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飛快,在建筑行業中,工程造價的信息化建設成為研究的熱點。基于此,本文淺要闡述了工程造價信息化的內涵, 分析了大數據環境下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并分別從打造統一的標準體系、建立工程造價信息數據庫、建設符合大數據壞境的信息管理平臺、建立動態更新信息的制度以及注重信息的安全維護等方面,提出大數據環境下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
伴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的發展不斷發生變革,有越來越多的新興技術廣泛地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建筑行業是我國的傳統行業,存在著生產效率不高、技術水平落后等問題,為了推動建筑業的良好發展,提升管理的水平和生產效率,信息技術在建筑行業中得到了迅速推廣,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績。但是與其他的發達國家相比,大數據環境下,我國的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程度較為落后,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地探究和處理。
1、工程造價信息化
指的是在工程的造價管理工作中借助計算機技術、管理學技術以及通訊技術等,獲取工程造價的信息,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加工與處理的工作模式,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實現對造價信息的深度的開發,提高造價信息的利用率。在我國,工程造價信息化正處于起步階段,過去一直采取人工的形式,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才開始運用計算機開展工程的計價工作。在本世紀初,一些工程造價工作者逐漸將畫圖軟件引入日常工作,可以自動計算工程量,進而形成了具有信息化特點的系統[1]。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工程造價管理活動中,計算機技術都得到了推廣與普及,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工程造價中引入云計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同時不斷地引入各種軟件,令工程的設計、決策、施工與驗收等管理工作體現出信息化的特點。
2、大數據環境下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缺少統一的信息標準
在我國,工程造價的數據缺少一套統一的要求,未能建立全國性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所以,在數據的采集、加工和處理等環節里,不論是編碼還是分類都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特別是對于不同的地區來說,因為各個省市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都是獨立的,因而沒有辦法實現工程造價數據的跨地區查詢。
2.2無法實現造價信息的共享
由于缺少統一的工程造價信息標準,所以在造價信息的分類以及編碼的不統一。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統中,存儲信息的格式也不一樣。不僅如此,接口與交換協議都沒有形成明確的標準,無法交換工程造價信息,沒有辦法實現信息數據的共享。
2.3工程造價信息的時效性不高
對于工程造價的信息化建設來說,最關鍵的是要保證信息的動態更新,然而在目前的造價信息系統當中,沒能及時地更新價格,存在著嚴重的滯后問題,而且造價信息的發布規律和時間是不固定的,這就為工程造價相關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困擾,有時候造價工作者查詢到的數據與市場的最新行情不匹配。
2.4對工程造價的分析不夠深入
現階段,大部分工程造假的信息化系統,只是對有關的數據展開簡單的搜集與整合,缺少對造價信息的深入分析,沒有對工程與行業進行預測和對比,沒能深入地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所以無法為企業的投資決策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2]。
3、大數據環境下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的優化策略
在大數據背景下,如果想更好地實現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應當積極地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3.1打造統一的標準體系
在工程造價的信息化建設環節中,需要為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存儲和信息的交換等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在采集信息的過程中形成系統的源數據,并在統一的交換協議的基礎上,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不同信息數據的交換,然后按照統一的信息存儲標準對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存儲。
3.2建立工程造價信息數據庫
應當對整個國家中的資源數據進行優化,為工程造價管理建立一個信息數據庫,便于不同的地區或者是不同業務間的數據共享,而且還能夠把不集中的存儲信息打造成具有邏輯層次的形式,可以為信息的提取以及后期使用提供一定便利。
3.3建設符合大數據壞境的信息管理平臺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需要打造一個功能齊全的工程造價的數據管理平臺,不斷擴大該平臺的覆蓋范圍,爭取可以做到整個國家任何地區的全覆蓋。在建設信息管理平臺期間,應當注重各類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全面發揮出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和挖掘信息的價值,從工程項目的設計、具體施工到驗收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落實好工程的造價數據管理工作,保證造價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為工程項目的決策制定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3.4建立動態更新信息的制度
我國各個省市的造價站,都有必要成立一個統一發布信息的制度,令全體設計部門、建設單位和施工部門及時的發布有關的造價信息,借助信息技術將有關的數據發布到網絡上,動態地更新工程造價信息,凸顯數據信息的實效性。
3.5注重信息的安全維護
工程造價的信息數據與建筑企業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會對經濟收益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對于建筑企業來說,造價信息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建立健全信息的安全防護制度,科學地劃分崗位,讓每一個工程造價維護的工作者可以明確自身的責任。此外,還需要對數據信息展開加密處理,組建專門的部門定期或不定期的對數據信息進行檢查和審核,以免信息數據遭受破壞,影響信息數據的使用安全[3]。
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環境下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缺少統一的信息標準、無法實現造價信息的共享、工程造價信息的時效性不高以及對工程造價的分析不夠深入等等。在大數據背景下,如果想更好地實現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應當充分參考上述大數據環境下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的優化策略,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發揮出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和挖掘信息的價值,動態地更新工程造價信息,為工程項目的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保證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的效果,推動建筑行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俞國飛.試析大數據環境下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9(11):184-185.
[2]方舉.大數據環境下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對招投標的影響[J].中國標準化,2018(22):94-95.
[3]吳萍,肖琪.大數據環境下工程造價信息化建設的相關思考[J].江西建材,2018(04):217+219.
作者簡介:
劉鵬(1983.02),男,漢族,山東滕州,本科,中級(計劃評副高),招商局產業園區(青島)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