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理論化思維”與九十年代女性文學論爭

2020-05-14 13:46:38肖慶國
當代文壇 2020年3期

摘要:1995年至1997年學界圍繞著林白《一個人的戰爭》發生過一場頗具規模的論爭,眾多名流卷入其中。論爭的余波一直延續到2000年前后,以共識而宣告終結:林白的身體寫作是女性主義的構成部分。然而,林白小說中的女性主義溯源于男性評論家的引導,與在時代熱點中的技術性生存策略,以及憑借身體寫作迎合市場化需求,實際她對女性文學相關理論始終處于無知狀態。而在評論家的引導前,林白小說中充斥著濃厚的男權中心意識。林白的女性主義構成了男權中心意識的環節,其女性主義及論爭中評論家們所操持的種種激進理論都淪為歷史反諷。這場論爭始末的考察與意義重釋,無論是對于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思潮的再討論,還是對于當下西方理論“強制闡釋”風氣的指正,都具有警示意義。

關鍵詞:理論化思維;女性文學論爭;林白;《一個人的戰爭》;文學思潮

引??言

1990年代的林白,在演繹中國新時期女性主義文學發生和流變的多幕劇中,扮演著一個舉足輕重的主角。迄今為止,學界認為最具有中國女性主義思想史意義與轟動效應的是林白的身體寫作。身體寫作在她這里不只是一種女性欲望的自我暴露,一種女性的身體修辭,更是一種反抗男權的卓有成效的實踐。其要義是內含的“以血代墨”和形制的“視點散漫”。就具體的文學實踐而言,林白的文學行為在思想史意義方面的建樹要超出純粹的審美功能。林白在“女性主義”這一時代話題的表達上實現了女權與身體寫作的協同,使之成為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最具代表性的先導。

然而,從1995年到1997年圍繞著林白的身體寫作曾發生過一場頗具規模的論爭,但是這場論爭的真實相貌至今仍然模糊不清。先后卷入這場論爭的著名作家和學者有林白、王小波、徐坤、陳思和、陳曉明、王春林、張頤武、蔣原倫、艾曉明、李潔非等。起因是丁來先批評林白的隱秘欲望話語是壞書、準黃色小說,認為女性隱秘欲望話語并不能上升到“女性意識的覺醒”這一理論高度。之后,林白本人和學界眾多主流評論家以女性文學相關理論對丁文進行措辭強烈的反批評,諸如女性主義、身體寫作與身體修辭學。面對種種激進理論的反批評,丁來先聲稱始終堅持自己的“簡單純樸之理”。因這場論爭中丁來先觀念在當時時代語境中的傳統面貌和表達得極端、偏執,與評論家們所操持理論的先進性,以及論爭雙方存在顯著的力量懸殊,后者以不容置疑的“與時俱進”姿態勝出。隨之,這場論爭被歷史的迷霧所塵封,似乎沒有再繼續探討的必要。

可是,通過考察林白小說中女性主義的發生和流變,筆者發現其溯源于評論家陳曉明的引導,與女性文學熱潮中林白的技術性生存策略,以及林白憑借身體寫作迎合市場化需求。事實上,林白和評論家對于女性文學相關理論均存在誤讀狀態。而在評論家的引導之前,林白小說中充斥著濃厚的男權中心意識。也就是說,林白內在男權中心意識的“舊瓶”,在女性文學熱潮中裝了女性主義的“新酒”,其女性主義淪為歷史反諷。①筆者試圖在此研究發現的基礎之上,深入考察和還原這場論爭的發端、演進和余波,及其所置身的復雜的歷史語境,從而對其做出意義重釋。

那么,從學理性上來說,丁來先與林白、評論家們論爭的焦點是什么?論爭參與者各持怎樣的立場、理據和觀點?這場論爭對中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的再討論,以及對當下文學批評生態,究竟有哪些啟發和警示意義?以上是本文試圖討論的一些問題。

一??論爭的發端與演進

林白《一個人的戰爭》的發表,引來了丁來先發表于《中華讀書報》1995年12月20日的批評文章《女性文學及其他》。丁來先以自己在戴錦華講座《九十年代女性文學的新情境》上的提問為引子展開論述。戴錦華甚為推崇《一個人的戰爭》,譽其為1990年代女性文學的真正體現,代表了1990年代女性意識的覺醒。對此,丁來先向戴錦華提出疑問:“假設你有一個女兒(我不知道她是否有孩子),已滿十八周歲,你是否愿意讓她看林白的《一個人的戰爭》?”②然而,戴錦華做出的回答竟是:“不愿意”③。他緊接著從自然或社會完滿性的角度提出自己對于女性文學的看法:甭管什么女性主義,女人的歡樂必須是跟男人攜手并進的結果。這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女性必須謹守孝道和留在家里,而是從人的天性上來說。此外,丁文認為女性隱秘欲望的表達并不能上升到女性意識覺醒的高度:“這種有些聳人聽聞的追逐快感之舉根本談不上什么女性意識的體現。”④并對女性意識的覺醒提出了見解:“因此女性意識的覺醒體現在:意識到自身養育的天職及其重要性;真誠的愛與同情心;柔和寧靜(或和諧的力量細膩多樣的優美感覺);樸素謙恭等。”⑤不過在學理性之外,丁文對《一個人的戰爭》的批評存在過于情緒化的偏執和極端,比如“‘癮君子吸毒上了癮”“壞書”與“準黃色”等。

丁文隨之招致學術界和創作界的反批評。1996年1月10日,徐坤在《中華讀書報》發表《因為沉默太久》。她首先認為丁文中的“愛心論”與女性文學不是互為因果的概念,愛心對于男性和女性都同樣重要。其次,徐坤認為女性性別更是一種后天的社會性,而不是先天的性格特質。女性意識和女性文學就是為了喚醒女性性別意識的覺醒,以及表達自我的話語權。⑥第三,徐坤對于丁文中所擔憂的性愛書寫引起的道德責任,認為女性文學和性文學并不能被簡單地等同。

1996年1月24日,《中華讀書報》發表署名“一點”的《艱難的面對》,對丁文中的三個觀點進行反批評:其一,何為黃色小說?該文認為《一個人的戰爭》所表現的只是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女性在成長中艱難地面對自己的身體與心靈,而不是準黃色。其二,何為女性優美本能?女性優美本能與愛心論其實是同一個意思,一點認為它們都是男性社會強加在女性身上的特征。其三,何為女性意識的覺醒?它肯定了林白在《一個人的戰爭》中獨立地真誠地面對女性自我,所以實現了女性意識的覺醒,并確認了《一個人的戰爭》在1990年代女性文學中的歷史地位:“這部作品是九十年代女性文學的真正體現。”⑦

1996年2月7日,丁來先在《中華讀書報》發表《我相信簡單純樸之理》,正面回應了徐坤的《因為沉默太久》。丁文首先肯定了女性爭取權利的合理性,但覺得女權的爭取應該有一定的限度,不應像《一個人的戰爭》所表現出來的極端的性別對立:“所以女性爭取各種權利的歷史是合理的……不過總要有個限度吧,總不能爭取到甚至連性行為也要撇開男人而存在吧?”⑧同時,丁來先用簡單純樸之理對徐坤的邊緣話語和中心話語等理論術語表達了反感和拒斥。最值得注意的是,丁來先認可女性隱秘欲望的表達,肯定它們擔任女性反省自身存在的職能,但是否定其被上升到女性意識覺醒的高度:“談不上什么女性意識的‘真正體現。”⑨

1996年2月28日,王小波在《中華讀書報》發表《藝術與關懷弱勢群體》對丁來先進行嚴厲的批評。他認為丁來先對林白小說中性愛書寫的批評是為了照顧小孩子:“因為該文作者的文藝觀乃是以小孩子為準繩,可以反駁他(或者她)的謬見。”⑩其主要觀點是崇尚藝術的價值不必是關懷弱勢群體,反而應是冒犯強勢群體:“不應以關懷弱勢群體為主旨。”11“而且應當去冒犯強勢群體。”12

1996年3月20日,林白在《中華讀書報》發表《忍俊不禁》,主要針對丁文中的簡單淳樸之理和準黃色小說進行反批評。她將“簡單純樸之理”理解為:“女人的性行為不能‘撇開男人,或者叫做不能‘撇開男人作‘一個人的戰爭,‘必須是與男人攜手并進。”13不過,林白的反批評更多的是情緒性的,并未在學理性上做出探討:“除了佩服丁先生的勇氣之外,我實在沒有別的話好說。”14對于“準黃色小說”的反批評方式同樣如此:“這豈不等于說不‘撇開男人‘而與男人攜手并進的就不是‘準黃色小說(是純黃色還是非黃色了?)”15。“不過批評家這時卻也就翹起了尾巴,露出了他的屁眼。”16

1996年5月1日,丁來先在《中華讀書報》發表《海倫與麥當娜》,矛頭直接對準了作家,對她的女性文學給予嚴厲的批評。它首先直面女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會受到種種限制,從而難以達成美國詩人愛倫·坡《致海倫》中所期待的“有一種看到故鄉——親切感”的理想女性,于是肯定藝術家應在藝術中承擔起塑造的任務,以美好永恒的理念提高我們的生活。緊接著矛頭一轉,它措辭強烈地批評了其時的女性文學作家:“還自認為‘覺醒‘現代(或‘后現代),久而久之甚至覺得自己成了名貴稀奇的孔雀。的確讓人忍俊不禁。”17并且警示,女性應緊扣衣裙,女性的覺醒應包含著某些混沌。盡管此文沒有指名道姓提及作家和作品,但從林白的《忍俊不禁》中的“忍俊不禁”“孔雀的屁股眼”到《海倫與麥當娜》中的“孔雀”“忍俊不禁”,我們不難看出《海倫與麥當娜》顯然是對《忍俊不禁》的回應。

二??論爭的余波與影響

這場關于林白《一個人的戰爭》與女性文學的學術論爭持續半年左右,雙方在《中華讀書報》上你來我往。徐坤和一點還是能實事求是地跟丁來先進行女性文學、女性意識等學術方面的討論,但王小波和林白似乎不再探討關于《一個人的戰爭》中流露出的相關問題,而是表現出過多的情緒化,比如王小波:“要在北大提問,修養總該大體上能過得去才好。”18盡管后來丁來先不再著文繼續討論女性文學及其相關問題,《中華讀書報》上也未再出現雙方的相關批評文章,但這場論爭顯然并未就此打住。

1995年,《南方周末》的“芳草地”副刊刊出兩篇反批評文章,林白的《詞語:以血代墨》和陳思和的《從林白的一封信談起》。林白以女性寫作和女性主義等西方文藝理論為理據,為自己的創作辯護:“以血代墨被認為是女性寫作最重要的特質,最早由美國女性主義詩人里安所提出。”19陳思和表達了自己對于林白《一個人的戰爭》中女性隱秘欲望書寫的看法:它并未有誨淫誨盜的不健康內容,不過是一部關于女孩心理成長的小說,且林白表達得相當細膩優雅和唯美。不過,陳思和坦誠當時它還未讀過丁來先的批評文章。

1996年9月13日,《中國圖書商報》特輯五則《一個人的戰爭》的書評,以“‘隧道景觀”為總題在“書話圓桌”上發表,“‘隧道景觀”開篇便表明了目的:為深陷論爭中的林白正名。王春林認為“我”以女性生存體驗為基點,完成了對人類存在的思索,所以《一個人的戰爭》是以私語的方式在追問存在。張頤武將《一個人的戰爭》的身體寫作上升到“詩化”的高度,并認為其極具反叛意味,既反叛以往的經典和主流話語,又反叛其時的流行趣味。陳曉明從林白的私人化寫作里,肯定她返回到女性內心深處的努力,包括以自慰的方式敞開多元性的女性自我。蔣原倫注意到《一個人的戰爭》無意于敘述宏大的時代景觀,而是聚焦于主人公內心復雜的世界。唐云通過林白小說中的鏡子意象,認為鏡子意象表達了林白對男權中心意識的反叛:“林白對鏡子不同尋常的關注與描寫又讓人看到一個女性拒絕這種藝術化(拒絕欣賞)的行為。”20

《中國青年研究》1996年第5期刊出艾曉明的《關于〈一個人的戰爭〉及其爭論》,該文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對丁來先的批評具有反批評的意義;另一方面對這場論爭具有總結性的意義。艾曉明對丁來先的反批評的義理,一是肯定了林白的私人化寫作經驗;二是運用女性主義相關理論為林白的身體寫作進行扶正。

1997年3月,林白在《林白文集2》后記里回憶了丁來先批評文章對她的深重影響。深陷論爭中的林白小說多次受到出版社的拒絕,這使她不得不主動刪改文本中的女性欲望化書寫。

《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第5期刊出李潔非的《“她們”的小說》。它將徐坤的反批評文章《因為沉默太久》肯定為女性主義作家的宣言:“實際上它還是一篇宣言。”21《“她們”的小說》主要是運用女性主義相關理論為林白的欲望化書寫扶正,正如其對丁來先準黃色小說和壞書的批評:“此等有情緒失控的言辭正好說明了女性主義寫作達到了它想要達到的目的——令男性中心話語感到恐慌。”22同時,它將南帆的《軀體修辭學:肖像與性》23義理追溯到與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中的埃萊娜·西蘇和安·羅莎琳德·瓊斯,為林白的身體寫作正名。

1999年,徐坤的《雙調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寫作》回顧了這場論爭和自己當年在這場論爭中的《因為沉默太久》。《雙調夜行船》與《因為沉默太久》一樣,都是以女性主義理論為林白的欲望化書寫正名:“林白以及林白的《一個人的戰爭》已經成為一個典型的有意義的女性作家的女性主義文本。”24

21世紀以來,林白會提起這場對其影響深重的論爭,但她表達的更多是反感。即使她偶有提供學理性依據,也不會超出女性主義理論。《玻璃蟲》提及了這場論爭與論爭在1990年代對自己造成的影響與創傷。1996年,林白遭受了下崗和論爭的雙重打擊,她提起這場論爭對其1990年代造成的心理創傷,而且著重強調了徐坤《雙調夜行船——90年代的女性寫作》對她的支持。25

2004年,林白在訪談中對這場論爭仍印象深刻:“當時社會也沒有現在這么開放,就招來許多謾罵:壞書、準黃色小說、黃色小說!到1995年底的時候,《中華讀書報》發了一篇文章……女性主義理論大量涌入,于是很多人慢慢認可了這部作品,變成中國女性主義文學的代表作。”26但值得注意的是,她同時表達了對“女性主義”的反感和拒斥,這與其在1990年代以女性主義為自己的女性欲望化書寫辯護之間產生了明顯的矛盾。這里的不無尖銳對立的矛盾,向我們昭示出的是:文學批評家們和林白在這場論爭中表現出的“理論化思維”,雖然在當時以近乎前衛、與時俱進、毫無疑問和毋庸置疑的強勢姿態勝出,但是這場論爭中的女性主義與林白小說的關系問題顯然比我們基于現象或想象做出的簡單判斷更為復雜。

三??論爭對林白創作的影響

為了細查這場論爭對林白創作的影響,我們必須先厘清林白小說與女性主義之間的復雜關系。筆者曾著文考察過林白小說中女性主義的發生與流變,其主要溯源于三個方面:一是來源于陳曉明帶有“強制闡釋”性質的評論文章的引導;二是來源于對1990年代女性主義文學潮流的呼應;三是來源于商業化市場面前的互動姿態。27

對林白小說中女性主義的發生和流變,筆者嘗試著做簡要的梳理。首先,林白《回廊之椅》和《瓶中之水》與陳曉明《欲望如水:性別的神話——林白小說論略》(以下簡稱《欲望》)同刊于《鐘山》雜志1993年第4期。在《欲望》帶有“強制闡釋”意味的理論引導下,林白急迫地轉向女性主義寫作,而此前其作品中充斥男權中心意識。具有典型性的是,林白在小說中反復聲稱:“我從不參與物價的討論,因為他從不談。”28“女人就是女人,女人的事業就是死死地抓住一個男人”29。由于對女性主義理論的陌生,林白只能選擇用女性主義概念自我標簽化。其次,林白在《一個人的戰爭》中表達了自己對于即將到來的在北京舉行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的迎合心態:“女書商出于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對×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的時機把握,再次說服我投身于一次婦女問題的紀實文學”30。第三,陳曉明在討論林白轉向女性主義時,就已經考慮到了閱讀市場的期待。他在1990年代的三篇評論文章中均提到此意:一篇是初刊于《中華讀書報》1994年8月17日的《被拖著走的文學》:“某些情節的描寫成了進入閱讀市場的必要標簽”31。另一篇是初刊于《作家》1994年第12期的《徹底的傾訴:在生活的盡頭——評林白<一個人的戰爭>及<青苔與火車的敘事>》:“甚至精心策劃一些欲望化的觀賞場景”32。還有一篇是初刊于《花城》1995年第1期的《超越情感:欲望化的敘事法則——九十年代文學流向之一》:“那個‘隱含的作者——他的觀賞目的,實際支配和推動了故事的情節及其發展。”33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1993年陳曉明理論對她創作的影響下,林白進行了女性的欲望化敘事,并且林白在《超越情感:欲望化的敘事法則——九十年代文學流向之一》中被敘述。

若撇開論爭雙方的情緒性表達,單純地從學理性上來說的話,這場論爭主要是圍繞著丁來先在批評文章中所提出的一個問題在爭執:林白小說中的女性隱秘欲望敘事,尤其是女性的性心理的暴露,究竟是否能上升到女性主義與女性意識覺醒的高度?

在1990年代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熱時期,作家和評論家們在“理論化思維”的慣性之下,將林白的女性隱秘欲望敘事幾乎不證自明地上升到女性主義與女性意識覺醒的高度。但是,從學理性上來說,林白筆下的女性欲望化敘事的確不能與女性主義和女性意識的覺醒相等同。首先,林白是在陳曉明的帶有“強制闡釋”性質的評論文章引導之下轉向女性主義,其女性主義后來又在陳曉明一系列的評論文章的閱讀期待下亦步亦趨地發生流變。其次,我們發覺林白對“女性意識的覺醒”根本不理解,以至于讓人啼笑皆非。當《欲望》期待林白小說中的女性意識覺醒后,林白緊接著在初刊于《花城》1993年第5期的《飄散》中做了“對話”:“這個發現使她把自己弄得好看了一些,人們說:啊,邸紅你現在顯年輕了。于是,邸紅的女性意識得到了徹底的覺醒。”34第三,林白的女性主義暴露出的更多是作家的文學功利心,而與女性意識覺醒等形而上的精神追求相去甚遠。比如,作家和評論家之間的話語合謀與互相成就,以及作家通過女性隱秘欲望敘事以面向商業化市場,其中的市場化傾向便不言自明。

其實,論爭中并沒有學者深入討論過究竟何謂女性主義?何謂“女性意識的覺醒”?這里的“女性”指的是女作家林白,還是女主人公多米?如果由此延展開,像男作家鬼子小說中的主人公“我”常常是女孩,那么“我”的隱秘性心理是女性意識,還是男性意識?“女性欲望化敘事”中的“女性”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也同樣沒有引起學者的討論。從相關評論來看,“女性意識的覺醒”在當時大體上是被理解為“女作家的女性意識的覺醒”,如“一點”的看法:“女性意識的覺醒表現在‘女人,首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別的。”35所以,“一點”認為《一個人的戰爭》中女性性心理描寫是真實的:“是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女人。”36這顯然是學者的臆想,因為林白曾表達了文本的虛構性:“語言有時是現實的回音,有時不是。”37也就是說,論爭中的學者一方面在“理論化思維”下利用女性主義理論為林白正名,另一方面他們又對女性主義理論理解得粗陋。所以,不能將女性性心理敘事不證自明地與女性主義和女性意識的覺醒相等同,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何《玻璃蟲》再版時林白將曾經自詡為女性主義和女性意識覺醒的性愛書寫進行大量的刪減。

這場論爭在1990年代對林白造成了極大的創傷,誠如她在《玻璃蟲》中對這場論爭的影響的指認。之后,林白便試圖掙脫女性主義文學的圈限,在陳思和“民間”理論的影響下,嘗試民間敘事。陳思和也關注到了林白創作上的變化和突破:“由于作家的變化是在她有了真正關注民間的立場才發生的”38。

作為1990年代唯一一場女性文學論爭,這個熱點事件既有益處也有不足。它一方面促進了學界對女性主義的關注和思考,另一方面也像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其它的論爭一樣,學者并沒有能在論爭過程中深入探討問題,而只是觸及了問題的現象層面,并最終讓位于情緒性的爭執。但是,恰恰是這場論爭所暴露出的諸多問題,使對它的發掘和闡釋具有重要的學術史意義。

注釋:

①27參閱肖慶國:《女性寫作與民間敘事——從林白與學界的“對話”關系考察其小說創作的形態變遷》,《東吳學術》2019年第5期。

②③④⑤丁來先:《女性文學及其他》,《中華讀書報》1995年12月20日。

⑥參閱徐坤:《因為沉默太久》,《中華讀書報》1996年1月10日。

⑦3536一點:《艱難的面對》,《中華讀書報》1996年1月24日。

⑧⑨丁來先:《我相信簡單純樸之理》,《中華讀書報》1996年2月7日。

⑩111218王小波:《藝術與關懷弱勢群體》,《中華讀書報》1996年2月28日。

13141516林白:《忍俊不禁》,《中華讀書報》1996年3月20日。

17丁來先:《海倫與麥當娜》,《中華讀書報》1996年5月1日。

19林白:《詞語:以血代墨》,《南方周末》編:《無緣無故的恨》,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1年版,第4頁。

20王春林,張頤武,陳曉明等:《“隧道”景觀》,《中國圖書商報》1996年9月13日。

2122李潔非:《“她們”的小說》,《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第5期,第77、79頁。

23南帆:《軀體修辭學:肖像與性》,《文藝爭鳴》1996年第4期。

24徐坤:《雙調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寫作》,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頁。

25林白:《玻璃蟲》,《大家》2000年第1期,第196頁。

26張愛敬:《林白<一個人的戰爭>對性的隱秘經驗曾引爭議》,《北京青年周刊》2004年4月16日。

28林白:《玫瑰過道》,《漓江》1992年第3期。

29林白:《青苔與火車的敘事》,《作家》1994年第4期。

30林白:《枝繁葉茂的女人》,《青年文學》1994年第11期。

31陳曉明:《被拖著走的文學》,《中華讀書報》1994年8月17日。

32陳曉明:《徹底的傾訴:在生活的盡頭——評林白<一個人的戰爭>及<青苔與火車的敘事>》,《作家》1994年第12期。

33陳曉明:《超越情感:欲望化的敘事法則——九十年代文學流向之一》,《花城》1995年第1期。

34林白:《飄散》,《花城》1993年第5期。

37林白:《置身于語言之中》,《作家報》1995年12月9日。

38陳思和:《愿微光照耀她心中的黑夜——讀林白的兩篇小說》,《上海文學》2004年6期。

(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

責任編輯:劉小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永久天堂网Av|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四虎亚洲精品|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3344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亚洲天堂久久久|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波多野结衣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一区二区偷拍美女撒尿视频|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毛片网站|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欧美在线国产|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成人精品亚洲|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自拍偷拍一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免费在线一区|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高清码无在线看|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在线欧美a| 四虎成人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性欧美精品xxxx| 久久黄色小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日本免费精品|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任我操在线视频| 亚洲美女操| 久久精品电影|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婷婷伊人五月|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另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