試或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大多數畢業生根本達不到要求,所以對政府會計進行了專業上的重大調整,將專業核心課程或專業骨干課程調整為專業拓展課程。在第五學期開設,周2課時,期學時為36課時,在進行課程整體設計時,將政府會計的考核方案從兩個角度進行設計,一些高職高專院校筆試閉卷考試,也就是等同于骨干課程或核心課程,只是課程定位不同;還有一些高職高專院校筆試開卷考試,但考核標準不降低,只是在課程興趣上充分發揮了高職高專會計專業學生的愛好,從要我學真正變成我要學。專業拓展課的靈活設置,真正調動了大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使學生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讓學生自覺學習,讓學生在做中學和學中做。
(四)政府會計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定位——專業選修課程。為了進一步調動高職高專會計專業適應多渠道就業的途徑,鼓勵非常優秀的會計專業的學生參加地方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對政府會計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重大調整,將專業課調整為專業選修課,在第五學期或第六學期開設,周學時為2課時,期學時為36學時,考核成績包括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
綜上所述,不管政府會計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定位怎樣變化,但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標是不變的。教師的職責和使命是不變的,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每一個高職高專院校的老師,要勇于擔當,創新發展,迎接祖國的繁榮和昌盛,再創輝煌。(作者單位:河北旅游職業學院會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