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培科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不期而至,疫情迅速蔓延,于是寒假延長,開學延期。教育部下達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工作要求,既是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種挑戰,也給學校課程開發提供了新的機遇。學校開發宅家學習課程,以課程引領教師、家長、學生形成合力,促進學生在抗“疫”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是特殊時期賦予我們的特殊使命。
學生宅家學習,因地點、時間、學習方式的不同,教情學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校必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科制宜、因人制宜”,積極開發利用多邊教育資源,合理組織宅家學習方式。成都市大邑縣南街小學在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論指導下,秉承“致力于生命的健康成長”理念,以“健體、健心、健學、健行”為目標,構建“宅家樂學”課程,以生活為課堂,創新線上教學方式,努力實現“五育”并舉,全面發展。
“宅家樂學”課程創新設計
“宅家樂學”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一個中心,五個抓手”。“一個中心”就是以學生生命健康成長為中心,“五個抓手”就是通過五育課程菜單,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德育課程呵護心靈。學校和班級建立 QQ、微信等多種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講座和主題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面對疫情,上好抗“疫”人生課。如宅家學習第一天開展的“一堂課、一封信、一種表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由學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上了一堂線上心理課《穿上心理防護衣》,每一位班主任給孩子們寫一封信,引導孩子們用合適的方式表達情緒,正確處理疫情期間的不良情緒。
智育課程益智啟思。文化類學科結合學生宅家學習生活實際,設計符合學生年段特點的學科拓展課程,重在益智啟思。比如數學通過“1+M”課程內容,以思維拓展的 1為中心,綜合實踐活動 M為路徑:透過繪本看數學、故事引領潤數學、數學文化養數學、操作學具享數學、挑戰游戲探數學以及爭做“老師”講數學課程,讓孩子們徜徉在奇妙的數學世界,盡享數學之美。
體育課程健體抗疫。結合宅家學習特點,學校提供了體育鍛煉菜單“單人跳繩、登山步、波比跳、南小踢踏舞、廣播體操七彩陽光、南小防疫健康韻律操”,并將練習強度要求細化到每一個學段。每天鍛煉一小時,40分鐘大課間必修項目有:眼保健操、一分鐘跳繩、登山步練習。
美育課程頤養情趣。每天一個小時的音樂時空、紙藝空間、藝美工坊、書法篆刻等網絡選修課,圍繞“繪童畫,抗‘疫情”主題,分年段開展“新冠防疫童畫”“新冠防疫手抄報”“新冠防疫科普繪畫”“新冠防疫海報設計”等小項目活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讓學生宅家也能感受美、體驗美、創造美。
勞動課程強心健力。基于將勞心與勞力緊密結合的原則,具體到每周的居家生活安排,學校為每個年段的學生制定了勞動任務包,從“抗擊疫情、自我管理、家務勞動、居家勞作”等方面制定了系列勞動內容。比如:“抗擊疫情我能行”系列,要求學生學會七步洗手法和科學佩戴口罩的方法,學會自我防護。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庭的事情大家做”。
“宅家樂學”時間巧妙安排
合理的作息時間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根據五育課程內容,學校為學生制定了《宅家樂學作息時間表》,幫助學生合理規劃時間,更好地實現宅家樂學。特殊情況的家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個人專屬作息時間。
作息時間安排服務于全面育人的目標。一是堅持“育人為主,健康第一”原則,合理安排每天一小時的鍛煉時間,早晚兩次眼保健操時間。二是符合學生年段特點,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時間,保證早中晚孩子與家人共同生活、游戲的時間。三是學習內容和形式盡量豐富多樣。一天中,既有文化課在線學習的統一指導和輔導,又有網絡選修課讓孩子選擇學習,也有一個小時的自習時間由孩子自主安排,還有至少一小時的宅家閱讀時光。
“宅家樂學”實施三邊互動
宅家學習,由于時間、空間的變化,老師、學生、家長在抗“疫”課堂上的角色也發生了改變,只有三邊互動形成合理,才能更好地實現宅家樂學。
首先教師是主導。每一位教師都參與到學科課程的設計中,并結合班級實際進行具體的落實。課程計劃確定后,教師根據學生宅家學習的條件,提供學習的資源。比如:聆聽的歌曲音樂,音樂小故事、微課的錄制等,想法設法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學會學習。同時,建立恰當溝通方式,保證家長、教師與學生及時交流。
其次學生是主體。宅家樂學課程,主要是教師在線推送學習課程,學生根據課程任務及教師提供的學習方法,開展自主學習。學生是宅家樂學的強有力主體。
最后家長是助教。家庭是宅家學習的第一課堂,家長就是學生的第一教師,既擔負著督促、溝通、輔導等職責,又擔負著學生與教師溝通的橋梁。家長工作時間、學歷等情況差異,導致助教的效果不同。為了更好地發揮家長助教功能,學校通過“給家長寫信”的方式,真誠地跟家長交流,給予家長家庭教育發放的引導和心理輔導。公開學校信箱、電話,每天電話隨訪,廣泛聽取家長意見或建議,調整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
當教師、學生、家長三者都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么課程的實施自然就落地了。
“宅家樂學”教育積極評價
為了促進學生和家長積極參與,保證“宅家樂學課程”的有效實施,學校對“宅家樂學”的情況進行積極評價。
一是評價項目兼顧集體與個人。“最美”集體系列,包含“最美”班級、“最美”家庭評比。健育娃娃個人系列,包含書韻健育娃、啟智健育娃、朗讀健育娃、科創健育娃、智繪健育娃、運動健育娃、韻美健育娃和勤勞健育娃。
二是評價標準注重激發全體。各學科結合課程學習內容,制定“認真就能達到”的評價標準。比如:書韻健育娃的評價標準,每天能完成班級“閱讀與表達”晉級書目的閱讀、經典篇目的誦讀等晉級內容,每周能完成老師推送的“閱讀與表達晉級任務”。二者能做到的孩子即可獲得。
三是評價實施做到及時反饋。“宅家樂學”評選每兩周開展一次,在線升旗儀式上通過紅榜的形式表揚。宅家課程學習結束后,組織“宅家樂學”學習成果展評活動,對學生宅家學習期間的各類優秀作品(作業、視頻、音頻)進行展示,并對特別優秀的個人及集體在全校現場升旗儀式進行表彰。
生活即教育,處處可育人。雖然身處抗疫的特殊時期,但我們相信,只要秉承教育的初心,用心進行籌劃與設計,那么,孩子們“宅家”也能“樂學”。
(成都市大邑縣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