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新燕,臧穎卓,陳英華,趙春玲,王亞偉
(河北省清河縣人民醫院,河北 清河)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冠心病的發生率也逐年上升,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出現狹窄、動脈硬化等情況時,心肌出現缺氧、缺血而引發心臟病[1]。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較多,臨床上為提高冠心病診斷準確性,可以采取實驗室檢測。本文探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 二聚體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診斷價值。
選取老年冠心病患者46 例為觀察組,其中男22 例,女24例,年齡60-82 歲,平均年齡(70.2±3.6)歲;健康老年人46 例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21 例,女25 例,年齡60-85 歲,平均年齡(69.8±4.5),分別進行Hcy 和D-二聚體的檢測。兩組患者在年齡、發病原因等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1)觀察組經檢查明確為冠心病,對照組受檢者經體檢未發現任何異常;(2)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半年內均未服用影響Hcy 的藥物,如葉酸類藥物、維生素B 族、卡馬西平、苯妥英鈉等藥物;(2)既往肝腎功能不全者;(3)既往有惡性腫瘤或系統性疾病或嚴重感染者;(4)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檢查者。
患者晨起空腹抽取靜脈血3mL,以3000r/min 離心處理,靜置后取上層血清,采用熒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和乳膠增強免疫比濁方法測定血清Hcy 和D-二聚體水平。
對以上各組患者所有數據進行分類和整理,采取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 表示,采用t 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F 檢驗;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雙側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Hcy 和D- 二聚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Hcy 和D-二聚體水平比較

表2 兩組Hcy 和D-二聚體水平比較
組別 例數 Hcy D-二聚體觀察組 46 20.2±3.6 321±49對照組 46 13.4±2.8 134±50
近年來,老年冠心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其主要發病因素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得血管腔變窄或者被堵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壞死[2]。冠心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可利用多種相關指標進行早期輔助診斷。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Hcy 的含量增高會造成動脈硬化,從而導致冠心病動脈粥樣病變[3]。Hcy 的表達水平主要與脫甲基反應、蛋氨酸循環有關,當機體內Hcy 水平增高后,可能會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冠脈病變加重,心肌缺血反應會隨之加重[4]。其可能的作用機制有:損傷血管內皮,激活炎癥反應,促進血栓形成。Hcy 增高可作為冠心病發生發展的獨立危險因素,其與加重冠脈病變的程度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 Hcy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血漿中 Hcy 水平的升高對老年冠心病的發生有重要的作用,對Hcy 進行檢測,可輔助早期診斷老年冠心病。
D-二聚體是最簡單的纖維蛋白降解產物,D-二聚體水平升高說明體內存在高凝狀態和繼發性的纖維蛋白溶解亢進,主要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Hcy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了D-二聚體可作為老年冠心病診斷有效指標,早期預測。
綜上所述,Hcy 和D-二聚體水平的升高與冠心病密切相關,臨床上通過檢測Hcy 和D-二聚體水平,可以作為冠心病的輔助診斷,效果顯著,可作為有效依據,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