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緣
【摘 要】 動態課堂是近幾年出現的教學理念,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它主要是針對學生的長遠發展考慮與培養,并不是僅僅針對于課本教學內容展開教學工作,而是通過實際的訓練和思維的培養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教育。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對學生具有重要影響意義,能夠幫助學生建設邏輯思維,在動態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動態課堂 ?策略
對于教育而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學理念,教師需要學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規劃與調整,根據學生的年齡與性格特點來進行及時的教學指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動態課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環境,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借助情景教學理念、動手實踐理念和互動方式來提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將死氣沉沉的課堂賦予鮮活的生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掌握數學,將數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進行實質的運用,提升綜合能力。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一些動態課堂教學方式,并進行以下論述。
一、巧妙融入情景,構建動態課堂有效模式
動態課堂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合適有趣的方式帶動課堂氛圍,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知識的學習,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情景教學方式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程度,幫助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提升和知識上的積累與運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對于數學中的抽象性難以理解,而情景教學可以借助實際的表現將知識進行運用,給學生一個全新的體驗感,逐漸掌握學習的真諦。
比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購物》一課的教學時,可以為學生模擬一個生活中購物的場景,通過場景的介入幫助學生快速融入于課堂之中,提升學生的參與程度。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多樣的糖果、零食、文具等商品,并在商品上標明價格,給學生制作一些假的紙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購買。在實際的情景應用中,學生不僅能夠通過實際參與來體會購物的含義,還能夠將數學知識進行實際的應用,在買賣與找零錢的過程中提升數學口算能力。這種動態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能力和運用能力,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更好的營造學習氛圍。
二、無痕整合作業,構建動態課堂有效模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時,缺少主動性與耐性,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需要習題進行有效的輔助,但是現實結果表明,學生并不樂意配合教師進行主動的學習以及作業的訓練,對待作業并不認真,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比如,教師在進行《長方形的面積》知識教學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計算的作業,讓學生測量家中的桌椅板凳的邊長,并計算面積。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測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走入生活、了解生活、觀察生活,并通過自己的能力進行實際的計算。實踐是動態教學的方向之一,通過生動形象的過程來讓學生對數學有不一樣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加理解課本中的知識與概念,降低了傳統作業訓練的枯燥性,學生對于新穎的教學方式比較感興趣,實踐能夠讓學生主動進行數學訓練,通過實踐與作業的組合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索性,這些對于數學思維的訓練具有較好的作用。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出現的普遍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將數學作業提升一定的趣味性,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將實踐操作與課后作業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進行數學知識的運用,提升作業訓練的趣味性。
三、借助合作討論,構建動態課堂有效模式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具有較大的思想啟蒙作用,而學生在這個時期普遍具有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教師可以有效借助學生的特點展開數學教學工作,以動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數學積累。教育需要進行延伸與創新,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已經不再適用于現代教學思想,及時的更新教學方式可以給學生全新的體驗感,更好的融入于數學課堂。
如,教師可以借助小組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與規劃,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與討論帶動課堂的活躍性,逐漸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對于數學中具體的教學內容,如《方向與位置》,教師可以在導學時為學生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夠更好的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數學課堂,暢所欲言的討論是創新思維形成的前提,互動是思維交流的保障。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通過爭論不一的答案可以提升學生的求知欲,對教師開始講授的內容比較重視,這便達到了教師教學的目的。
總之,動態教學理念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適合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程度,簡化知識的抽象性,便于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事例進行情景教學,通過實際的參與來進行知識的理解與學習,加深印象。對于數學作業的布置,教師可以脫離紙質化的習題模式,以一種實踐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的方式來推動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應用和計算,提升作業質量。小組之間的相互學習與探討可以提升課堂的有效性,以一種動態的方式推動學生進行知識的思考,逐漸培養數學思維的邏輯性,有效的互動可以簡化課堂的枯燥性,學生的好奇心能夠集中注意力去聆聽教師的講解,以動態的引導進行知識的教學。上述方式在實踐中取得的效果較好,適合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劉川生.寓教于樂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
[2] 趙東彥.小學數學課堂要回歸生活化[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