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路汗·馬汗 謝增如

【摘要】目的:觀察對腓骨骨折病人分別施予鋼板螺釘、彈性髓內釘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納入我科收治的70例腓骨骨折病人,納入時間為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分作A組(鋼板螺釘,共35例)、B組(彈性髓內釘,共35例),對比2組病人的療效。結果:A組病人骨折愈合的時間是(12.65±2.00)周,較B組的(10.00±0.80)周要長,P<0.05。A組骨折愈合率是91.43%,與B組的97.14%對比無差異,但A組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是17.14%,較B組的5.71%高,P<0.05。結論:腓骨骨折分別采取鋼板螺釘與彈性髓內釘治療,骨折愈合率均比較高,但彈性髓內釘治療后,骨折愈合的時間更短,術后并發癥更少 。
【關鍵詞】腓骨骨折; 彈性髓內釘; 鋼板螺釘; 愈合率;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767.04【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160-01
在眾多骨折類型中,腓骨骨折作為較常見的一種,具有極高的發生率。另外,腓骨的位置較表淺,加之軟組織少,受暴力損傷后發生開放性骨折的幾率會更高,越嚴重影響病人的身心健康[1]。治療腓骨骨折的方法以手術為主,術式不同療效也各不相同,鋼板螺釘手術與彈性髓內釘手術均為常見術式,為比較兩者的療效及價值,文章納入了我科室收入(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治療的70例病人,分組后施予不同手術,現將其獲得的療效總結如下。
1?資料和手術方法
1.1?基礎資料
納入我科室收入(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治療的70例腓骨骨折病人,分作A組(鋼板螺釘,共35例)、B組(彈性髓內釘,共35例)。A性組別比例為:男:女為20例:15例;年齡范圍: 22歲-73歲,平均為(38.55±10.00)歲。B性組別比例為:男:女為19例:16例;年齡范圍: 21歲-70歲,平均為(38.50±10.08)歲。2組入院后一律經CT或者MRI檢查確診,病人或(及)家人知曉同意,病人的依從性高,可主動配合治療,語言能力、理解能力等均正常。剔除有精神疾病的病人、病理性骨折病人、合并血液疾病及傳染性疾病等病人。對比2組的基礎資料后發現無差異,可比,P>0.05。
1.2?手術方法
2組病人均在良好的持續硬膜外麻醉狀態下手術,體位為仰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展開手術。
A組:將病人腓骨骨折的平面作為中心,于外側作一個縱形的切口并逐層切開皮下組織至深筋膜,充分暴露骨折斷端后清除血塊及受損軟組織,在C型臂機的透視下復位骨折,注意不要損傷腓腸神經,滿意后打入鋼板螺釘進行固定,常規清洗后逐層關閉切口,術后常規抗感染處理。
B組:于病人外踝尖部作一個長約1cm的小切口,鈍性分離皮下組織后暴露外踝的尖部,借助開口器開開口后明確進針點,以逆行的方式將2cm-2.5cm的彈性髓內釘插入,復位后插針固定。若病人存在復雜性骨折或者多段骨折時可在骨折的平面做一個長約3cm的切口,復位成功后于骨折斷端將彈性髓內釘送達腓骨近端,借助C型臂機觀察骨折復位情況以及彈性髓內釘的位置情況,滿意后用套筒折彎彈性髓內釘的針尾,稍微保留0.5cm再剪斷,埋向內側皮下后常規止血、沖洗,關閉切口即可,術后常規抗感染處理。
1.3?觀察指標
(1)骨折的愈合率:術后展開X線片檢查,根據骨痂生長的情況來判斷骨折愈合情況;(2)對比骨折愈合的時間;(2)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延遲愈合、切口感染。
1.4?數據分析與處理
數據一律用SPSS21.0這一軟件處理,[%(n)]表示愈合率與并發癥發生率,χ2檢驗組間的差異性;(x±s)表示計數資料, t檢驗, P<0.05時有意義。
2?結果
2.1?比較2組骨折愈合的時間
A組術后骨折愈合的時間是(12.65±2.00)周,較B組的(10.00±0.80)周長,組間有差異,P<0.05。
2.2?比較2組骨折的愈合率與并發癥的發生率
表1提示:2組的愈合率無明顯差異性,P>0.05;但B組并發癥的總發生率較A組低,組間有差異,P<0.05。
3?討論
腓骨骨折作為骨科臨床常見的一種創傷類型,且近年來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可能是由于人體腓骨中上與中下的三分之一處附著較多肌肉,且活動度少稍差,一旦出現該處的肌肉出現強烈收縮活動,則很容易就引起腓骨骨折了,另外,雖然人體中腓骨對脛骨有支撐作用,但是卻無法直接負重,腓骨骨折可能會引發下脛腓分離而出現距骨移位,或者導致踝關節不穩定,使其出現創傷性關節炎,加重病人的創傷[2]。
鋼板螺釘常被用于腓骨骨折手術治療中,可以通過重建鋼板來對骨折部位進行固定,雖能獲得較高的治療效果,但是固定鋼板時可能會增加病人的創傷,可能破壞骨折處的軟組織及血供,從而引起術后感染、骨折愈合不佳或者骨折延遲愈合等并發癥。本次研究中,A組病人骨折愈合的時間是(12.65±2.00)周,較B組的(10.00±0.80)周要長,P<0.05。A組骨折愈合率是91.43%,與B組的97.14%對比無差異,但A組術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是17.14%,較B組的5.71%高,P<0.05。說明腓骨骨折采取鋼板螺釘與彈性髓內釘治療的愈合率均較高,但后者的并發癥少、愈合時間更短。究其因,這是由于彈性髓內釘不會對骨折部位的血運與軟組織造成較大損傷,屬于中央型髓內固定方式,閉合復位時容易穿過骨折端,同時不易出現彎曲,穩定性高,與正常的生物力學相符,可避免旋轉與移位,更利于術后康復與下床鍛煉,所以大大縮短了骨折愈合的時間,并發癥也比較少[3]。
綜上,鋼板螺釘與彈性髓內釘用于腓骨骨折手術中,均可獲得較高的愈合率,但是后者并發癥更少、骨折愈合的時間更短、價值更高。
參考文獻:
[1]?盧遙,何金山,周岳來,陳鵬濤,方永超,梁遠. 彈性髓內釘和鋼板螺釘治療腓骨骨折的臨床對比研究[J]. 實用骨科雜志,2019,25(11):1045-1049.
[2]?許真,徐楠. 髓內釘與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遠端關節外骨折的對比研究[J]. 微創醫學,2018,13(01):89-92.
[3]?祁雷,趙耀,李子煜,姚運峰,許新忠,荊玨華.彈性釘和鋼板治療腓骨骨折療效比較[J]. 現代臨床醫學,2018,44(0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