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國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牙周生物型對牙冠延長術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自2018年9月—2019年9月采取的牙冠延長術治療的牙齒30顆,分別在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之后對患者進行隨訪,按照不同牙周生物型將患者的牙齒分為薄扇型、中間型和厚平型三個類型,觀察不同牙周生物型對牙冠延長術治療效果的影響。結果:術后一個月、3個月、6個月以及12個月后的牙冠延長術均對牙周各項指標產生了影響。術后3個月牙周生物型對牙周各項指標也產生了影響,薄扇型牙周BI為:0.80±0.042,PLI為:0.70±0.053,PD為:(2.74±0.49)mm。厚平型牙周BI為:0.81±0.055,PLI為:0.71±0.062,PD為:(2.78±0.27)mm,中間型牙周BI為:0.80±0.067,PLI為:0.70±0.097,PD為:(2.75±0.24)mm。結論:對于薄扇型的患牙,在實施牙冠延長術的時候要適當減少骨量,對于厚平型的患牙沒在實施牙冠延長術的時候應出去牙齦組織和骨組織的量,不同牙周生物型對牙冠延長術治療效果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關鍵詞】不同牙周生物型;牙冠延長術;治療效果;影響
【中圖分類號】R78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150-01
牙冠延長術是牙科臨床中一種常見的手術,牙冠延長術的手術目的是采用手術的方式使一定量的牙槽骨得到有效的祛除,從而使更多的健康牙體暴露在外面,不僅提高了牙齒的整體美觀性,還能夠為牙齒的進一步修復和矯正提供方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口腔健康越來越重視,保證口腔健康是提高飲食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持美觀的重要因素。牙齒的美觀是現代人們追求的越來越多的,因為牙齒的形狀可以很大程度的決定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因此牙齒整形廣泛的流行起來,在追求牙齒健康的同時最大程度的保證牙齒的美觀性,是當前人們對牙科診療的更高需求。本文以不同牙周生物型對牙冠延長術的治療效果展開詳細的論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選取的30顆牙齒中,有男性牙齒16顆,女性牙齒14顆,患者的年齡區間為18—60周歲,平均年齡為(36±4.8)周歲,牙齒類型:上中切牙6顆,雙尖牙10顆,第一磨牙14顆。按照牙周生物型將牙齒分為薄扇型、中間型和厚平型,其中薄扇型12顆,中間型8顆,厚平型10顆。患者在術后12個月內的治療依從性良好,本次調查分析都是建立在所有患者都知情且完全同意的基礎上開展的。所有患者的年齡、性別、牙齒狀況等基本資料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手術方法:首先做好對牙周段端及缺口位置的檢查,最大程度的保證術后的齦緣位置盡量與臨牙的位置相協調一致。找到定點位置之后,采用15c的切片開始內斜切口,將切口的范圍控制在向左和向右分別1-2顆的健康牙位置處。內斜切口完成后,牙斷端的位置就會充分的暴露出來,這是采用超聲骨刀開始進行骨切除和骨整形手術,采用這個手術將部分的骨嵴頂祛除掉,保證在牙斷端上方的位置3—4毫米之間,與此同時,確保骨嵴高度與厚度與牙周旁的健康牙齒距離保持一致[1]。術后縫合:首先查看牙瓣的貼合性,要使之處于完全的貼合狀態的時候再開始縫合,先用無菌紗布壓迫患處幾分鐘,然后采用8字縫合方式。術后處理:術后叮囑患者10天拆線,保持口腔衛生,跟蹤隨診患者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12個月后進行復查[2]。
1.3?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術前術后牙周的BI、PLI、PD各項指標,觀察的時間段分別為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術后12個月。觀察術后3個月牙周生物型對牙周指標的影響,觀察的指標為BI、PLI、PD。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本文論述了三種不同的牙周生物型對牙冠延長術的效果產生的影響,牙周生物型分別有薄扇型、厚平型和中間型,針對不同的牙周生物型,在對患牙實施牙周延長術的時候要掌握不同的原則和手術的要點。針對于薄扇型的牙周,牙槽骨相對較薄,因此牙附著齦會顯得比較窄,甚至有些患者缺少牙附著齦,因此要特別注意在牙冠延長術的后期要注意避免炎癥的刺激,因為炎癥的刺激會使這種現象更嚴重[3]。而對于厚平型的牙周生物型,相對于其他類型的牙周有更厚的牙齦,并且牙齦的質地也較堅韌,因此附著引得寬度也足夠,這在牙冠延長術中是十分有利于手術操作的。對于牙周生物型較厚平的牙齒,要采用游離齦較厚并且角化齦較寬的患牙,如果在祛除之后仍出現平整不一和形態不佳的狀態的時候,就要進一步進行修剪,直到長體牙周位置都保持平整為止。對于牙周為薄扇型的牙齒,采用游離齦較薄、角化齦較窄的患牙,并且在手術中要注意力度的把控,避免在修復的過程中撕裂牙齒[4]。
總之,不同的牙周生物型對牙冠延長術的效果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在臨床診療中,要做好對牙周生物型的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手術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樓維維.冠延長術改善寬長比提高前牙美學修復效果的評價[J].心理月刊,2019,14(11):210.
[2]?齊維林.牙冠延長術用于前牙冠修復的牙周指標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09):73-75.
[3]?閆雪丹.不同牙齦生物型對牙冠延長術后的臨床療效研究[D].山西醫科大學,2018.
[4]?李璐.不同牙周生物型對牙冠延長術治療效果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8,29(08):1169-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