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蓉
圖案的節奏與韻律是圖案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圖案變化統一規律與條理反復原理相結合,使圖案的視覺藝術形象 (不管抽象形態還是具象形態 )在空間中的存在形式和設計要素具有強烈的秩序運動變化;圖案中的節奏和韻律是空間形象的連動變化構成。
節奏、韻律是音樂藝術塑造音樂形象的主要表現手段。節奏、韻律存在于音響連動之中,韻響連動是節奏、韻律存在的條件和形式,也就是音響在時間里的長短、高低、停頓和連動變化的機械組合,在歌唱和演奏中可以體現出的效果。圖案是一種視覺藝術。形象是圖案的基本要素,無論它是具象形還是抽象形,都必須是可以看得見的形象,都必須是占有空間 (二次元空間或三次元空間)。圖案的節奏、韻律是通過可視形象的大小比例、疏密間隔、高低長短、虛實間隙、色彩搭配等的反復排列來實現的。刻意安排形象的反復及其要素的變化,能引起強弱往返遲緩急促的視覺感受。節奏、韻律在圖案中的運用,能充分體現秩序美,讓圖案的設計效果富于連動性,優美而別致。
節奏與韻律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
節奏與韻律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不能孤立
存在的。節奏是韻律的基礎;韻律是靠節奏的內容與個性來體現的,它是節奏的升華過程。沒有節奏,那么韻律就不值一談了。平常講的節奏多數是指變化起伏的節拍。韻律呢 ?多數是指變化起伏的規律,這較多地體現在感知上,帶有思想感情性,是一種主觀意識的追求。韻律的體現是靠節奏反復出現,并且要以形態和形態組織規律的秩序變化來體現。當然有了節奏也不一定會產生韻律,比如鐘表的“的噠”聲就能產生節奏,如果用大小不同的矩形來等距離排列,(以一個單元為例 )表現鐘表的“的噠”節奏圖案是:○■○■○■,它體現的是“的噠、的噠、的噠。”的節拍,讀起來只是聲調的高低節拍,體現不出什么韻律感。如果將這簡單的鐘表節拍圖案改成這樣圖○■,○■○,■○■,○■。聲音表達是“的噠、的噠的、噠的噠、的噠”。讀起來自然就體現出了一種和諧、風趣有韻味的感受,這就是韻律在節奏變化中的體現,只要有了節奏的變化,就能體現一定的韻律感。由此看出,節奏是比較理性的,而韻律較多賦予感性,這種感性是在理性的基礎上產生的。
同形反復和條理反復是構成圖案的節奏韻律的基礎
圖案的節奏與韻律,是通過形象及其諸要素的條理反復來實現的。條理反復既體現著圖案的整齊美,又體現著圖案的秩序美。條理就是有秩序,不雜亂。也是將復雜紛紜的形象和幾何構成中的各種形象要素,經過精心設計,組織成有秩序的基本單元,也包含基本單元在反復中的秩序性。基本單元的反復配置是條理反復的特征。
同形反復的主要形式有簡單反復與有變化的反復。簡單反復是相同單位或同基本形單位之間的重復變化,重復移動形成簡單的同形反復 (同形間隔反復 );這種簡單的同形反復能體現出節奏美的整齊美。同形反復在生活中更多的應用于工業制品的構件中,比如汽車的散熱器,履帶式表帶的結構組件就是利用同形反復的顯著特點,讓每個單件在簡潔而精確的重復中,呈現單純的整齊美和節奏美。同形反復在印染設計及民間藝術中運用得比較多。
有變化的重復是在簡單反復的基礎上對其它要素如大小、方向、間隔、色彩等有秩序和有規律的變化,既完全相同或近似圖形按照一定的順序和規律的反復出現在畫面,體現較強的圖案節奏和韻律。這是通過對鐵樹自然生長規律的觀察和對其特征的了解,運用相似的四邊形由大變小,由小變大,由長變短,由短變長,黑白相間,產生空間形象,引起強弱、遲緩急促的視覺感受,顯示鐵樹旺盛的生命力。通過這一空間形象引導人們的視線在畫面上和時間上有秩序的運動,產生強烈的優美的節奏,舒暢的韻律味,讓人獲得精神的享受。運用線、點、面的復雜變化,反映強烈的節奏感,體現種高亢雄壯的搖滾樂一樣的韻律味。范明三在《形式因素的視覺效應》中這樣寫到:“同形反復在人們視覺上的刺激形成知覺記憶 ,會造成節奏性美感。”通過同形反復變化”以求得韻律節奏美的視覺生理和審美心理的依據……實際就是視覺記憶造成時間知覺和空間知覺在心理上引起的特定興奮。”他的論述體現出同形反復與條理反復是節奏韻律形成的基礎條件。
圖案設計中節奏與韻律經常用基本點形、線形、面形,色彩和基本形構成一個單元在重復有序的精心設計中產生。圖案藝術作為高度概括現實世界并充分體現人們美感認識的美術學科,要特別講究節奏美、韻律美。因此我們通過對圖案中的節奏與韻律的認識和了解,就能在設計中靈活應用在創作中運用圖案形態語言,運用點、線、面 (形 )、色的巧妙搭配,設計出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節奏韻律,寄托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的,以求達到人們的審美要求的圖案。
(泰州市第二中學附屬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