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云 溫俊城
【摘 要】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對于語言的運用直接體現著一個學生的文化素養。在語文教學中,作文可以說是語言應用最多的環節。高效的課堂作文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體驗生活,敢于生活。基于這樣的現實背景,文章以“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提升”為主要研究研究對象,在對作文課堂教學現狀進行剖析的基礎上,發現問題,并最終提出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 初中? 語文作文? 作文教學? 有效策略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作文是重要環節,也是最能夠體現去素養高低的環節。只是目前絕大多數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甚至厭惡,這與課堂教學有很大關系。因此,盡快實現初中語文作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至關重要。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語文教學包含很多內容,但從整體來看,作文教學是最讓老師頭疼的一部分,甚至有些教師明確表示,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找不到頭緒,感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效果甚微,學生也基本不怎么感興趣。
1. 學生的思維被束縛
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始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開始有自己對于事物的認識和想法,而且渴望自己的想法得到認可。但是目前的作文教學基本都是教師擬定題目,對文章的大致脈絡進行了嚴格限制,這樣學生就很難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發揮,也就逐漸失去了興趣;還有一點就是教師經常會在課堂上對一些優秀的作文范例進行展示,這些文章都是按照教師的標準被行為優秀,可以說千篇一律,有固定的模式和模塊,學生的思維被嚴重束縛,對于一些有思想,有創造力的學生,這猶如噩夢一般,他們往往就不愿意再去主動參與了。
2. 文章空洞缺乏情感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經常運用一些實例,缺乏創造性與創新,而且一些案例是反復應用,可能僅僅是變換了時間、地點以及人物的名字等,從而導致學生的文章就像流水賬一樣,空洞、泛泛而言,缺乏真情實感,甚至就是為了應付作業、湊夠字數,而生拼硬湊出來。
3. 過于追求華麗辭藻
華麗、優美的辭藻如果應用得當,自然會給文章加分,但是如果只知其表,不懂其內的話,可能就是畫蛇添足了。對于華麗辭藻的過分追求,很容易導致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應用不當,另外一個就是缺乏感悟,給人以造作的感覺。
二、提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
作文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需要教師予以引導,細化目標,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科學做出評價,才能夠真正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
1. 細化目標,循序漸進
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之前,一定要備好課,尤其是充分了解新課程改革對于作文教學的要求和相關標準,立足學生的實際,做好目標的細化工作。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作文教學的目標也有所差異。
對于剛剛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初中生活充分憧憬,好奇心強,對身邊的一切新鮮事物都特別感興趣。這樣的話,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心理特點,將作文的主題確定為“我心中的美麗校園”。這樣的作文題目既能夠讓學生自主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校園,也利于學生從現在的學校中感受美、感受、逐漸成長。
2. 依托教材,逐級推進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于寫作進行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要了解和掌握寫作的基本技能,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懂得從生活中,從身邊尋找寫作的切入點,從看似平凡、普通的實例中抒發不平凡的情感。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教師就要依托教材,逐級推進,展開審題訓練、開頭的書寫訓練、結構的書寫訓練、布局訓練等。這些訓練不是一下完成,而是分階段、根據學生的水平逐漸完成。
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作文的體裁多事敘述文或者說明文,那么就要做好這方面的訓練;等到步入八年級的時候,就要做好抒情類和說明類文章的專題訓練;而等到中學快要畢業的時候,就要做好議論文寫作的專項訓練以及綜合訓練等。這樣的訓練目的性相親強,具有可操作性,更加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3. 有的放矢,一課一得
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提出作文的題目,然后針對文章的結構和脈絡進行講解,最后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字數的作文。這種方法容易導致學生的思想受到限制,學生也就很難積極投入、主動思考,往往就是敷衍了事,草草寫完。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多觀察生活,尋找身邊的寫作素材,然后分組討論,將自己的所看、所聞、所感以及所想等進行分享和交流,讓學生自由發揮,插上想象的翅膀,根據自己的觀察去進行作文的書寫。這樣的話,學生的興趣得到有效調動和激發,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作文教學的效果自然就更加理想。還有一點就是教師要創新評價體系,善于發現學生文章中的閃光點,如修辭的巧妙運用、布局的新穎、選題的創新等,然后給予學生具體的肯定和表揚,利于他們興趣的培養和動機的激發。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初中語文作文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有很多原因,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很多教師不舍得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等;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容易束縛學生的思維等。為此,筆者建議,作為教師,一定要敢于放手,做好引導,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他們逐漸學生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為他們的自由發揮提供機會和平臺,這樣他們更容易發揮想象力,按照自己的觀察,自由發揮,反而文章更富有創新、更富有靈魂、更富有創造性。當然,教師要施加必要的引導,要讓學生慢慢學會如何有效觀察生活,如何合理組織文章,如何恰當應用詞匯等。只有這樣,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效果才能夠不斷改善和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蓮蓮.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 語文教學通訊,2017,15(12):33.
[2] 陳紅梅.巧注活水,渠內清水常流—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思想深度的培養[J]. 新課程(教學藝術),2019,19(04):44.
[3] 王鳳清.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學苑教育,2018,4(0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