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當今社會,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而歷史學科是人文學科,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唯物史觀、家國情懷、歷史解釋、史料實證、時空觀念”五個方面,而“史料教學”聚焦了新課標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目標,漫畫史料更具諷刺性、幽默性和哲理性的特點,漫畫史料教學的優化對于提升學生的“史料實證”等方面的素養起著獨特的作用。本文從探討高中漫畫史料教學的現狀出發,對如何優化漫畫史料教學、提升學生的素養進行了重點探究,主要從引導學生正確搜集并解讀漫畫史料以及適當運用漫畫史料創設探究課堂兩個方面展開分析,最后總結了漫畫史料教學對培養高中生核心學科素養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史料實證”素養;漫畫史料;教學的優化
一、 引言
歷史是過去式的,了解和認識歷史只能通過現存的史料,“史料教學”是歷史學科必備的教學手段,而漫畫史料更具諷刺性、幽默性和哲理性的特點,是一種寶貴的視覺史料,對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尤其是“史料實證”素養的培養具有獨特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討高中歷史漫畫史料課堂教學的優化,以求更好地提升高中歷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二、 高中漫畫史料教學的現狀問題
高中漫畫史料教學的現狀,筆者通過問卷調查以及課堂隨訪等方式進行了一番了解,發現存在以下三大問題:
其一,學生不常接觸漫畫且不會正確解讀漫畫:由于學校條件以及課余時間等因素的限制,學生了解歷史漫畫的來源少,其主要來源于歷史課本,而且學生對漫畫寓意的解讀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或解讀錯誤。
其二,教師對歷史漫畫的重視度不夠:教師在歷史課堂或試卷命制中使用歷史漫畫的次數比較少。
其三,漫畫史料教學的使用存在形式性:很多高中歷史教師盲目追求新穎,在教學中使用了歷史漫畫,可是不注重實質,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未能對歷史漫畫進行準確、科學、詳細的解說;二是選用的漫畫的畫面模糊不清,學生無法辨認;三是教師提供了漫畫,可是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匆匆一閃而過,對漫畫沒有深入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信息。
以上現狀顯然沒有充分優化漫畫史料的教學,也未能起到通過漫畫史料的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史料實證”的素養,筆者認為這種狀況必須改善。
三、 漫畫史料教學的優化探究
“史料實證”素養要求學生要依據可靠的史料作為證據對史事進行推理和論證,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如下幾個能力:第一,學會收集史料,掌握多種搜集史料的途徑和辦法;第二,能夠辨析、考證史料,判斷史料的真偽,去偽存真,這是歷史學的重要方法;第三,學會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為歷史敘述的證據,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歷史認識,培養“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證據意識,以實證精神對待歷史與現實問題,這是學習和認識歷史的核心問題。
因此,歷史教師要把握運用漫畫史料教學的尺度。首先,指導學生正確合理地搜集、解讀漫畫史料,考查其出處,判斷信息的科學性,并全面而深入地展開解讀;其次,圍繞漫畫史料設置探究問題,以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依據漫畫史料促進學生對歷史認識的深入,增強學生的歷史思維品質。
(一)引導學生正確搜集并解讀漫畫史料
1. 引導學生正確合理地搜集并積累漫畫史料
現有的高中教材里的漫畫比較少,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歷史著作和雜志,如《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中學政史地》等都有一些漫畫圖片或利用各種網絡搜集漫畫史料,要選擇、積累與中學歷史教學內容密切聯系、畫面清晰高的、對學生自己身心發展有益的漫畫史料,并且引導學生對搜集的漫畫按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分類。
2. 要辨別漫畫史料的真偽并正確解讀——不能誤讀
漫畫畫面雖然簡單,但蘊含的信息豐富,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全面仔細觀察漫畫史料所反映出來的各種信息,包括漫畫中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和文字等,尤其是注意漫畫中的時間信息、文字信息,它極有可能是辨別本幅漫畫真偽、理解本幅漫畫的關鍵,是提示性的信息。學生可以在充分了解漫畫信息的基礎上根據自己掌握的歷史知識儲備辨別漫畫史料的真偽。
3. 引導學生對漫畫史料的分析由表及里,深入聯想分析——不能淺讀
漫畫都具有一定的幽默性和哲理性,要引導學生注意把各種漫畫的信息組合起來考慮,理清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在仔細觀察漫畫的基礎上,按照漫畫所表達的寓意進行分析聯想,根據教材中與之相關的知識點,細細品味,找出漫畫所揭示的深刻主題和本質問題。例如,漫畫圖1,表層信息是代表新誕生的“歐元”也成長了,旁邊還有老資格“美元”以及略大個的“日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深層信息:歐洲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正在提升,多極化趨勢加強。
4. 尊重解讀的差異性
每幅漫畫無論是從構圖上、色彩的運用上還是表現手法上都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不同的人看到相同的漫畫,也可能產生不同的解釋。我們解讀漫畫的過程中,應該允許差異性的存在,只要他人的解讀是合理科學的,我們就要尊重他人對漫畫材料的解讀。
(二)適當運用漫畫史料創設探究課堂
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突出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更加注重考查歷史思維過程與方法,所以教師一定要轉變傳統的歷史知識觀、教學觀,增強課堂的探究開放性,關注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品質,促進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筆者認為教師可充分運用漫畫史料教學,創設探究課堂。
歷史漫畫具有幽默性、哲理性和諷刺性的特點,漫畫史料的使用所要達到什么效果都要有一定的預設和目標,不能隨意盲目,不能流于形式主義,不是為了嘩眾取寵,教師可根據高中生年齡段的特點及認知水平,結合教學目的、教學內容重點以及教學活動設計的需要,圍繞漫畫及所學知識設置相應的探究問題,既可以深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也有利于學生在解讀、推理、分析的過程中,增強學生信息提取與判斷、歷史問題之探究、論證等能力。例如,學習必修一岳麓版第10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德意志帝國憲法的通過帶來哪些積極影響?”,筆者圍繞這個問題的探究選取了下面一幅形象而又深刻的漫畫:圖2漫畫:德國“史上最堅固的木桶”,“木條”指德意志各聯邦,“鐵條”指德意志帝國頒布的各項法令,寓意是德意志帝國憲法鞏固了德國的統一。
總之,筆者主要從引導學生正確搜集并解讀漫畫史料以及適當運用漫畫史料創設探究課堂兩個方面展開優化漫畫史料教學、提升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的探討。實踐證明,事半功倍。
四、 漫畫史料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有著特別的意義
(一)易激起興趣,引發共鳴,這是提升學生素養的前提
著名教育家蘇姆林斯基曾說:“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身心都充滿歡樂。”漫畫是一種視覺史料,它以夸張、直觀、形象又具有諷刺幽默性的圖片表現形式刺激學生,把原來抽象的歷史知識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學生在觀察中會主動地接受和選擇漫畫,化呆板為有趣;而且漫畫又具有哲理性,更容易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所以,運用漫畫史料教學,可以營造出輕松愉快、師生共鳴的學習氛圍,讓歷史學習變成一項探索活動、一件快樂的事。
(二)能全面提升學生史料解讀的能力,增強體會史料實證精神
利用漫畫史料進行歷史教學,必然要對漫畫材料進行分析、聯想、推理等,學生在分析理解漫畫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觀察、推理、聯想、概括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大幅提高了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等諸多解讀史料所必備的能力,大大增強學生信息解讀與分析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證意識和思辨能力,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品質。
(三)豐富學生閱讀史料的范圍
將漫畫引入歷史教學,增加了學生了解歷史的途徑,擴大了史料的范圍,以鮮活的歷史信息豐潤對歷史的描述,彌補語言描述與歷史內涵之間的差異,豐富了歷史教學內容。好的歷史漫畫,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史料,它不僅生動活潑、鮮明深刻地弘揚作者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而且也會折射出歷史進程中的時代特征。
五、 結論
總之,優化漫畫史料教學,可以充分發揮漫畫史料的價值,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尤其是通過有效的漫畫史料教學大大有利于培養學生史料辨析能力,提高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海飛.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圖片的開發和應用[D].開封:河南大學,2015.
[2]王佳.中學歷史漫畫材料的有效性教學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3]單秀玲.歷史課堂教學中漫畫的選擇與應用[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
史麗紅,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