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探討初中生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業拖延的關系,為改善中學生的學業拖延提供新的視角和方法。方法:對昆明市的呈貢一中和湖南杜甫中學共330名初中生進行分層抽樣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98份,調查了初中生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業拖延的現狀,并探討了三者之間的關系模式,得出的主要結果如下: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學校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學習拖延在年級上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在性別、獨生與非獨生、母親受教育程度上,初中生學習韌性、自我效能感、學習拖延均沒有存在顯著性差異。結論:心理韌性在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拖延的預測中起著部分中介的作用。
關鍵詞: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學業拖延;關系
一、 引言
近年來,“拖延癥”已經成為人們在網絡上討論的熱點話題。拖延行為在學習領域表現為學業拖延。學業拖延是學習者即使了解拖延可能導致不良后果,仍然不斷把計劃中的學習任務往后推,直到最后期限才開始著手進行的行為。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關鍵期。本文就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業拖延的關系做初步的相關與回歸分析,同時從學校、年級、性別、獨生與非獨生、學生學習成績進行對比研究。
二、 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昆明一中和杜甫中學330名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計發放了330份問卷,其中有298份問卷被有效收回,比例達90.3%。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工具
(1)學習拖延量表。本文主要采用上海師范大學鄭素瑾的學習拖延現狀量表,按照五點計分法測量拖延程度。該量表共17道題,從不完全符合到完全符合,通過拖延問卷初測檢驗,該測量工具內部一致性信度0.87,具有較好的信度和內容效度,結構效度可靠。
(2)心理韌性量表。本文采用Connor和Davidson編制心理韌性量表。該量表包含25道題目,涉及能力、忍受消極情感、接受變化、控制感、精神信仰五個因素,內部系數為0.89、信度0.87。中科院的(于肖楠,張建新,2005)博士對該量表進行了修訂,得到三個維度的量表,分別被命名為堅韌、力量和樂觀。
(3)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共10個項目,采用李克特4點量表形式,各項目均為1-4評分。該量表為單維量表,只統計總量表分。把所有10個項目的得分加起來除以10即為總量表分。所得分數越高,說明被試自我效能感越高。
2. 數據收集與分析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測試,以不記名方式將問卷發給學生填答,完成后當場統一回收,將收集的問卷進行整理,剔除無效問卷。用SPSS 20.0進行統計分析。
三、 研究結果及分析
(一)初中生的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描述性統計與不同特征的差異
1. 初中生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總體情況
本文對初中生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基本情況進行了描述統計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的數據可看出,初中生整體的心理韌性狀況高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狀況良好;但學習拖延狀況低于中等水平。
2. 初中生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差異分析
為探究不同特征的初中生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情況是否存在差異,筆者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和方差分析在不同特征下的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各因子差異性統計。在心理韌性上與自我效能感學習成績特征結果一樣。而在性別、獨生與非獨生、母親受教育程度上,初中生學習韌性、自我效能感、學習拖延均沒有存在顯著性差異。
一是學校對于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存在顯著差異,呈貢一中學生自我效能感高于杜甫中學。這主要是由于呈貢一中位于省會,杜甫中學位于地級市,受社會集體意識的影響,在無意識中呈貢一中學生會有一種優越感,從而自我效能感較高。
二是年級對于初中生學習拖延存在顯著差異,且初一小于初二,初二大于初三。初一學生剛剛步入中學,還保持著在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學習拖延不嚴重。學生到了初二階段,基本上適應了學校的生活,在學習上表現出較強的沖勁,這時兩極分化現象就尤為突出。初三則面臨著升學壓力,學習自主性有所提高,而且他們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習拖延也較少。
三是學習成績對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均有顯著差異。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一般有適合的一套學習方法,面對學習任務時,能夠快速地完成,即使在面對困難時往往能夠以積極地心態去面對,相信自己會解決困難。而且對自己的未來都抱有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
(二)初中生的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的相關分析
為了探求初中生的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各因子相關變量之間的關系,使用Pearson相關分析對心理韌性與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自我效能感、心理韌性及其與學習拖延總均分呈負相關,其中樂觀維度上相關不顯著,兩個量表其余各維度間均存在顯著負相關,達到了0.01的顯著性水平,即初中生心理韌性和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學習拖延就越低。自我效能感與心理韌性總均分及其各維度呈正相關,達到了0.01的顯著性水平。即初中生自我效能感越高,心理韌性就越高。各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具體分析如下:
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拖延呈顯著負相關。當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較高時,對自我評價較高,能夠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學習中,因此,不易學習拖延。反之,若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較低,情緒低落、精力匱乏,容易產生學習拖延。
自我效能感與心理韌性及其各維度之間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即初中生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心理韌性水平越高。反之,心理韌性水平較高者,面對困難無所畏懼,通過自身努力或他人的幫助,克服困難之后對自身能力的評價更高,自我效能感也進一步提高。
(三)心理韌性在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的中介效應檢驗
為了驗證假設模型中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韌性對學習拖延的影響,筆者將各因子變量數據中心化處理后,根據檢驗操作方法,將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拖延逐步在回歸方程中將各因子進行因變量、自變量轉換,完成中介變量檢驗,進行統計分析。首先,以自我效能感為自變量、學習拖延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其次,以自我效能感為自變量、心理韌性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最后,將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韌性同時引入為自變量,應對方式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
對中介模型進行效應檢驗結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對學習拖延回歸系數為β=-0.23,p<0.001;當心理韌性進入回歸方程后,自我效能感對學習拖延的回歸系數為β=-0.168,p<0.01,效果依然顯著。由此可以推斷出,心理韌性在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拖延的預測中起著部分中介的作用。
四、 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不同特征的大學生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具有差異性
在學校上,呈貢一中學生自我效能感高于杜甫中學;而在性別、獨生與非獨生、母親受教育程度上,初中生學習韌性、自我效能感、學習拖延均沒有存在顯著性差異;初中生年級在學習拖延上存在顯著性差異,且初二最為嚴重,其次是初三,最后是初一。初中生正處于身心急劇變化的時期,情緒容易躁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所以應該多磨練學生的意志。
(二)心理韌性、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拖延相關性顯著
自我效能感、心理韌性及其與學習拖延總均分呈負相關,其中樂觀維度上相關不顯著,兩個量表其余各維度間均存在顯著負相關。自我效能感與心理韌性及其各維度之間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所以,可以從各個角度對初中生進行有效的培養和訓練,以此來提升初中生的自信心,從根本上對初中生學習拖延的狀況進行改善。
(三)心理韌性在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拖延的預測中起著部分中介的作用
從研究結果來看,初中學生的心理韌性水平對學習拖延行為有較大的影響。學習在開展學生教育工作中,應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通過有關課程、課外活動心理輔導、專題講座等形式,幫助初中生提高自己的心理韌性水平,減少學習拖延行為。
參考文獻:
[1]張典,朱從書.大學生學習拖延調查分析[J].科教文匯,2019(4):126-147.
[2]胡曉杰.高中生學習拖延現狀、原因及對策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4.
作者簡介:劉晶,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