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虎
【摘 要】 為強化教學管理,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浙江音樂學院以考試為切入點,進行了“教考分離”考試模式改革。通過考試機制的改革,“倒逼”出了教學及管理諸環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邁出了浙江音樂學院深化教學改革的第一步。
【關鍵詞】 教考分離 ?教學改革 ?考試
一、改革背景
浙江音樂學院正式成立于2016年5月,是一所新設立的省屬專業音樂學院,在建校之初就確立了“高水平一流音樂學院”辦學目標,旨在培養專業基礎厚實、實踐能力較強、個性特色鮮明的高素質音樂藝術專門人才。然而自籌建辦學以來,受囿于固有辦學思維,專業音樂院校傳統教學模式的一些弊端開始逐步顯現,不良教風和學風滋長,進而干擾正常教學管理秩序,嚴重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二、具有專業音樂院校特色的“教考分離”模式探索
(一)廣泛調研
近年來,為推進教學模式改革,國內很多高校已在“教考分離”方面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2016年赴多所985大學進行了系列調研,了解到各校在“教考分離”模式的探索中,題庫建設、命題模式、閱卷評分及實施模式方面的很多成功經驗。通過學習和現場交流,帶回了很多寶貴經驗。鑒于浙江音樂學院專門的藝術類院校的性質,而調研多是去的綜合性大學,很多經驗也無法直接“拿來”,又趕赴國內幾所音樂類兄弟院校的考試管理部門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對“教考分離”在專門的音樂類院校推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二)制訂浙江音樂學院特色“教考分離”模式
為更好更全面地推進教學模式改革,有效促進教風學風轉變,在學習其他高校寶貴經驗的基礎上,對“教考分離”改革的諸多方面都進行了更加符合學院院情的創新和突破,實現了三個“全覆蓋”,覆蓋全部教學單位、覆蓋所有學生、覆蓋全部課程。
1. 統一思想。2016年9月正式啟動實施學院“教考分離”改革模式后,在教職工中出現了一些不同聲音。為此,學院廣泛聽取了廣大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多次宣傳動員,統一思想。最終,全院上下對“教考分離”改革達成共識,為改革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奠定了思想基礎。
2. 建章立制。成立“教考分離”改革工作組,深入調研,學習兄弟院校成功經驗。從學院實際出發,結合調研結果,研究制訂符合我院實際的“教考分離”改革方案,2016年相繼出臺《浙江音樂學院全日制本科生專業課程教考分離辦法(試行)》、《浙江音樂學院考試管理規定(試行)》、《試卷、打分表歸檔辦法》等制度和文件20余件。對“教考分離”進行全方位制度化,嚴格規范命題、出卷、考試、評分、保密等環節,確保“教考分離”各項工作更加科學合理,也更加有據可依、有章可循。2017年、2018年,對考試相關文件又進行了進一步修訂,讓制度更加符合實際情況,能夠更好的指導實際工作。
3. 標準題庫。命題是“教考分離”的核心環節,也是客觀公正評價教學成果的關鍵所在。學院重點開展了“教考分離”試題庫和曲目庫建設,對各課程命題數量、難易程度等進行了科學化的探索;舞臺類專業術科考試,按不同專業方向建立相應的曲目庫。各教研室組織學院教師及校外專家,在兩年半的時間內,已基本完成了覆蓋各考試課程的標準化試卷庫及各專業方向曲庫建設工作。
4. 嚴格考試。在期末考試中,嚴格遵循“教考分離”總體原則,命題、抽卷、審卷、制卷、考試、監考、閱卷、評分、錄分等環節均按照學院相關考試管理規定進行,有力保障了考試的公平、公正。
(1)命題。命題工作由承擔課程的教研室負責,每門課程出卷總量規定為15套,從實行教考分離的第一個學期期末考試開始,每門課程每次出卷5套,連續實行5學期,試卷總量達到飽和以后,每學期補充試卷2套。(每學期抽卷2套做AB卷)
(2)審卷。試卷抽好后,教研室組織骨干教師對所抽取試卷及標準答案從格式、內容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審核,審定后才可交印卷單位印制。
(3)閱卷。實行集體閱卷,同頭課任課教師分工協作,采用流水化作業的方式,對密封的試卷進行評閱。
(4)保密。對出卷、抽卷、審卷、印卷、閱卷等環節,進行嚴格保密,杜絕相關責任人任何形式上的泄題。
三、實施效果
通過嚴格規范考試流程,有效整肅了考風,考試期間作弊現象大大減少。通過全面實施“教考分離”,教師懶教、學生懶學問題得到有效遏制,特別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明顯提高,教風學風全面向好。
首先,現有“教考分離”解決了考試的公平、公正問題,經過實施三年以來的不斷完善,建設起了統一的教學標準、教學大綱、教學進度、教材等,日常教學與考試內容之間的脫節現象也初步解決,通過現行考試方式可以對教學質量作出客觀、全面的評價。
其次,從音樂教育的特殊性出發,在強調考試客觀性、公正性的同時,還需兼顧到不同層級學生之間的水平差異,更好地體現現代高等教育分層分類教學、個性化培養的要求。
第三,在教考分離實施過程中,也加強了學院青年教師及教輔管理人員在考試各環節執行過程中的管理,對不夠嚴謹、態度消極等問題進行了及時的糾正,教師教學發展教育培訓得到加強。
第四,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構成及比例更加合理,專業課及公共課的平時成績評定更加公正,有理有據,使教學更加注重過程性。
第五,充分考慮了考試改革的可持續性,有效解決好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問題,考試經費、人員等投入尚需加強,使教學資源的分配更加合理。此外,教考分離改革工作已經進行了三年,在題庫建設、考試組織保障、成果應用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強和完善。
結論:
“教考分離”是加強教學改革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改革成功的關鍵是要通過“教考分離”促進教學相長,將在教考分離實施過程中的成果轉化成教學管理各環節改革的重要參考。改革的難點是如何切實把教考分離的出發點落地,把改革中的問題和不足加以修正和改進,建立完善切富有特色的教學管理體系,真正實現一切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成材服務。
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通過不斷地調研、實踐、探索、完善,才能使改革扎實的推進,更加有效地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