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寶蘭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挑戰;路徑
中圖分類號:D64;D261.5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0)04 — 0035 — 03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對于抵御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整合社會思想,筑牢全體人民共同思想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1〕而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就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1.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滲透沖擊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更加尖銳復雜,隨著我國不斷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過程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建設和發展也面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嚴峻的挑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各種隱蔽的方式伺機向我國輸送其價值理念,一方面通過散布各種反對和歪曲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否認其科學性。近年來“馬克思主義過時論”“機械決定論”等各種對馬克思主義的歪曲理論甚囂塵上,在鼓吹“意識形態終結論”的同時,又大肆宣揚“普世價值”,這種雙標行為的背后隱藏的目的就是弱化我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主流意識形態。另一方面,以文化產品為載體,大眾傳媒為媒介傳播西方價值觀念。這對價值觀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極易受到西方社會盛行的金錢至上、享樂主義和利己主義思想的蒙蔽和誘惑而形成錯誤的價值觀,長時間發展下去將對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形成嚴重的沖擊。
2.社會轉型期社會思潮多元化和信息網絡化削弱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不同階層間利益的爭奪,反映到意識形態領域中,造成了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局面。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主體的多元化,非公有制經濟形態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私營企業主、自由職業者、工人等社會階層也在此過程中得到了新的調整,社會階層變得多元化。而在以趨利性為指向的市場經濟的土壤中也滋生出各種與馬克思主義背道而馳的觀念,如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地位。
同時,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逐漸成為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重要戰場。由于互聯網的即時性與匿名性,社會重大事件往往會快速傳播,同時由于網絡中跟風現象嚴重,人們往往會更加關注甚至放大熱點事件的負面效應,并且因為網絡帶有匿名性特征,也使得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將其價值觀念更大范圍的傳播出去。同時由于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還不是很完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便依托互聯網技術從而以更加便捷和隱蔽的方式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因此,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同時也給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帶來了新的挑戰。
3.理論創新不足和宣傳的空洞化影響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側重于理論層面,有待進一步創新。要想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必須立足當前現實,不斷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對21世紀馬克思主義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必要性做出有力的解釋并進行科學的論證。然而我國在意識形態理論創新方面明顯不足,在相關研究領域內存在形式化的現象,甚至有些研究者缺乏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與學科自信,使得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缺乏內在動力。
同時,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宣傳形式化和空泛化。在宣傳的過程中存在脫離社會實際,缺乏親和力,一味的將空洞的理論標語化、形式化、表面化。而且以說教性的形式難以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甚至會引起學生和社會大眾的反感,反而達不到我們預期的設想。
1.抵御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牢牢把握輿論導向的必然要求
縱觀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無論是內部環境還是外部環境都存在不利于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因素。歷史虛無主義等各種錯誤社會思潮的不斷涌現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滲透等形勢要求我們更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掌握輿論導向,占領輿論陣地。因此,要破除不良社會思潮對主流意識形態建設帶來的消極影響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從而把握輿論的導向,消減輿論的雜音。社會輿論主導著社會主流思想,在意識形態的較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利用好公共輿論的正面效應是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的關鍵。
2.整合社會思想,筑牢全體人民共同思想基礎的必然要求
社會的發展進步要靠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行為是思想的表現,如果社會思想分崩離析,沒有一個主流意識形態對其進行引導和整合就難以形成一個社會共識,難以凝聚人心。恩格斯說“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2〕我國進入新時代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國內外環境的巨大挑戰,對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匯聚全體社會成員的力量,團結奮進,攻克難關提出了時代挑戰。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使我們在輿論雜音中保持清醒的一劑良藥,是防止我們偏離正確思想軌跡的主心骨。在社會思想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我們必須發揮主流意識形態的引導和整合。
3.堅持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堅持正確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做出的抉擇,這是順應歷史的發展潮流并符合人民群眾的意愿的必然要求。近代中國內憂外患,國難當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找到了正確的前進方向,探索出一條救國救民的希望之路,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挽救了危亡的中國,建立了新中國。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來指導實踐,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要把握好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在復雜的國內外背景下提高意識形態斗爭能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多元化的社會思潮,有效引導網絡輿論。同時,在意識形態的較量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理論創新和宣傳方式的改進。
1.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加強黨對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是抵御西方意識形態滲透和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關鍵。首先,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提高對意識形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黨員干部要熟讀經典保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積極性,立足當下現實不斷挖掘馬克思主義的深刻思想,通過學懂悟透馬克思主義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確保意識形態各部門的領導權掌握在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手中,只有領悟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才能更好的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其次,積極應對國際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防御西方的意識形態滲透。當前西方國家借助新媒體傳播媒介對我國的意識形態采取更加隱蔽的滲透方式,面對這種情形一方面應當加強對輿論動向的監控,多渠道收集輿情信息并做好歸類和分析,不給錯誤思想留下一點發展和傳播空間。另一方面應當加強對輿論動向的引導,關注民眾聚焦的問題通過聽取民眾代表的建議和專業人士點評的方式確保輿論動向的健康發展。最后,強化意識形態的責任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各級黨委要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加強對宣傳思想領域重大問題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戰略性任務的統籌指導,不斷提高領導宣傳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3〕領導干部應當以身作則增強管理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性,加強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考核,在監督下有效履行職責,增強自覺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度的責任感、使命感。
2.提高社會思潮多元化和信息網絡化背景下意識形態斗爭能力
轉型期社會思潮多元化的局面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發展進步提供了素材和動力,但多樣化社會思潮并存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要警惕不良社會思潮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負面影響。首先,進一步建立并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對不良社會思潮進行法律上的約束,減少其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消極影響,從而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其次,以尊重差異、包容多元化的心態看待社會思潮的多樣性。面對社會思潮的差異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占主導地位的基礎上吸收各類社會思潮中值得借鑒的部分,使其化為我國意識形態建設和發展的動力。最后,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公民判斷和抵制不良社會思潮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武器,以此來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突破了時空束縛,促進了信息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給我國意識形態建設也帶來了挑戰,為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增加了難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4〕因此要掌握信息網絡化背景下意識形態斗爭的主動權,一方面要推動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占領網絡意識形態的制高點。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網絡空間的管理。既要規范互聯網信息傳播秩序,提高網絡綜合治理水平,也要完善網絡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加強互聯網實時監控,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為方向加強對網絡輿論的引導,不斷探索引導網絡輿論的新途徑、新方法,充分運用微博、抖音等新興信息平臺傳播主流意識形態。
3.重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創新和宣傳方式改進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理論創新。通過理論創新,增強其解釋力和說服力,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提供不竭的源泉動力。首先,注重相關人才的培養,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意識形態工作者隊伍。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要著眼于社會現實,以我國當前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為關注點和出發點,以專業化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依托,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對我國的現實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對人民群眾關切的問題做出有價值的回應。其次,堅持問題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5〕任何理論要想保持其科學性,都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獲得新的完善和發展,堅持以問題作為理論發展的導向,才能保證理論永不過時。最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理論創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黨鞏固執政地位、國家繁榮發展的依靠力量。新時代要想加強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就必須要自覺遵循人民的主體地位。
宣傳工作對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使馬克思主義在多元文化浪潮中脫穎而出和在意識形態領域激烈斗爭中依然屹立的關鍵所在。一是要調整話語表達方式,改進以往宣傳工作中形式單一、強制灌輸的宣傳方式,以更加親和的姿態走進大眾當中,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二是充分利用和發揮現代傳媒的優勢,利用好黨報黨刊、電視電臺、手機互聯網等各類宣傳平臺來傳播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同時要加強對新聞媒體的監管和引導,增強其傳播主流價值的社會責任感,凈化傳媒環境,減少錯誤思想的傳播。三是以重要節慶日、紀念日為切入點,加強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宣傳。節慶日、紀念日的背后蘊藏著豐富的宣傳素材,其本身就是社會主流價值的外在表現形式,所以要緊緊抓住這一特點來宣傳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鼓勵各地適時舉辦多樣的群眾性慶祝和紀念活動,以群眾聽得懂、看得懂、親自參與的方式,對大眾起到熏陶的作用。同時,以節慶日、紀念日為契機,推動紅色旅游的發展,通過寓教于游的方式來喚起大眾的精神共鳴。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無論是基于國際形勢還是國內環境都是十分必要的,意識形態領域的建設對于保證我國朝著正確的方向,沿著正確的道路發展具有關鍵作用。同時,意識形態的建設也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是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
〔參 考 文 獻〕
〔1〕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86.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5.
〔3〕習近平.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報,2013-08-21.
〔4〕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更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N〕.人民日報,2018-08-23.
〔5〕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