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浩 翁卓嘉


表象訓練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技能訓練方法,練習者通過有意識地回憶或再次呈現,以喚起現場感繼而順利完成相應的技術動作 。[1]該方法能幫助學生集中精力,建立和鞏固正確的動作圖示,提高思維的發散力、認知力和觀察力,將學生的潛能充分激發出來,進而提高培訓的有效性。[2]筆者結合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足球繞桿教學中運用表象訓練法,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根據動作形成階段,進行表象訓練的設計思路
1.學習之初的泛化階段
學生在感知新知識的時期,神經過程處于泛化階段,內部抑制過程尚未準確建立。因此,應在課前播放或展示部分技術視頻或圖片,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表象,學生通過看到正確的足球繞桿演示動作來建立正確動作的概念。
2.動作初步掌握的分化階段
學生的神經過程逐漸形成分化抑制,興奮和抑制過程在空間和時間上更加準確,內抑制過程得到加強,而分化、延遲和消除抑制都得到發展。此時,應該引導學生閉上眼睛回憶正確的足球繞桿動作的各個過程,通過使用腦海中已被理解的動作來逐漸提高對整體動作的掌握。這個階段的視覺和知覺效果雖然起了一定作用,但動覺表象發揮了主導地位。
3.動作鞏固的自動化形成階段
現階段學生掌握的各種運動技能經歷了連鎖反應,自動化程度得到擴大,運動技能類型得到確立和鞏固,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變得更加集中和準確。在此階段,學生在想象動作時做足球繞桿練習,通過視覺訓練和想象訓練相結合來提高足球繞桿的準確性。
二、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合理進行表象訓練
在高中足球繞桿教學中運用表象訓練法,首先要遵循上述3個階段進行合理的穿插運用,并且明確具體要求。如,先將繞桿動作的圖文展現給學生,然后再向學生播放視頻或進行示范動作,讓學生形成視覺表象。隨后,足球教師將繞桿的動作要領(步幅小,上體放松,身體前傾,膝關節微屈,腳跟提起,腳尖外轉,用腳背內側推撥球的中下部)編成要領口訣“輕踢球,快追球,早變向,換腳踢,跑不了”,使學生的視覺、聽覺和動覺表象結合在一起。在學生練習繞桿動作時,足球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提示或錄像進行動作表象糾正,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表象,并反復進行練習,直到能夠進行完整、正確的技術動作(圖1)。在確定流程后,要合理地運用表象訓練法,并合理安排時間實施(表1)。
三、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升表象訓練效果
在足球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表象訓練法的效果達成與足球教師的引導、學生的關注和場地設備的供應均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對此,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足球教師應側重關注以下3個方面。
1.因材施教,發揮學生主體性
在學習階段,表象訓練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足球教師也要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對學生產生的問題加以反饋,指引其動作趨于自動化。同時,為加深學生對技術行動要素的理解,提高合理使用技術的能力,足球教師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強化和鞏固所學知識,既能防止學生遺忘動作,又能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
2.循序漸進,關注學生長期發展
表象訓練法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時間內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效果不明顯,甚至還會讓個別學生因此產生挫敗感,對此,足球教師要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循序漸進,關注長期發展。通過持續一段時間的堅持,更好地發揮表象訓練法對學生身體素質和學業成績的促進作用。
3.提升設備,獲取現代教育技術支持
在進行表象訓練法的過程中,足球教師為讓學生回憶正確的繞桿動作過程,需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CAI課件或者圖片,但在操場等開放場所并無固定的多媒體設備,需要足球教師臨時搭建投影屏幕,或帶著電腦去上課。
參考文獻:
[1]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發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4~200.
[2]季瀏.當代運動心理[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