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
【摘 要】 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與中學班主任的工作量相比并沒有特別輕松,低年級的學生心理不成熟,做事不理智,無形地給小學班主任增加了許多工作量。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班級管理 ?基本方法
一、小學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內容
小學班主任兼顧著教學工作與管理班級的工作,小學班主任面臨的是六歲到十二歲的學生,這一時期的學生調皮,并且還沉浸于幼兒園的生活,班主任還需要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要想勝任小學班主任這個職務,需要教師具備充足的精力和容忍和接納孩子的耐心。
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小學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品德,并開展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課程,讓學生認識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品質和行為。學習教育方面,班主任需要與任課教師協調上課時間并了解學生的上課狀態,通過召開班會,幫助學生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班主任不僅使學生思想成熟和學習進步的老師,還是學生的生活老師,維持學生身心健康也是班主任的工作之一。
二、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特點
(1) 班主任與學生難以溝通
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初時期,小學生的思想和學習方式都還不穩定,這個階段的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明白的道理很少,教師要對學生開展思想工作困難,教師的建議很難得到學生的重視。班主任需要具備一些關于小學生的心理知識,用小學生能接受的語言方式和他們溝通交流,以便掌握學生的思想和意圖,方便和家長溝通。
(2) 學生調皮容易造成危險事故
小學是學生學習和身體發育的地方,小學的學習任務相對輕松,一部分的時間是學生參加戶外活動,小學生安全意識低,喜歡追逐打鬧,一不小心就會磕傷,由于學生處于身體動作發展階段,班主任不能強迫他們保持安靜,只能陪伴學生活動,防止意外發生。
(3) 工作內容多能提高教師的工作能力
班主任的工作任務要比任課老師多,任課教師只需要為學生上課、批改作業,而班主任不僅要完成日常的教學工作還要負責將學校安排的班級衛生檢查、學生學習抽查和班級量化評比工作。班主任不僅要面對學校的工作壓力還要面對學生家長的監督,幫助學生家長關心照顧學生的生活起居,所以,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擔任小學班主任工作可以鍛煉教師的處事能力。
三、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
(1) 關愛照顧學生
關心和愛護學生是班主任管理班級最基本的方法,班主任不能根據學生的成績去選擇是否關心學生,小學班主任對學生能形成很大影響,所以,班主任要認真對待每個學生,不以學生的其他條件而有偏見。班主任關心和關愛學生也要嚴格要求學生。
(2) 建立班級管理制度,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
學生從幼兒園學習的過程中很少有規章制度約束他們,但是到了小學,他們有了學習的能力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小學生應該遵守班級的規章制度。班主任為學生制定的班級制度要適合小學生,并且給學生安排監督任務,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班主任往往是學生模仿的對象,班主任也往往是學生崇拜的對象,班主任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
(3) 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班主任要相信和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思路,即使想法有漏洞,學生解決事情的想法班主任應該仔細考慮,而不是直接否定,班主任要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想出解決事情的辦法。教師也要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能把一些學生作為教師的眼線在班級中替班主任暗中監視其他學生,這樣會讓學生的思想受到嚴重的扭曲。
(4) 教師和家長共同幫助學生成長
家長和教師定期的聯系,班主任可以通過家長會或者家訪了解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情況,以保證小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只靠班主任在學校管理學生是不行的,家庭也是學生重要的成長環境,家長對學生的影響巨大,所以班主任也有責任指出家長錯誤教導孩子的方式。家庭和學校保持聯系,是為了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并不是為了使學生沒有個人生活,所以教師不能背地觀察學生。
家長和班主任之間要調整好關系,他們之間也要相互尊重互相理解,班主任工作的開展,以及對學生進行教育,需要了解學生的成長經歷和性格,盡可能地不對學生造成負擔。學生作為家長和班主任的共同觀察對象,家長和教師的互相信任是很重要的,班主任和家長都用心的關注小學生的成長,能使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有進步表現。
四、結語
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難忘的一個階段,為了讓每位學生有一段天真美好、積極上進而不是調皮搗蛋的小學回憶,班主任的教育是不可忽視的,從成為學生那一刻起,班主任就成為了學生的一部分,班主任對小學生的三觀有一定的影響,并且教給小學生知識和生活的本領,小學班主任把大量的時間都留給了自己的學生,班主任的工作是值得學生和家長尊敬的。
參考文獻
[1] 柳淑琴. 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發展[J].亞太教育,2015(9).
[2] 李丹丹. 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 才智,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