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敏



足球校本課程是足球教師以本校發展特色等為基礎,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利用學習資源,自主進行選擇、補充、整合、拓展等形成的“自己的課程”。筆者結合實際,以“架構思想、學情優化、校內資源、校外資源”4個點為邏輯主線,以達到適合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中心學校的校本課程是“教學形式最優化”理論的實踐運用,以《快樂足球》校本課程個案研究形式進行分析。
一、抓制高點,融合學校頂層架構思想
《快樂足球》校本課程秉承學?!叭浴庇死砟睢白匀?、自主、自覺”,并以“三自”為核心目標進行課程構建。
一是自然,即遵循學生的生長規律。小學階段學生對“游戲”情有獨鐘,因此,在課程中足球教師可設計游戲(表1),在游戲中熟悉球感、滲透空間意識與觀察能力等,以達到學生樂學的效果。
二是自主,即從學生立場出發,重心下移,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60min的《快樂足球》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設置“自主10min”,即在課堂準備部分,學生在各小組組長帶領下到規定區域進行“趣味玩球”,讓學生在與球親密接觸中彰顯個人能力,這些玩球方式可以是上一堂課中學習到的,日常觀看比賽自己喜歡的,也可以是自創的,目的是充分釋放學生對玩足球的天性。
三是自覺,即在比賽中自我調整,自我改變;賽后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為滿足教學需要,在《快樂足球》校本課程中安排了比賽,學生可適當改變規則,簡化比賽,使學生在不同的比賽場景中自覺領悟,逐步提升。如,學生在15m×14m的場地進行4v4比賽時,學生由于球性不熟悉,空間意識不強,出現了集中在某區域的“扎堆”現象,并且射門次數較少。賽后,足球教師鼓勵學生思考總結。學生在原有球門的基礎上增加2個球門(圖1),制訂只要射進場上任何球門就得分的規則。并得出若想多射門得分,需在場上積極跑動,快速互換攻守角色,就近射門來取得比賽的勝利。這樣學生比賽中不但能夠利用場地的縱深,也可以利用場地的寬度,在與隊友的合作中,迅速辨別場上局勢,形成進攻防守的大局觀。賽后,足球教師對比兩次比賽中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點評,讓學生在賽后自我反思、自我提升,懂得團隊合作。
二、抓自主點,結合學情優化課程選擇
在小學階段實施“選課”,目的是讓每一名學生都有選擇的權利。在引導學生選擇課程時,也可采用師生“互選”的方式,既要學生選擇“適中”的課程,也要教師選取“最佳”的學生。這樣既能保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保障了教學進度的統一,避免了同班級學生“兩極分化”的情況發生。
如,在《快樂足球》校本課程的選課過程中,足球教師首先通過班主任向家校聯系的QQ群發放“超星”問卷,問卷包括內容有是否參加過此課程,校外有無參加足球培訓,參加此課程動機,何時接觸足球運動,有無進行過正式足球比賽等,有意向的學生在家長的配合下完成問卷,然后足球教師根據電子問卷的資料對報名的學生進行二次篩選,并將二次篩選出的學生以現場足球基礎技術能力測評的方式進行“面試”,根據“面試”結果將學生分成普通班、提高班和強化班(圖2),最后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登錄學校選課系統確認是否入選,若入選可確定被分的班級,若未入選可錄陸網上選課系統進行二次選課。
三、抓著力點,整合學校資源開發輔助教具
筆者所在的學校位于老城區的中心,操場是200m跑道,足球校本課程在推進普及過程中困境重重,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問題尤為突出。在足球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踐中,發揮足球教師的教學智慧,對現有的硬件設施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因地制宜,借物促教,整合學校資源開發輔助教具,拓寬了足球訓練的路徑,有效提高了足球教學訓練質量。如,以足球腳內側傳球為例,借用跳箱作為教學輔助教具(球門),讓學生在跳箱四周進行腳內側傳球,(圖3),充分利用教具的同時,還節省了空間。
跳箱除了可以運用在足球腳內側傳球之外,也可以在其他足球基本技術中進行應用。如,在足球正腳背射門技術中跳箱作為球門,對跳箱進行“射門”練習。還可以利用跳箱的高度進行練習,2名學生相距2m~3m,將跳箱放置在2名學生中間,2名學生同時進行腳內側傳墊高球的練習,足球教師在此時需提醒學生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