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娜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和建筑市場形勢的變化,政府和行業監管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企業的內控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成為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大型建筑企業的管理制度體系也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依法合規為準則,以風險控制為抓手,與時俱進,不斷完善。
關鍵詞:建筑企業;管理體系;基本原則;建設目標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建筑行業也經歷了歷史性的發展期。但隨著經濟整體形勢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的戰略方向轉變,建筑企業也面臨著如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抉擇。作為現代化企業,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是企業健康、高質量發展的基石。高質量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管理,而高質量的管理則依賴于高質量的管理制度體系。
一、 管理制度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管理制度是指企業為實現戰略目標、完成組織任務,制定的針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及管理活動的相關規定、規范、準則等具有約束力的文件。而管理制度體系則是指為保障企業健康運轉、高質量發展的相關管理制度的集合體,是保障企業活力的制度集合。管理制度體系建設覆蓋了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可以使企業所有的活動和過程都規范化,有助于減少常規性的錯誤,提高效率,進而提高效益;是企業更新管理理念、規范管理行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借用經典分析工具“PEST”模型來進行分析,從政治(Political)方面來說,國家一直強調法治,對于企業來說,依法治企除了能在國家法治的大前提下順應趨勢外,還能使企業的管理與發展有規可依。而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是企業實現依法治企的原則基礎;從經濟(Economic)方面來所,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避免無效的人員與財力浪費,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使得企業的運營更有效率;從社會(social)方面來說,不管是社會公眾還是政府部門,都要求企業的管理與運營更加規范。同時,擁有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的企業能夠更加容易的展示出健康發展的企業形象。從企業內部的“小社會”來說,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能夠使企業的管理更加規范透明,使員工能夠更好的得到激勵,增強企業認同感;從技術(Technological)方面來說,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信息化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許多管理工作都已經實現了信息化,基于不斷完善的信息化數據能夠制定出更加全面且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管理制度體系。綜上,現代化企業應盡快建設管理制度體系,以實現更加健康、高質量的發展。
二、 管理制度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
管理制度體系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尤為重要,但目前企業的管理制度體系普遍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體系不夠完整、流程不完整、執行力度不夠、重視程度不夠等。新形勢下企業想要建設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 系統性原則
管理制度體系是整個企業運行過程中的行為規范,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一定要遵循系統性原則,全面覆蓋企業日常活動及特殊情況下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應該在橫向上完整的覆蓋到整個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在縱向上完整的覆蓋整個企業的各個層級。只有在系統性原則的指導下制定的管理制度體系才能夠確保完整,使得企業的運行及員工的行為有據可依,避免無效的“拍腦袋”決策。
(二)? 有效性原則
在滿足系統性原則的基礎上,管理制度體系的建設還應該滿足有效性原則,也即企業制定的管理制度體系應該是確實可執行的。應該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將“從上到下”與“從下到上”充分結合起來,一方面需要管理層從高視角出發,站在戰略角度來考慮企業的運營與發展,以此為企業管理制度體系的建設提供大方向上的支持。同時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加了解基層業務流程的普通員工的參與,他們可以從具體的業務流程中為企業管理制度體系的建設提供更加細致、更加務實的建議。將這兩個方向結合起來制定的管理制度體系不僅在戰略方面符合企業發展方向,同時在業務方面也契合企業實際情況,使得制定出的管理制度體系更加具有執行力、更加有效。
(三)? 適應性原則
企業發展所處的環境日新月異,時刻都在變化,有效的管理制度體系除了能夠滿足企業當前的發展要求外,還應該能夠適應環境的不斷變化,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制度體系具有一定的適應性。適應性主要表現在現有制度體系的評估和修訂。具體來說,企業應該定期組織對于現有管理制度體系的梳理及審查,及時發現其中不合時宜的部分,并作出修正,對于已經不符合企業發展情況的制度,要及時進行廢止處理,做到制度的計劃、起草、審核、審批、發布、修訂、廢止全生命周期管理。
三、 管理制度體系建設的建設目標
(一)? 將合規管理融入管理制度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戰略部署后,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就加強合規管理,推進依法治企提出要求。建筑企業要適應法治化、現代化、國際化的發展需要,就應該以企業規章制度管理為主線,致力于構建全員參與、全過程監控、全領域覆蓋的合規管理體系;建立以合規委員會、法律合規部、各子分公司合規專員和合規部門、公司各職能部門合規專員組成的合規組織框架;持續關注我國法律法規、行業監管要求的最新發展,識別合規義務,將其轉化為可行的方針、程序和流程,并及時將新識別出的合規職責融入現有的公司的規章制度、工作標準以及業務流程之中;合規管理實施,應涵蓋企業經營管理全部領域、業務活動所有環節、全體員工各崗位的一切從業行為,以合規管理為契機,進一步強化企業內部管理,規范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完善決策機制和程序,為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支撐和保障。
(二)? 將風險管理融入管理制度體系建設
由于建筑業具有項目工期長、投資規模大、參與主體多、一次性等特點,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大量不確定因素,所以建筑企業在生產經營全過程一直處于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建筑企業想要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就應該將風險管理融入管理制度體系建設,通過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境和經營過程中執行風險管理基本流程,開展全面風險管理。以實現業務最大目的為導向,通過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分擔、風險承受等應對策略控制住各內、外風險點,確保企業經濟目標的實現。
(三) 將內部控制融入管理制度體系建設
建筑企業的內部控制應與現有的管理制度體系相結合,既為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又滿足各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要求。建筑企業要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建立由決策層、管理層、監督層、執行層組成的內部控制組織結構;通過內部控制,完善整個建筑企業的業務流程,加強各個環節之間的緊密聯系,激發出員工的參與性,保證建筑企業所有的業務按照規范性的流程來運轉。從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和效率性,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和方針政策,使企業在良性環境中健康發展。
四、? 結語
建筑企業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必須與時俱進,目前大型建筑企業的管理制度體系建設也存在著思想重視度不高、管理水平參差不齊、考核評價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只有正視問題、提高認識、狠抓落實,建筑企業管理制度體系建設才能進一步滿足依法合規、市場監管與建筑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美厚.關于高質量高效率健全國鐵企業管理制度體系的思考[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9(04):50-53.
[2]卞家駿.大型建筑企業的管理制度體系建設摭談[J].建筑施工,2019,41(05):970-971.
[3]李薇.企業管理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