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分析小學語文教育中如何開展素質教育。首先分析出通過建設師資隊伍,轉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過程,滲透德育教育;組織實踐活動,加強能力訓練三種策略,來遵從素質教育的宗旨,將素質教育真正落實。最后分析出小學語文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語文教育? 素質教育? 教學策略
由于我國教育的改革,對小學的素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語文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學科之一,更加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小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意識,為社會塑造出高素質的人才。因此,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實社會主義觀和科學發展觀,不斷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和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一、建設師資隊伍,轉變教學理念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就需要語文教師徹底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摒棄原有的錯誤教學思想,從根本上形成對素質教育的認識。因此,學校要加強對語文教師團隊的建設,對教師展開積極的培訓,促使語文教師能夠謹遵素質教育的原則,跟上新課改的標準和需求,不斷增強語文教學的質量,達到最為理想的效果。從而,只有當語文教師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為學生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案,來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才能確保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效果和綜合能力的發展。
首先,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和學習動力。所以,語文教師要從應試教育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盡可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內心想法等,嘗試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融洽愉快的課堂氛圍創設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不再只抓學習成績,而是要實現對學生全方面的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其次,語文教師應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對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創新,讓學生能夠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參與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的自主性。
二、優化教學過程,滲透德育教育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且博大精深,語文教材中的很多知識信息,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語文教師要適當的優化教學過程,抓住一切時機,為學生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能夠受到思想的啟迪,產生共鳴,真正將素質素質落到實處。首先,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作為教學工具,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自在的環境下,進行有效的語文學習。其次,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和性情,從而逐漸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語文素養。
例如在部編版二年級《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能夠感悟詩歌有問有答的特點,體悟雷鋒精神的真正內涵,領會到雷鋒無私奉獻、全心全意人們服務的優秀品質。因此,語文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出雷鋒圖片,并播放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讓學生在歌曲的渲染下,產生濃厚的詩歌閱讀欲望。此時,語文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敘述雷鋒的事跡。同時,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身邊中的一些“雷鋒行為”,從而,促使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下,養成助人為樂的思想意識,不斷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組織實踐活動,加強能力訓練
小學語文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語文教師想要更好的開展素質,就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組織實踐活動,實現學生的學以致用,來全面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可以開展有計劃性的教學活動,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去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興趣,為學生提供展現個性與特長的平臺,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和生活的自信,讓學生的性情和情操得到有效的陶冶,潛移默化之中完成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確保學生的實際效率得到快速的提升。同時,語文教師在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止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技能,促使學生逐漸養成主動學習的意識,來有效的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從而真正遵從素質教育的宗旨。
例如在部編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能夠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把握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引發學生思考讀書的目的,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因此,語文教師樹立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朗讀課文,不斷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表達能力,促使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并且,語文教師鼓勵學生去收集一些關于周恩來的小故事,開展演講的活動,來鍛煉學生的自信和口語交際能力。從而,不僅能夠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還對學生進行了思想的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通過語文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計劃,積極創新和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在語文課堂中巧妙的滲透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在吸收知識的同時,自覺的塑造優秀的品質和道德,健全自身的人格,讓學生在充足的時間中自主學習,真正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從而,語文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關系,幫助學生逐漸養成主動學習的意識,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玉香.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J].科學中國人,2017(3Z):325-325.
[2]趙婷婷.打造生動課堂,開展高效教學——淺析素質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7,32(32).
[3]陳素琨.對小學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分析[J]. 教師,2017(10):18-18.
作者簡介:羅涌良(1982-),浙江省紹興市上虞人,漢族,大專,職稱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