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振
【摘要】銀行網點是展示產品、提供服務的窗口,是處理各項業務的基本渠道。文章從銀行網點轉型的必要性出發,闡述了新時代銀行網點轉型的實踐方法,并且對未來進行展望,以供參考。
【關鍵詞】銀行? 網點轉型? 必要性? 實踐方法? 未來展望
商業銀行在運行中,網點是最基本的經營單位,透過網點服務能展現出銀行的經營理念,因此是銀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背景下,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人民的金融需求更加個性化、多元化,傳統的網點經營模式必須進行轉型,才能更好地發展下去。
一、銀行網點轉型的必要性
(一)市場競爭激烈
國家為了推動金融行業發展,提供了諸多有利政策,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混業經營的局面。其一,銀行為了應對市場競爭,不斷提供新的服務和產品,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甚至出現惡性競爭的現象。其二,隨著虛擬銀行、第三方支付的出現和應用,互聯網金融更加便捷,實體銀行的市場進一步縮小,對經營管理造成較大沖擊。
(二)客戶需求多變
從客戶結構來看,中年人和青年人是主體,對金融服務的創新性要求高,注重產品的多樣化。從金融習慣來看,通信技術的普及,客戶獲取金融服務的方式改變,降低了網點客戶到訪率。從業務需求來看,客戶的資產管理意識增強,金融服務咨詢成為一個熱點,網點傳統服務具有滯后性。
(三)科學技術發展
相關研究稱,金融和科技具有較強的粘合性,在科學技術的影響下,網點的功能形態很容易改變。以通信技術為例,移動端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新戰場,各個銀行積極推進掌上銀行業務;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具有自動識別、實時監測等新型管理功能,是傳統網點望塵莫及的。
二、新時代銀行網點轉型的實踐方法
(一)調整布局
第一,宏觀上重新布局。對網點設置或遷移時,要因人設點,選擇人流量大、服務需求多的地方;要因地設點,選擇老齡化人口聚焦的農村和縣域,他們對網點的依賴性比較強。第二,在網點內部調整布局,主要措施有:合理劃分智能服務區和人工窗口,提高服務效率;展示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促使客戶獲得優質服務體驗;合理設計廳內動線,增加營銷機會;采用集約化辦公模式,在共享資源的同時,降低服務成本。
(二)模式重建
第一,對管理決策模式進行重建。利用大數據、互聯網技術,構建人工+自動、金融+生活等信息采集模式;利用數據模型,提高決策和營銷的精準度;發揮出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技術的優勢,進行交叉驗證。第二,對營銷服務模式進行重建。為了促進網點可持續發展,利用數據平臺查詢客戶信息,對網點營銷范圍進行拓展;以網點為核心打造金融生態圈,豐富網點內部的場景。第三,建立數字運營平臺,在數字化賬戶、認證、支付等領域完善設施建設,提供數字化產品,實現實時交付的目標。
(三)渠道融合
第一,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不論是產品、還是業務功能,均要在線上、線下快速切換,提高協同效率,優化客戶體驗。第二,從單純的線下驅動,轉變為線下、線上、遠程驅動,線下網點和線上資源互補,利用遠程交互平臺提供專家咨詢服務。第三,建立網點+場景的新渠道,將金融服務擴展到校園、社區、園區等領域,打造可移動、輻射廣的網點,提供更加多樣的服務渠道。
(四)優化流程
第一,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改革網點內的柜面業務,推行電子化辦公,減少紙張等辦公耗材,降低打印成本;采用移動授權模式,通過簡化運營流程,改善客戶體驗。第二,對營銷服務流程進行優化。以掃碼體驗、數字貨架為載體,增加營銷觸點;在進門區、等候區,展示爆款產品,從被動營銷轉變為主動體驗;針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熟練掌握營銷服務流程,線上能吸引客戶、線下能滿足客戶。第三,重塑拓展服務流程。基于大數據技術下,尋找目標客戶,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進行跟蹤、維護、評價,從經驗營銷轉變為大數據營銷。
(五)提升效能
第一,結合地理區位、經濟條件、客戶需求,對網點進行個性化管理,采用差異化的經營理念,不斷提高業務處理能力,同時降低經營成本。第二,從績效考核的角度出發,建立合適的考核激勵機制,將服務場景、流量等指標納入評價體系,提高網點的創造力。第三,落實培訓制度,將轉崗培訓、專業培訓相結合,既提高專業服務能力,又培養職業道德,構建一支高素質的工作團隊。
三、銀行網點轉型的未來展望
(一)智能化
網點服務的智能化,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業務處理自動化。利用數字化基礎設施,對金融業務的申請、審核、處理、交付等環節,均實現自動化控制,縮短業務周期,脫離人工操作。二是銀行功能融合化。充分利用“互聯網+”、“線上+線下+遠程”、“網點+場景”等模式,促使不同行業、不同渠道之間有機融合,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三是線上線下服務一體化。網點人員、管理人員、在線人員,組成完善的服務團隊,促使線上線下服務協調運轉。
(二)智慧化
網點服務的智慧化,得益于網絡、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步,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客戶服務更加智慧。面對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網點要實時正確感知并響應,發揮出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勢,利用客戶的行為軌跡、微表情,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二是銀行無處不在。在智能終端上,利用應用程序可將銀行的平臺功能,融入到各種場景中,人們的衣食住行用,均可以通過銀行服務實現相關需求,讓客戶感受到銀行網點就在身邊,提高生活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金融服務領域,市場競爭激烈、客戶需求多變、科學技術發展,推動著銀行網點進行轉型。文章從布局、模式、渠道、流程、效能五個方面,闡述了銀行網點轉型的實踐方法。而在未來,網點服務向著智能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孫修鵬."互聯網+"時代商業銀行網點轉型淺析[J].商情,2019,(49):68.
[2]吳斌,王敏慎.商業銀行經營體制轉型研究——基于信貸業務下沉網點的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3):94-95.
[3]石堅.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網點轉型路徑探析[J].消費導刊,2019,(39):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