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軍
摘? 要: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開展高中歷史課程時,要重點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針對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情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授課。教師在高中歷史課程中充當著主要的引導者的角色,他們肩負著教學的重要使命,既要向同學們弘揚優秀的中國傳統歷史文化,還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鑒于歷史課程的重要性,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高中的歷史課程教學。該文針對高中課堂教學上的問題展開深入分析,并不斷研究及探討,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意在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的參與度可以通過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而提高,這樣可以幫助告知歷史老師增強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課堂教學? 教學策略
要想讓學生對歷史感興趣,提高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增強歷史核心素養,就需要我們對于高中歷史課程進行了高中歷史教學革新。針對學生近階段學習情況,我們依據原有的教學經驗,在此基礎上,尋求新的教學方式,進一步開拓教學模式,不斷借鑒現有全球最先進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去熱愛歷史,自覺地學習歷史,增強自身的歷史核心素養,經過對歷史教學方法的創新,可以明確感受到教學方法對于歷史教學的重要意義。再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極大地提升教學效果。為了明確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性和具體的教學策略,該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論述。
1? 目前歷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隨著不斷創新的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國內的高中歷史教學成果已經得到了較大提高,雖然一些老師的教學方式沒有實現轉變,還在用傳統的教學觀念去看待課程。現階段所推行的素質教育,在這種教育理念下,教育模式也得到了轉變,多數的老師也開始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1]。但是仍有少部分的教師已經深受應試教育的壓力和影響,過于重視學生成績,認為成績就能決定一切,而忽略了學生自身主體意識的培養。這種教育下出來的學生,就是一臺“學習機器”,對所學的知識死記硬背、麻木學習,不能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
部分教師沒有按照新課程教育方式來革新教學模式,沒有對自身的教學進行自我檢驗,還一味地停留在過去的教學經驗上,這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作為主要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歷史的信心。在師生關系中,這種教育方式下的學生,有問題不敢與教師溝通交流,師生距離越行越遠,在現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雖然一些老師已經開始轉變教學理念,但是實際的教學方式依然傳統,他們對于新課程的認知也并不完善,這樣會導致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無法達到一個很深的層次。比如,很多老師通過案例分析歷史事件時,只在分析案例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引導,但是在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卻不進行引導。在學生思維開始發散的時候,教師直接打斷他們的思維直接給出案例結果,這種方式就是不對的,因為其限制了課堂的積極性。很多的老師進行合作探究式教學時,也只能在形式上和學生進行互動,一旦學生開始提出問題,教師就會進行反駁,甚至嚴厲地批評:“這個知識點我曾經講過,你還問是不是沒認真聽?”這種狀況的出現會極大地降低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增加畏懼心理。綜上所述,對歷史新課程進行改革迫在眉睫,要努力進行更加深入的改革,讓學習對歷史課程興趣更濃郁、積極性更高。
2? 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具體策略
2.1 老師備課要充分
在去教室講解歷史知識前,老師要做好足夠的準備,要制定好課程計劃,確保課堂的教學方式足夠新穎,要豐富課堂的教學活動,明確實際的教學工作,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幫助自己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教師還要進一步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依據學生在近階段的學習情況,來開展有針對性的、有層次性的歷史教學規劃。參考資料和教育大綱來進行綜合分析,再結合教師自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因材施教。因為學生不同,相應的知識接受能力也就存在差異,所以老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制訂相對應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去理解知識,要盡量避免出現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同時對于不同的學生學習能力,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案,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強,則加強學習難度,幫助他們加快學習進度,不斷提出較為困難的問題讓學生去想辦法解決[2]。針對基礎差的學生,優先鞏固他們的基礎,使他們熟悉基礎歷史知識,再進行進一步的提高。這種方式有助于他們共同進步,不會因為水平不等,而被拉后腿或者跟不上。
2.2 對現有教學內容不斷整合
相較于其他的課程,教材的難以理解是高中歷史最大的問題。因為高中歷史課本較多,教學大綱也是繁復多樣,因此學生在學習這些時沒有方向,不知道該從何下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標準來確定教學改革中的重點,要結合近階段的學習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把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再教授給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自主意識的培養,加強學生對于教材有自主探究性。因此對于教學內容,老師要不斷整合,幫助學生更快地去明確如何學習歷史知識。教師再進行適當的幫助和引導,將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發揮到最大化,以此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能力。
2.3 豐富現有的教學方案
根據現有的新課程標準,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革新,不斷豐富的教學策略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有助于學生增強自身的自學能力。不斷開展案例教學、視頻教學、互動教學等方式,幫助學生去研究歷史知識,加強學生對歷史課程的興趣。老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對其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去獨自分析教材內容,例如,如果對學生講解秦朝歷史,可以讓結合焚書坑儒的事件去了解秦朝的歷史,這樣讓學生每個人提出對這個事件的看法。再進行引導講解,來激發學生對這個事件的興趣,在共同探討中,了解事件全部過程。教師還可以將班級劃分為多個小組,讓小組針對這一話題進行內部討論,再由推選出的代表進行匯報總結[3]。教師針對每一個組的結論進行綜合評定和分析。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培養組織管理能力,以及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并且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通過這種多元化、互助型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師生關系更加和諧,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現有的學習效率,同時有助于學生增加現有的知識儲備。
2.4 對學生進行綜合客觀的評價
目前,教學模式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教師觀念的轉變。原先對于學生老師都是通過成績對其進行評價,這種方式不全面,沒有考慮學生的主體發展狀況,因此在當今教育狀況下,要結合新課程對其進行教學,對學生的評價也由單純的只看成績轉變為科學客觀的綜合評價。新課程的教學模式有效地評價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態度,有利于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學生能夠全面自我認識,有利于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更有針對性,以此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對于學生的客觀綜合評價,有助于建立學生的自信心,也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與教師平等相處。
3?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高中歷史教學教師革新教學模式,在現有學生學習狀況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差異進行分層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幫助老師探索教學的不足,還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探究。
參考文獻
[1] 楊茂達.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情景創設的幾點感悟[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一卷[C].2016.
[2] 潘治艷.中學歷史有效課堂教學方法與課堂學習情景創設研究[A].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暨第十三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十三五”規劃課題會議論文編(議題五:教育與教學)[C].2017.
[3] 陳萌慧.有效教學之多維度備課——高中歷史學科課堂有效教學探索之一[A].2015年第九屆雜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