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先

【摘 要】目的 :探討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急診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把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來我院急診診治的78例急診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針對性護理模式。通過對比兩組觀察對象的預后效果效果及護理滿意度,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急診腦卒中患者治療的價值。結果 : 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患者的住院時間遠低于對照組,住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7.5%)也遠低于對照組(26.3%),滿意度(90.4%)遠遠高于對照組(70.4%)。 結論 :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急診腦卒中患者護理中有著良好的效果,可以在臨床護理在工作中積極推廣。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腦卒中;價值分析;回顧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2
腦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每年全國約有幾百萬的新發(fā)病例,其具有發(fā)病率高、住院時間長、進展快、致殘率高、致死率高等特點[1]。急診科作為腦卒中的首診科室,肩負著快速診斷、迅速早期治療、預防后期并發(fā)癥的責任,如何盡力挽救腦卒中患者的生命、降低致殘率、改善患者的預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盡可能恢復自主能力或回歸社會能力,一直是臨床上追求的目標[2]。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來我院急診診治的78例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資料,來觀察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急診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用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來我院急診診治的78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模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0例,年齡分布在45~68歲,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齡57.13±7.12歲。對照組38例 , 男22例,女16例,年齡分布在46~69歲,平均年齡56.74±6.45歲。兩組在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病例標準①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制定的腦卒中診斷標準[3];②全程在本院實施診治的患者;③本院作為首診醫(yī)院的患者;④已經簽署本院的科學研究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病例標準①非第一次因腦卒中住院的患者;②伴有全身系統(tǒng)疾病或精神疾病的患者;③伴有心理疾病的患者。
1.4 研究方法
根據(jù)患者及家屬意愿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針對性干預護理模式,具體如下: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①患者急診入院進行必要的病情評估、急救及輔助檢查,明確診斷;②給予患者必要的用藥指導,和常規(guī)的健康宣教;③監(jiān)測生命體征,給予患者及家屬日常生活指導。觀察組患者在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針對性干預護理模式:①開通腦卒中患者綠色通道。在接診到疑似腦卒中患者時,立即做好搶救物品、預留搶救人員,接觸到患者后立即搶救;②快速病情診斷。患者入院10分鐘內完成病情評估,包括患者呼吸、脈搏、神志、精神、肢體活動情況,同時護理人員建立靜脈通道,遵醫(yī)囑取血快速送檢,給予心電監(jiān)護、吸氧,必要時氣管插管,走綠色通道在20分鐘內完成CT或磁共振、心電圖、生化、凝血等必要檢查,做好護理記錄;③快速對癥治療。遵醫(yī)囑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率、呼吸、瞳孔大小等,觀察對光反射等神經反射,患者采取頭高腳低位,持續(xù)吸氧,降低血壓,出血性腦卒中患者佩戴冰帽,收縮腦血管,減少腦出血,聯(lián)系神經內科指導治療[3];缺血性腦卒中符合溶栓治療的患者,迅速啟動溶栓治療綠色通道[4];④環(huán)境、心理干預。脫離生命危險的患者,給予安排環(huán)境安靜、空氣清新的病房,根據(jù)患者心理狀況、文化背景安排心理醫(yī)生進行輔導,消除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⑤康復治療干預。對于偏癱患者,從遠端到近端、由輕到重、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按摩患肢,促進血液循環(huán),每日2次,每次30分鐘,積極促進患肢康復[5]。
1.5 觀察指標及判斷標準
1.5.1 觀察患者住院時間(從入院時間到出院時間)、住院并發(fā)癥(壓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等情況;
1.5.2 采用我科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護理結束后,患者或家屬填寫滿意度調查問卷,根據(jù)滿意度調查問卷的得分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其中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shù)+滿意人數(shù))/總人數(shù)×100%。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資料整理分析后錄入SPSS20.0軟件中,其中以率的形式表示的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算χ2及P值,計量資料經過正態(tài)性檢驗后,采用t檢驗,計算t值及P值。設定檢驗標準為α<0. 05,代表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患者住院時間,住院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滿意度等如下表
3討論
隨著人們對腦卒中認識的不斷提高,針對性的護理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其不僅促進住院人員的病情恢復及改善預后,還能能帶給住院人員良好的就醫(yī)體驗,緩解醫(yī)護矛盾。本研究中,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患者的住院時間遠低于對照組,住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7.5%)也遠低于對照組(26.3%),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說明針對性護理干預有著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急診腦卒中患者護理中有著良好的效果,可以在臨床護理在工作中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劉瑩.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急診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5):134.
田竟,張楊,張敬如,史云霞,臧舒婷.循證支持下針對性護理在急診腦卒中患者臨床護理中的價值[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9,30(05):627-628.
紀美琴.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急診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9):58+60.
羅梨芳,劉琪希,吳愛花.針對性護理對2型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的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3):162-163.
劉雪芳,張紅梅,苗鳳茹.神經內科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作用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08):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