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平
涉外旅游行業對人才的要求多為口語能力好、旅游知識豐富,能夠有效促進我國旅游行業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在培養涉外旅游行業專業人才時,應當努力提高其口語能力,使其在帶領團隊出國旅游時或接待國外游客時能更好地安排行程,滿足涉外旅游團隊交流需求。另外,相關培訓教師還應當重視行業的發展及實際需求,使自身的教學方式滿足新時代背景下社會環境對人才的需要,使自身教學過程更有實效性與創新性,不斷提高該行業人才質量,促進涉外旅游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根據筆者的了解,我國涉外旅游市場需求極為旺盛,潛力巨大,在整個國際競爭中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入境旅游與出境旅游是涉外旅游的兩個途徑,在入境旅游中,我國具有的競爭優勢,便是擁有我國港、澳、臺地區及大陸市場四個不同類型的市場環境,這一特色和優勢將會永久性的成為我國旅游行業的相關優勢。從我國旅游行業接待人數收入及增速情況進行分析,除2003年非典事件及2008年金融危機事件之外,其余大部分年份,我國旅游增速均在10%以上,旅游行業始終處于需求端旺盛的狀態。以2015年為例,我國旅游行業共接待人數已達到41.3億人次,其中,出境旅游人數達到1.2億人次。

圖1
根據各地區情況來看,我國入境旅游行業客流量呈持續增長狀態,如2018年2月,重慶市共接待入境旅游游客9.88萬人,同上年相比增長12.27%;黃山市共接待入境游客26.22萬人,同2017年相比增長11.7%;廣西省共接待入境游客33.32萬人,同2017年相比增長11.6%;江蘇省共接待入境旅游游客23.16萬人,同2017年相比增長8.3%;昆明市接待入境旅游游客總數為6.33萬人,同2017年相比增長3.94%,僅有浙江省及海南省兩個省份2月入境游人數同2017年相比呈下降趨勢。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由此可知,我國旅游行業發展前景較為巨大,國內市場及國外市場均具有相對競爭優勢。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也是涉外旅游行業人員口語培訓中必不可少的培訓語言之一,除各類小語種外,大部分涉外旅游行業工作人員都需要掌握英語口語,以便于更好地服務于旅游人群。旅游英語口語是涉外旅游專業人群培訓的主要課程之一,該課程不但能夠使接受培訓的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英語知識,還能使其掌握更多與旅游當地景點特色相關的英文詞匯,使其能夠了解當地英語表達的特殊方式,了解歐美文化與當地的景區特色,便于為旅游消費者提供高質量服務。該課程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及應對問題的能力,便于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具有顯著的知識性與實踐性。涉外旅游專業學生在就職時多半會選擇旅游服務接待、旅游服務管理等工作,與國外游客或帶領國內游客外出旅游時交流的機會較多,因此,只有掌握正確的發音語調、高超的交際能力、充足的詞匯量以及準確的句型表達,才能使其更好地了解外國友人所表達的意思,準確的給國內旅游消費者翻譯外語。但我國大部分設置涉外旅游專業的院校為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基礎能力普遍較差,大部分人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沒有準確的目標性且缺乏積極性,沒有足夠的興趣作為學習的支撐,英語發音不準確、語法知識欠缺、詞匯量積累不足,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學生自身基礎問題而延緩教學進度,嚴重影響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效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學習自信心。
實用性是職業院校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顯著特點,與普通高等學校存在一定差別,因此,職業院校涉外旅游專業英語教師,不但要掌握充分的英語知識及英語交流教學能力,還需要了解與旅游專業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目前,各個高職院校中的旅游英語專業教師多半是英語專業或旅游專業畢業的,英語專業的教師在英語表達與應用方面沒有太大的技術障礙,但是對旅游英語知識了解較少;而旅游專業的教師,對于旅游知識積累較充足、表達豐富,但在英語口語方面缺乏專業性指導,部分教師還存在英語口語發音不準確等情況,嚴重影響學生旅游英語的學習,導致教學效果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根據筆者所了解的涉外旅游專業英語教學特點及教學方式可知,教師在進行旅游英語教學過程中,常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相關的視頻資源、圖片資源,并結合英語口語資料引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能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迅速形成良好的英語口語能力,使學生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旅游英語交流時應當具備的專業素質,以便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但在大部分高職院校中,教師對多媒體技術應用范圍挖掘不夠深入,導致教師可使用的教學軟件數量較少,網絡資源價值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嚴重影響涉外旅游英語課程的開展。
第一,教師應當改變傳統英語口語教學時單調的交流方式,重視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交際情境,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到口語交流活動中。以筆者為例,在進行教學時,筆者會引導學生根據自身能力與其他同學組成小組,一般情況下,一個小組內人選應在五人左右,筆者會引導學生自行設置劇本,安排角色,排演與旅游相關的英語小話劇。在進行小話劇排演過程中,學生們會互相交流、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筆者也會在一旁給予一定指導,及時從學生交流中得到反饋信息并給予一定的引導,有效緩解學生在英語口語練習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壓力,充分激發學生的英語口語興趣。
第二,在提升學生口語能力時,教師需要將聽與說兩方面教學進行有效結合。涉外旅游專業培養的是一線應用型專業人才,他們是中國游客出國旅游有效溝通與交流的橋梁,也是外國游客到國內旅游后接觸的第一批中國人,因此,他們的語言能力將會直接影響國內旅游人群在國外的交流溝通,也會影響外國友人對國內人群的認知程度。一個口語能力較差或聽力能力較差的涉外旅游工作人員將會無法滿足溝通交流的實際需求,由此可知,聽力與口語能力同樣重要。但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更多重視學生口語能力的培訓,而忽視了學生聽力能力的培訓。所以,教師應當結合聽力與口語兩方面進行教學,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實際能力。
第三,除上課使用的小短劇練習之外,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表演比賽,在排練之后各個小組之間直接進行短劇PK,內容表達更為完整流利的同學可以得到一些小小的獎品。這些獎品雖然不能為學生帶來生活條件或學習條件上的改善,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學生積極進行良性競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能在小組內更好發揮自身能力,克服原本英語表達過程中存在的畏懼心理,還能有效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
第四,涉外旅游專業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之所以不敢隨意開口的原因,是因為其詞匯量存儲較小,不了解基本句型與慣用語法,哪怕部分學生有勇氣同其他人交流,過于狹窄的語言覆蓋面積也會讓其不知該如何開口。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口語訓練時,應當為其設置一定的主題,使其能夠在表達前搜集所需資料,更好的組織對話完成交流與表達,有利于引導學生積累更多英語詞匯,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思維模式,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第一,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多元化教學方式的作用,為學生帶來更高質量的英語教學。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日常教學中常常用到,因此,在開展涉外旅游專業英語教學時,教師也應當積極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為學生展示涉外旅游英語中所涵蓋的文化內容、旅游景點,使學生能夠結合音頻資料、視頻資料、音像資料等,更深入地掌握英語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其積累更多口語素材,克服心理障礙,積極投入到英語口語交流之中。
第二,教師應當積極發揮網絡資源的作用。信息全球化使全球信息能夠實效性的進行分享與應用,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挖掘網絡資源中包含的價值,為學生帶來更豐富的課堂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掌握更多旅游英語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知識更新速度。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從網上搜索相關資源庫,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交流能力。
第三,除旅游英語教學外,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積極了解各個國家的文化、民俗、民族、歷史等內容,使其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文化涵養。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較大差異,若無法理解當地文化內涵,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因為文化差異而導致溝通失敗。尤其是涉外旅游專業中,工作人員常需要面對較多的外國友人,涉及到的國家數量眾多,因此,若不能了解當地文化特色,在交流過程中極有可能會冒犯到對方的禁忌。只有積極引導學生重視各個國家的文化內涵,才能更好的為國內游客及國外游客提供相應服務。
職業性是高職院校涉外旅游專業培養人才的主要方向,應用型人才是其培養的主要目標。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不但需要具備專業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還需要擁有專業旅游教師的綜合素質。在建設師資隊伍過程中,應當為英語教師提供旅游專業化途徑,使其在學習專業英語知識的過程中,掌握相關旅游專業課程,使英語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能更生動準確的設計課堂內容。學校也可以安排英語老師去相關合作旅游社或景點進行掛職訓練,不但能有效提高英語老師旅游專業知識,還能使其積累足夠從業經驗,為學生帶來更高質量的旅游英語教學。對于旅游專業教師,應當使其英語能力得到一定培訓。學校可為專業旅游教師提供進修英語機會,安排其去國外學習或到外語系聽課,使其綜合素質不斷提升,為涉外旅游專業教學帶來更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及我國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成為人民群眾消遣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我國也迎來大批入境旅游人群。大部分人群外語口語能力較差,一旦外出旅游,則需要聘請專業導游陪同游玩,以便于更好地體驗國外風土人情,感受旅游的放松與愉悅,因此,涉外旅游行業人員的口語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后續的服務質量。部分涉外旅游行業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無法滿足工作實際需求,導致其與客戶發生矛盾、出現沖突,甚至會造成客戶與工作人員之間發生暴力行為。因此,有效提高涉外旅游行業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是更好服務人民群眾提高行業工作質量的有效途徑。由此可知,在培訓相關學員時,應當重視良好學習氛圍的創設;調動學生外語口語學習積極性,改革教師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效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為涉外旅游行業輸送更多高質量人才,使其充分滿足行業需求,服務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