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暉
摘 要:資金作為企業運營的重要支撐,是企業生存的基本要素。資金管理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在國有企業管理中占據重要地位,對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對強化國有企業精細化管理,實現新的宏偉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在分析國有企業資金管理重要性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了當前國有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對策建議,以期提高國有企業資金管理水平,促進國有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 資金管理? 財務風險
中圖分類號:F2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4(a)--02
1 引言
企業無論屬于何種性質,是國內還是國外,資金管理滲透在企業生產經營整個鏈條中,在企業管理系統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資金對企業就如血液對人體一樣,只有具有良好血液循環的人體才會健康,良性的資金運轉才能保障企業的穩健、快速發展。同樣,對于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具備良好的資金財務狀況,除了促使企業健康發展,還能促進企業經營的擴張,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因此加快資金周轉時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是國有企業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內容。優化資金管理不但讓國有企業自身的現有資源進行整合,還可以增強企業預防風險的能力,使企業決策更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加強國有企業資金管理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1.1 加強國有企業資金管理,能夠統一企業行為規范
國有企業的絕大多數生產經營行為都與資金流動密切相關,資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強弱,抓住了資金管理這一關鍵就抓住了規范企業經營管理的“牛鼻子”。加強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確保資金活動組織正常有序,保證企業發展行為在設定的軌道內展開,促使企業員工和經營活動在可追溯、可調控的范圍內運作,在企業經營活動、日常管理、績效管理等方方面面形成制度規范,推動企業規范化、集成化的經營管理,更好地促進企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的發展狀態。
1.2 加強國有企業資金管理,降低財務風險
國有企業不同于民營企業,有著更強的社會性、公益性,與其他國有企業、政府財政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一家出風險往往會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區域性風險。國有企業經營項目尤其是在企業制定重大經營方針與發展策略時,首先應充分考慮企業實有資金的狀況,并對一定時期內的規模、收支、流動性等情況做出預測,以便使目標與計劃的制定更具科學性、前瞻性、合理性和可執行性。如重大項目投資、利潤分配、營運規模擴張等,通過加強資金管理,能為企業管理層及時提供翔實、有效、準確真實的財務數據信息。只有把資金科學地統籌安排,才能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為企業年度考核目標的完成、地方經濟的發展穩定提供可靠保證。
1.3 加強資金管理,有助于國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在國有企業戰略目標制定階段,應該科學系統測算資金的每一個動態,擇優選擇戰略目標實現路徑,是選擇長期投資還是短期投資,是借款融資還是增加股本融資。比如,企業自己的內部積累很充足,在融資時要首先考慮用留存的資金,不夠再選擇負債融資,否則會帶來利息和融資費用的產生,降低了經營收益,增加了資本成本和融資風險。在國有企業戰略目標實施階段,及時分析和確定企業資金的實際需求,合理調整和優化企業資本結構、資金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推進資金的最優化利用,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同時,還須將目標具體分解落實到企業各單元、分配到每位員工,將資金管理細化到各部門、各環節,將企業目標變成所有部門和員工的共同意志與目標,資金的規范管理使用,是大家共同遵守的準則,上下一心推動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2 當前國有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資金不能按時到賬,妨礙企業的投融資
通常國有企業由地方人民政府投資并參與控制,資金來源于財政撥款。因受制于當地財政預算和財力狀況,使得部分地方國有企業尤其是新設立企業存在資金逐年到位或不到位情況,因此資本金先天不足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企業的正常運行、項目實施、規模擴張。但每年根據市政府投資計劃,許多地方國有企業都有相應的建設項目、規定的完成工期。面對企業資金、限期完成等多重壓力,一些地方國有企業資金籌集渠道只能由外部提供資金。但受到企業資產規模、信貸等影響,當貸款限額過低或銀行貸款不順利時,一些地方國有企業承擔的公益民生項目,往往因為資金大量缺口而擱置、延期,甚至存在“爛尾”現象,這既影響了國有企業經營,也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
2.2 資金管理預算管控不嚴
大多國有企業尤其是縣市國有企業對資金預算管理意識不強,在預算內容上,大多是支出的預算,收入預算僅以上年收入為基數增加或減少固定的百分比簡單匯總;在預算編制主體上,以企業財務部門為主導,企業其他各部門并未直接參與,內部溝通配合得不到位、不充分;在預算實施上,存在支付對象、用途、額度等與項目編制計劃不相符的現象,改變預算標準進行成本、費用支出,資金的日常管理監測不給力。年終考核國有企業總體預算執行情況時,只注重預算總體目標的落實,而忽略資金預算規劃的執行,由于項目的營運資金沒有預算,實際使用額與預算指標有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項目整體運行的有序進度,難以實現設定的運行方向。
2.3 資金的安全監督管理保護措施不到位
一些國企領導對資金管理認識模糊,在內控制度內容設置上不合理,特別是財務安全管理方面缺乏內部審計和監督,有如下幾方面:(1)多家銀行開戶或一家銀行開多戶;(2)資金零散存放;(3)往來客戶的催款不及時,資金周轉困難;(4)不得讓同一部門或同一個人處理企業的整個業務;(5)不按規定執行審批權限制度;(6)網銀轉賬涉及網絡安全等問題的存在。這些問題將給企業財務安全帶來隱患,對企業正常經營產生影響和損失。
2.4 資金管理人員的水平有待提高
許多國有企業會計人員只會會計業務處理,資金管理水平不高,缺少資金高端管理分析人才,達不到企業資金管理的要求。
3 改善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對策建議
3.1 放大國有資本功能,保證國有企業資本金充足
資本金不到位的國有企業,應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資金不足的問題,并由此帶來的各種風險。同時,也要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找到盈利增長點,滿足平常營運資金需求;也可根據政策,結合實際,適時適度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激發企業內生動力與活力。大型項目建設,在政策法規范圍內,可以引進戰略合作伙伴,補充資源,加大資金投入,緩解資金壓力,確保項目如期順利完成。如資金能按期補足,可以通過一些融資方式或銀行借貸渠道,來獲得企業急需資金。
3.2 有序控制資金流動過程,對資金支出進行控制
凡事都要有計劃和準備才能成功,而完整的預算管理制度能保證企業的經營需求,防范和管理資金風險,主要體現為五個方面:(1)預算管理應涵蓋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所有環節,囊括單位所有職工和經濟活動,并通過制定的預算制度,對預算編制、執行、審批等內容進行嚴格管理。(2)資金預算應涵蓋企業所有收支,不留空白與盲點。(3)預算定下后,要按預算執行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實現資金有序、高效流動。對于企業資金預算執行的跟蹤,強化監督和責任到人,一旦出現或發現偏離預算,應及時查明原因,有針對性落實措施進行糾正、補救。(4)建立年終預算執行情況評價機制,強化資金管理評估與分析,總結成績,查找不足,為下一年資金預算編制提出合理性建議。(5)國有企業對新的重大戰略調整、新的重大項目工程實施,尤其是自身資金不甚充盈的情況下,應加強資金評估,強化資金壓力測試評估,以最不利情況應對建立應急處置機制,以保障戰略和項目的順利推進。
3.3 加強資金日常監督管理和內部審計,保證資金安全
資金管理制度的實施應通過日常的監督管理來體現,重點可加強4個方面的日常監督管控:(1)監督資金使用,按預算計劃規范資金使用,按照制定的內控管理制度,執行單據審批流程,員工崗位分工職責分離,加強開戶行的賬號管理,資金的存放采取集體決策方式來選取銀行。(2)借助網絡計算機的監控手法,關注銀行的存貸款情況及資金增值,關注重大資金項目的收支、進出,確保網上銀行支付安全。(3)加強往來款和銷售業務的管理,提高資金周轉率,對發現的呆賬、死賬和壞賬,及時找出拖欠原因,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篩選不良客戶,減少損失。(4)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機制。審計是資金管理監督的重要手段。內審人員可以隨時核對現金結存、銀行金額,實時掌握企業賬面和實際盤點是否一致,或者銀行賬戶是否有出租和出借違法行為,一旦發現問題立馬提出改進建議。尤其要加強日常和專項審計監測,確保國有企業的各項資金合規使用,保障資金安全。
3.4 提高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技術與職業素質
近年來,隨著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新法規、新政策的實施,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等都在不斷健全完善,對國有企業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及時掌握新政策、新口徑、新規范,不斷更新知識和觀念,才能更好地改進工作作風,拓寬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成效,實現自我價值。國有企業要加強財務培訓,用工資、績效獎勵的形式與職稱證書掛鉤,鼓勵財務人員與時代同進步,不斷學習會計新準則、新知識,提高會計人員工作業務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財務人員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全面了解本單位的經營業務與發展狀況,為做好各項會計基礎工作夯實基礎。筆者認為,這應是一項常態化工作,并需常抓不懈。
4 結語
綜上所述,對國有企業而言,需要把資金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因為它不但涉及財務管理,也關系到企業今后的管理和成長。國有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資金管理辦法,使資金得到優良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探索資金更深層的盈利方法,提高企業資金增值收益,實現企業多元化發展新格局,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徐靜.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國商論,2019(7).
董雙霜.淺析國有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