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對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中護理干預的價值予以探討。 方法 方便選取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該院行經皮肺穿刺活檢術者96例進行研究,按照隨機圖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予以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對比兩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時間、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對照組(95.8% vs 81.3%),穿刺時間短于對照組[(11.2±1.6)min vs(16.5±1.8)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31,P=0.024;t=15.247,P=0.000);對照組和觀察組護理前心理狀態間一致性明顯,觀察組護理后SAS和SDS評分低于對照組[53.2±0.7)分vs(60.2±2.1)分和(54.5±1.2)分vs(62.1±1.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909、8.314,P<0.05);兩組并發癥的對比(20.8% vs 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95,P<0.05)。 結論? 在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中實施護理干預,可提高穿刺效果,也可緩解負面情緒,減少并發癥的產生,值得在深入探討的基礎上予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 護理干預;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穿刺效果;心理狀態;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1(b)-0128-03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LU Wen-qiao
The fifth Wards of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Shandong Chest Hospital,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Methods Convenient elected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in the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chart method. One-time puncture success rate, puncture time, psychological state before and after care, and complication rate.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one-time punct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5.8% vs? 81.3%), and the puncture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1.2±1.6) min vs (16.5±1.8) min],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031, t=15.247, P<0.05);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 .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53.2±0.7)points vs (60.2±2.1)points] and[ (54.5±1.2) points vs (62.1±1.6) points],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1.909, 8.314, P<0.05);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20.8% vs? 4.2%),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095,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can improve the puncture effect, relieve negative emotion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discussion.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Puncture effect; Psychological state; Complications
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是一種經X線、B超或CT引導,在病變部位刺入細針,對病變細胞或組織予以抽取,通過病理學檢查來對肺部疾病進行診斷的技術[1]。常規檢查方式難以確診肺內周邊型病變,以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代替可使疾病診斷準確性得到明顯提升;對手術不耐的晚期肺癌患者來講,予以藥物化療和放射治療前,可進行經皮肺穿刺活檢來診斷病理類型。該技術操作簡便、診斷價值高,無需借用X線機、“B”型超聲波儀和CT機之外的特殊儀器,可在短時內獲得檢測結果,促進檢查工作效率與水平的提升。盡管該術式屬于微創操作,但仍是侵入性操作的一種,可導致氣胸、咯血等并發癥,影響診斷的可行性和準確性,也不利于后續治療工作的開展[2]。為此,該院對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成效明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實驗研究對象為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96例行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患者,分組方法為隨機圖表法和均分原則,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男26例和女22例,年齡在22~60歲之間,均值(41.8±1.6)歲,病灶直徑8~50 mm,均值(27.2±1.5)mm,穿刺部位:20例左肺穿刺,28例右肺穿刺;觀察組男女各24例,年齡、病灶直徑的范圍依次為20~59歲、10~49 mm,均值為(42.1±1.5)歲、(27.5±1.6)mm,左肺穿刺21例,右肺穿刺27例。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滿足肺周圍占位性病變診斷標準[3];②無經皮肺穿刺活檢禁忌證;③對該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重要臟器功能損傷嚴重,生命體征波動明顯者;②穿刺部位皮膚感染者;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礙者;④精神狀態不佳,依從性和配合度有限者。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式
用常規手段進行對照組的護理,完善術前準備工作,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手術體位,進行手術時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告知患者在穿刺過程中屏氣配合,對穿刺的準確性進行保障,同時注重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觀察;術后觀察有無咯血、氣胸等并發癥產生,對異常情況予以及時有效的處理解決,告知患者絕對臥床休息,24 h內避免劇烈咳嗽和活動,以降低遲發性氣胸和肺出血發生風險,排便時不可過于用力。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應用護理干預,具體措施為。
1.2.1? 知識講解? 護理人員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講解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操作方式,合理運用口頭講解、宣傳手冊發放、音視頻播放和舉辦知識講座等方式幫助患者理解該術式及其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積極主動配合護理人員完成穿刺工作,鼓勵患者主動提問,予以及時準確的解釋說明,幫助患者解疑答惑。
1.2.2? 行為干預? 除病灶大小、位置和穿刺人員操作技巧的熟練程度外,患者在穿刺過程中的配合度同樣是影響穿刺效果的一項重要因素。咳嗽或呼吸的出現,可增加氣胸和出血發生風險。這就需要在患者平靜呼吸的狀態下進行穿刺,確保呼吸頻率在一定的范圍內;若干預后患者呼吸頻率濃度明顯,可遵照醫囑或藥物說明書予以適量鎮靜劑;患者在穿刺針刺入胸膜時應屏氣配合,以免穿刺針出現偏移;可在手術前1 d指導患者反復練習平靜呼吸后屏氣,待患者熟知正確呼吸方式后方可進行穿刺治療,確保患者術中高度配合,在保障穿刺效果的同時,減少異常情況的發生;術后主動詢問患者感受,疼痛難忍者可予以適量止痛藥。
1.2.3? 心理干預? 由于X線或CT檢查難以對患者疾病作出準確診斷,相當一部分患者極易產生焦慮、抑郁、恐慌不安等負面情緒,擔心穿刺操作會產生不適與疼痛感,也對穿刺效果缺乏足夠的信心,配合度和依從性有限。因此護理人員應注重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在此過程中了解心理狀態和情緒變化,對患者不良情緒予以針對性疏導干預,幫助患者理解該術式是安全的,消除患者顧慮,以平靜愉悅的心態與穿刺人員配合,為穿刺術的臨床應用價值提供保證。予以心理護理后狀態不佳者,可遵照醫囑或藥物說明書予以適量鎮痛劑,以提高經皮肺穿刺的可行性。
1.2.4? 并發癥護理? 護理人員在關注穿刺術本身的同時,也要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展予以防范。在手術結束后1 h內,主動詢問患者個人感受,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胸悶、氣促等癥狀表現,對患者穿刺部位呼吸音予以嚴格檢測,一旦有異常情況出現,需迅速告知主治醫師,予以及時有效的處理解決措施。咳嗽癥狀過于明顯者,應予以X線掃描,確定是否存在氣胸,予以針對性處理解決措施。出血同樣是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中較為常見的并發癥,通常是由肺內微血管被穿刺針損傷,使得痰中咯血;空氣栓塞相對少見,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術中保持平穩呼吸,遵循負壓操作原則,與護理人員密切配合,以防此并發癥的出現。
1.3? 觀察指標
1.3.1? 兩組穿刺效果比較? 對比兩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時間。
1.3.2?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對比? 兩組心理狀態以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SDS)為判定依據[4]。分數越高提示患者心態越差。
1.3.3? 兩組安全性對比? 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氣胸、咯血和空氣栓塞等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研究數據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穿刺效果比較
觀察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95.8%(46/48),穿刺時間為(11.2±1.6)min,對照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時間為81.3%(39/48)和(16.5±1.8)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31,P=0.024;t=15.247,P=0.000)。
2.2?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比較
兩組護理前心態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心態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安全性比較結果
觀察組出現并發癥的概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是現階段應用較為普便的疾病診斷方式之一,在肺部疾病的鑒別診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5]。但穿刺工作中對患者護理服務不到位,不但影響穿刺效果,也會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需在保障操作技巧和儀器設備良性運行的前提下對患者進行科學規范的護理干預[6]。
護理干預是一項建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的綜合性護理方式,它以科學規范的護理理論為基礎,以護理診斷結果為指導,將預先設定好的干預措施落到實處的護理服務。制定具體的護理干預措施時,應綜合考慮患者護理研究成果、診斷特點、護患自身能力和患者康復潛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幫助患者在護理治療過程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防范。
知識講解的運用有助于患者熟知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操作方式和臨床應用價值,幫助患者形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在術中以正確的方式配合,同時應及時為患者解疑答惑,促進患者配合度和依從性的提升。該文中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95.8%,穿刺時間為(11.2±1.6)min,與對照組的81.3%和(16.5±1.8)min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護理干預可提高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可行性。學者付玲[7]在研究中發現,觀察組一次穿刺成功率為95.0%,穿刺時間為(10.90±1.59)min,與對照組85.0%和(15.40±2.11)min相比,進一步證實了該觀點。行為干預可使護理在術中選擇科學規范的呼吸方式,為手術開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保證。心理干預是針對患者的負面情緒予以疏導干預,以平靜愉悅的心態代替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念。加強并發癥護理,可通過減少或消除可能導致并發癥的危險因素來對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予以防范和處理,在此基礎上促進手術工作順利開展。該文中觀察組焦慮抑郁情緒和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學者李晶華等[8]人在經皮肺活檢術者實施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26.43±6.93)分vs(30.38±7.95)分和(27.28±6.04)分 vs (31.67±6.55)分,并發癥發生概率低于對照組(5.0% vs 12.0%),與文中結論存在明顯一致性。
綜上所述,在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中實施護理干預,可獲得理想的穿刺效果,也能對患者負面情緒進行指導,在保障手術安全性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值得在深入探討的基礎上展開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猛,符媛媛,熊強.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對438例肺部腫塊的臨床診斷意義[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17,16(1):34-39.
[2]? 耿雷.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并發癥的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15(14):61-62.
[3]? 索洪祥.探討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肺部占位性病變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9):47-49.
[4]? 張嬌, 閆城, 黃芳. Zung氏焦慮抑郁量表測評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的適用性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7,24(8):909-912.
[5]? 羅艷, 楊相梅. 某三甲醫院296例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圍手術期的護理及并發癥的處理[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 2017,42(3):128-130.
[6]? 劉仁水,鄭大偉,唐小麗,等.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對無反應肺炎的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17,22(10):1919-1920,1923.
[7]? 付玲,李少朕,陳塵,等.護理干預在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9, 28(1):95-97.
[8]? 李晶華,張譯文.護理干預對行CT引導下經皮肺活檢診斷術患者不良情緒及準確性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 2019, 17(1):221.
(收稿日期:2019-10-10)
[作者簡介] 盧文巧(1975-),女,山東濟南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呼吸與腫瘤介入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