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晶 劉丹
摘? ?要:文章以高校“C程序設計”課程為例,結合課程特點以及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移動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靈活地將移動學習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課堂交流的結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同時,教師也可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關鍵詞:移動學習;“翻轉課堂”;程序設計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創新,在各種教學資源的共享下,移動學習也成為一種主流。如何有效利用移動終端技術來提升河南工學院的信息化水平,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河南工學院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目前,“翻轉課堂”和移動學習等理念作為新型學習教學模式不斷涌出,顛覆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1]。因此,本文以新工科課程為研究背景,嘗試把翻轉課堂與移動學習技術結合起來,研究基于移動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
1? ? 移動學習與翻轉課堂
1.1? 移動學習
移動學習(Moboile Learning,ML)是指在某種移動設備的協助下,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適用于互聯網時代,是“互聯網+教育”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學習行為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移動學習是數字化學習的擴展[2],與一般的學習方式是有區別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學習者不用局限于電腦桌前,借助于移動終端可以自由地、隨時隨地地進行不同方式的學習,不僅學習環境是可以移動的,而且教師、學生、技術研究人員都是可以移動的[3]。
1.2? 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Flipping Classroom)是在互聯網時代下發展起來的,將學習的主動權轉移給學生,是一種實現了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4],有效調整了課內外時間,將自主學習利用到最大化,教師通過線上教學平臺,采用視頻教學手段,在課前給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學生可以利用移動設備進行自主學習,并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教師,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溝通,解決問題。
2? ? “C程序設計”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C程序設計”是一門計算機專業編程的重要理論基礎課,也是高校各專業的必修技術基礎課,在各個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C程序設計”課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理念和編程思維與邏輯思維能力,只有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才能為后續的相關課程打下基礎。
“C程序設計”課一般都是在大學一年級學習,學生們第一次接觸到編程,就感覺編程特別難。再加上“C程序設計”課一直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模式,理論課+上機課,相對其他課程來說比較枯燥、乏味,尤其是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很難掌握。雖然是一門程序理論基礎課,但對實操要求也很高,想要學好編程,就必須多練習,提高動手能力。傳統的理論課都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能及時把理論應用于實踐,再加上好多學生沒有筆記本電腦,只能等到上機課的時候再練習,這時對于理論課的知識就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周而復始,問題堆積得越來越多,動手能力越來越差,學生會越來越失去對這門課的興趣。提高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利用移動設備,隨時隨地的引導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是提高“C程序設計”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
3? ? 基于移動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依據翻轉課堂的理論,把教學過程分為課前線上預習、課中線下實踐交流、課后線上鞏固3個環節。要想將三者緊密結合起來,移動學習工具的選取是關鍵,在使用方便的同時,也不能增加學生的負擔。結合河南工學院的實際情況,筆者選用了“學習通”線上教學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平臺發布線上學習資料,課上課下同學們都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手機、平板電腦)在學習通教學平臺上進行自主學習。充分利用手機APP(C/C++編輯器APP),以幫助學生在沒有電腦、沒有網絡的環境下都可以進行編程的學習,同時,也實現了在理論課學習時可及時進行實際編程練習。移動學習不僅可以讓同學們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同時也解決了理論跟不上實踐的問題。
3.1? 課前線上預習環節
教師通過學習通平臺組建自己的課程,在該平臺上發布學習公告,以及學習視頻、PPT、測試題等學習資料,提前一周告知學生,學生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學習通APP就可以查看與本課程相關的內容,對下節課要講的知識進行預習,對理論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結合C/C++編輯器APP可隨時隨地進行編程練習,遇到問題也可方便截圖上傳到平臺中將問題反饋給老師。
3.2? 課中線下實踐交流環節
學生在課前已經預習了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有了一定的基礎,教師依據學生在學習通平臺上預習情況的數據可有選擇、有重點地對知識點進行講解梳理,加強學生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再通過學習通平臺發布測試、討論題目,組織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在練習討論的過程中結合移動端的C++編輯器APP,以實現沒有機房、沒有電腦也可以進行編程。教師結合理論知識,在課堂上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編程練習,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可隨時指導學生解決在實踐編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在教室可通過移動終端(手機)提交測試或討論的結果,教師將測試結果的數據投屏到大屏幕上,共學生分享交流。通過大屏上的分享,可以觀測到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典型問題,教師對此進行講解,不僅加深了學生們的印象,也可提醒其他同學,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
3.3? 課后線上鞏固環節
教師在學習通平臺上發布作業,學生可通過平臺完成作業,作業完成情況的數據也保存在平臺當中,教師根據數據結果可以判斷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效果,了解學生們在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各個知識點掌握的情況,并將結果反饋給學生,讓學生及時知道自己的誤區和盲區,再次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學習。平臺上的學習資料可以被無限制地重復觀看,同學們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查漏補缺。
4? ? 基于移動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應用效果分析
(1)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興趣。課前通過在平臺上發布短視頻,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習視頻控制在10 min左右,多采用動畫的方式,時間短、內容精更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時間,自由、合理安排學習計劃。有了移動設備的支持,學生不再受教室和學習工具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進行學習。
(3)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通過線上平臺和移動端APP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學習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利用信息化來輔助教學,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4)有利于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線上平臺和移動端教學工具,學生的學習軌跡都記錄在云端,將這些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處理,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現出來,供教師參考,及時修改教學設計,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5)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在線上線下學習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可及時通過平臺或移動端設備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也可留言,給害羞、不好意思詢問老師的同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方式。
5? ? 結語
基于移動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選用合適的線上教學平臺,讓學生進行線上自主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結合手機移動端APP,充分利用移動端的優勢,讓編程不再受學習工具和環境的限制,改變學生對編程的認識。將移動學習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尤其是在計算機專業教學當中,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于洋,梁化強.基于移動學習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44):191-192.
[2]柳春鋒.高校課堂大學生使用移動終端學習的優勢與保障研究[J].才智,2019(11):55-57.
[3]王馨晨,黨建寧.基于微信的翻轉課堂教學平臺設計與創新策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44-46.
[4]李成恩.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探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5.
Application of “fl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mobile learning in “C Programming” course
Xu Jingjing, Liu Dan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 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C Programming”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fl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mobile learning,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this kind of teaching model break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runs mobile learning throughout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flexibly, students can learn anytime and anywhere.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offline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improves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s can als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adjust teaching programs in time, and conduct targeted teaching.
Key words:mobile learning; flipping classroom; program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