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萍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地區航天系統職工膽囊結石的患病情況及相關的影響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12月體檢的14143例航天系統在職職工的體檢資料,根據彩超的結果分為膽囊結石組和對照組。兩組均化驗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膽固醇(HDL-C)、低密度膽固醇(LDL-C)、血尿酸(SUA),測量體重指數(BMI),對兩組的各項指標進行比較。結果:共檢出膽囊結石2058例,患病率為14.55%。單因素分析顯示膽囊結石組的平均年齡、男/女性別比、BMI、FPG、TG、TC、LDL-C均高于對照組,HDL-C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BMI、LDL-C為膽囊結石的危險因素(P<0.05)。結論:北京地區航天系統在職職工膽囊結石的患病率較高,年齡、BMI、LDL-C為患病的危險因素,要積極預防其中可控的危險因素。
【關鍵詞】航天系統職工;膽囊結石;影響因素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allstones in aerospace staff in Beijing
GUO Liping
Aerospace Center Hospital,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gallstones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aerospace staff in Beijing. Methods: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data of 14143 aerospace system employee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allston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Results: 2058 cases of gallstones were detected, the prevalence was 14.55%.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age, male / female ratio, BMI, FPG, TG, TC, LDL-C of the gallston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HDL-C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multi 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BMI, LDL-C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gallstone (P<0.05).Conclusion: Age, BMI and LDL-C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gallstone, which should be prevented actively.
[Key words]?Aerospace staff; Gallstone; influencing factors
【中圖分類號】
R249?【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117-01
膽囊結石為臨床的常見疾病,是慢性膽囊炎發生的主要原因,文獻報道90% ~ 95% 的慢性膽囊炎由膽囊結石導致[1],甚至還可能發生急性膽道感染、膽囊癌變等嚴重并發癥。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膽固醇結石已經成為膽囊結石的主要類型,其發生機制是膽汁中膽固醇和膽汁酸比例失調導致膽固醇超飽和而形成結晶。膽囊結石的發生與很多因素相關,如肥胖、妊娠、糖尿病、高脂血癥、種族、地區等[2-4],例如:我國西北地區發病率較高,與當地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5]。由于近年外賣、快餐等新興餐飲服務行業的興起與日益壯大,人們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也隨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高油脂的食物攝入增加,尤其以中青年上班族這一群體所受影響最大。因此,本研究將航天系統在職作為研究對象,對膽囊結石的患病情況及相關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為職業人群膽囊結石的防治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年1月~12月體檢的航天系統在職職工14143人,年齡18~59歲(35.10±9.58歲),男性9749人,女性4394人。排除標準:(1)已行膽囊切除術(2)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3)惡性腫瘤患者(4)懷孕。
1.2?方法
禁食8-12小時后于次日清晨行肝膽超聲檢查,根據超聲是否有膽囊結石分為膽囊結石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空腹靜脈采血檢測血液生化指標(FPG、TG、TC、HDL-C、LDL-C、SUA),空腹測量體重、身高,計算BMI=體重(kg)/身高(m)2。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膽囊結石發生的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一般情況
膽囊結石組2058人,年齡40.43±9.99歲,男性1457人,女性601人;對照組12085人,年齡35.48±9.06歲,男性8292人,女性3793人。膽囊結石的檢出率為14.55%。
2.2?兩組各項指標的比較
膽囊結石組的年齡、男/女比例、BMI、FPG、TG、TC、LDL-C均高于對照組,HDL-C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SUA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膽囊結石相關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將是否患有膽囊結石作為因變量,選擇表1中兩組均值比較有差異的變量,包括年齡、性別、BMI、FPG、TG、TC、LDL-C、HDL-C作為自變量進行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BMI和LDL-C是膽囊結石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其他指標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據文獻報道我國膽囊結石的患病率大約為3.29%~14.85%[6],本研究統計顯示北京地區航天系統在職職工膽囊結石的患病率為14.55%,已處于上限水平,而且本研究對象還排除了理論上患病率更高的老年人,提示本研究對象人群膽囊結石的患病率可能會高于其他研究的同年齡段人群。因此,要重點分析導致這一人群膽囊結石高患病率的相關危險因素。
膽囊結石的形成與多種因素相關,年齡是其中重要而不可控的因素,研究者們普遍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胃腸激素胰多肽逐漸分泌增多,膽囊收縮功能受到抑制,從而影響膽汁排空而誘發膽囊結石。本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膽囊結石的患病率逐漸增高,與其他研究者的結果相一致。除了年齡之外,性別也是影響膽囊結石患病率的生物學因素,一般認為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女性膽囊結石的患病率要高于男性,但本研究的未得出相同的結論,分析原因應該是在職的男性員工較女性社會應酬更多,脂類攝入過多,飲酒過量等因素有關。
較多的研究表明肥胖是膽囊結石的發病原因之一,認為隨著BMI的增加膽囊結石的形成率、生長速度、癥狀發生的概率也將增加。本研究也顯示BMI的增長是膽囊結石的獨立危險因素,而且膽囊結石組的平均BMI(24.6048±3.51776)達到了超重的水平,與相關研究的結果相符合[7]。因此預防膽囊結石應該從保持正常體重開始,超重和肥胖的人群要積極減重。
脂質代謝異常是膽囊結石較為肯定的危險因素,膽汁中脂類濃度與血脂濃度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膽囊結石組的TC、TG 及 LDL-C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而HDL-C水平低于對照組,和沈安紅[8]的研究結果相符。而進一步進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表明LDL-C是膽囊結石的獨立危險因素,與王芃等的研究的結果一致[9],LDL-C 是轉運肝臟內源性膽固醇到全身組織細胞的主要載體,與膽囊結石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目前對于糖尿病及FBG升高是否是膽囊結石的危險因素存在不同的研究結論[10,11],本組單因素分析結果表明,膽囊結石組的血清FPG水平高于對照組,但進一步回歸分析顯示FPG不是膽囊結石的危險因素,與張靜等的研究結果一致[11]。各研究的結論相悖,可能與研究所入選的研究人群、地區不同等因素有關,還需進一步分析。
綜上所述,膽囊結石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年齡、BMI和LDL均為膽囊結石的危險因素,而且職業人群膽囊結石的患病率較高。因此,應加強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改善生活方式,減少膽固醇類食物的攝入,適量增加身體活動,保持正常體重,預防膽囊結石的發生及相關并發癥的出現。
參考文獻:
[1]?Rakesh BH,Rajendra GC.A prospective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50 cases of chronic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in the local population[J].JEMDS,2013,2(35):6706-6716.
[2]?李前春,鐘立明. 血脂與膽囊結石的相關性分析[J].安徽醫藥,2015, 19(5): 937-938.
[3]?孫曉敏,徐萍,馬志紅,等.上海松江地區膽囊良性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30901例[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1, 19(27): 2881-2885.
[4]?劉江偉,呂復君,呂輝琴, 等.新疆地區維吾爾族、漢族和哈薩克族三個民族膽囊結石的流行病學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3, 7(21): 9542-9548.
[5]?陳經緯. 膽囊結石發病原因與臨床治療進展[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8,5 (17):184-185.
[6]?Sha-sha Shen,Jiao-jiao Gong,et al. Promotional effec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on Gallstone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Turk J Gastroenterol, 2017; 28(1): 31-39.
[7]?趙衛云,張慧敏,劉靜,等.膽囊結石相關危險因素的探討[J].臨床內科雜志,2015,32(9):545 -548.
[8]?王芃、張林波、黃萍,等. 常規體檢者膽囊結石的檢出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廣西醫學,2018,40(14):1595-1598.
[9]?沈安紅. 膽囊結石患者血脂水平檢測分析[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20): 2552 -2554.
[10]?劉清,金俊哲,呂洪洋,等. 膽囊結石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6,23 (12) :1492-1495.
[11]?張靜,劉靜, 陳丹,等. 新疆地區體檢人群膽囊結石與代謝綜合征及其組分相關性分析[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6, 30(9):89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