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寧夏 銀川 750001)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評價是進行生態功能區劃的前提和基礎,目的是針對區域典型生態系統類型,評價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綜合特征,主要是評估其提供服務功能能力及重要性大小,并按照一定的分區原則和指標,反映生態服務功能的區域分異規律[1]。本文基于寧夏生態環境現狀及生態敏感性問題,選取水源涵養、土壤保持、沙漠化控制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四個因子對寧夏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進行評價。通過此評價明確寧夏生態系統類型服務功能重要性等級及空間分布規律的同時,為區域生態補償方案的制定和實施提供理論支撐,也為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分區管理提供依據,對寧夏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單因子評價反應某一因素對某種生態環境問題的作用程度。本文基于GIS軟件首先對寧夏生態環境的水源涵養重要性、土壤保持重要性、沙漠化控制重要性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性進行單因子評價,并得出每個影響因子的重要性空間分布圖。
涵養水源主要表現為截留地下水、增強土壤下滲、抑制蒸發和緩和地表徑流等作用。生態系統水源涵養能力由地表覆蓋層涵水能力和土壤含水能力構成,二者分別取決于植被結構、地表層覆蓋狀況以及土壤理化性質等因素[2]。依據相關領域的研究和2002年國土資源局出臺的《生態功能區劃暫行規程》,寧夏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評價指標及分級標準如表1。
通過上述單因子和多因子評價方法,結合水源涵養重要性評價指標體系,寧夏水源涵養重要性評價結果如圖1。
1.極重要區:主要分布在賀蘭山天然林區以及六盤山南端天然水源涵養林區、六盤山山地河谷人工林區;其次,銀川平原湖泊、河流濕地、青銅峽濕地自然保護區以及同心的羅山、中衛香山的一些天然林區和人工疏林地等,也是寧夏水源涵養的極重要區。
2.重要區:主要分布在賀蘭山北段灌叢草原區、賀蘭山山前洪積平原林草建設區、陶樂東部臺地荒漠草原區以及中部干旱帶的草原和荒漠草原區。
3.中等重要區:主要集中在農田生態系統類型區,北部引黃灌區、衛寧灌區、紅寺堡楊黃灌區、清水河流域的庫井灌區和部分旱作農田區以及鹽池境內的荒漠草原區。
4.較重要區:主要分布在陶樂東部、中衛北部邊緣以及寧東礦區的沙漠地帶,其次,分布在鹽池境內小面積的旱作農田區。
土壤保持重要性評價在考慮土壤侵蝕敏感性的基礎上,根據研究區域內土壤侵蝕狀況對恢復生態系統之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性進行評價[5]。具體評價指標及分級如表2所示。

表2 寧夏土壤保持重要性評價指標及分級
通過寧夏生態系統土壤保持重要性評價,其評價結果。
(1)極重要區:主要分布在賀蘭山天然林區以及六盤山南端天然林區;其次,銀川平原湖泊、河流濕地、青銅峽濕地自然保護區以及同心的羅山、中衛香山的一些天然林區和人工疏林地、西吉縣境內小面積的人工疏林地及水庫、湖泊濕地區。
(2)重要區:主要分布在灌叢草原、草甸草原以及荒漠草原生態系統類型區。
(3)中等重要區:主要分布在農田生態系統類型區,主要包括北部引黃灌溉農業區、衛寧灌區、紅寺堡揚黃灌區、鹽池閉流區旱作農田區以及清水河流域的庫井灌區和河谷平原大面積的旱作農田區。
(4)較重要區:寧夏生態系統水土保持較重要區主要分布在荒漠生態系統類型區,包括陶樂東部荒漠地帶、中衛北部邊緣沙漠區以及靈武中東部土地沙化區。
在評價沙漠化敏感程度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該地區沙漠化所造成的可能生態環境后果與影響范圍,評價該區沙漠化控制作用的重要性。在評價指標與分級標準見下表3。

表3 沙漠化控制重要性評價及分級指標
根據上述分級標準,對寧夏沙漠化控制重要性進行評價分級,分別為極重要地區、中等重要地區、較重要地區和不重要地區,分級結果如下:
1.極重要地區:主要分布在騰格里沙漠接壤的中衛市的北部邊緣地帶、陶樂東部邊緣沙漠地帶。
2.重要地區:主要分布在與毛烏素沙漠接壤的鹽池的大部分地區。其次,紅寺堡區的大面積沙化高度敏感區也是寧夏沙漠化控制重要地區。
3.中等重要地區:主要位于賀蘭山東麓以及與嚴重風沙化區域的周邊地區。北部主要位于賀蘭山與青銅峽灌區的中間地帶,長城沿線以東。中部主要位于牛首山以南、太陽山鎮以西,中寶線以東、大小羅山以北的區域。南部主要位于小羅山以南、云霧山以北,分布在同心東部,海原和固原的北部等區域。
4.較重要地區:主要分布在青銅峽灌區和衛寧灌區,以及南部黃土丘陵區。
5.不重要地區:北部主要分布于賀蘭山山地;南部主要分布位于六盤山山地,西吉縣的月亮山以東,原州區的西南部和隆德縣的中部地區。
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性評價主要是評價不同地區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程度,重點評價生態系統與物種保護的重要性。凡屬優先保護的生態系統與物種保護的熱點生態地區均可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作用的地區[3]。寧夏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性評價基于寧夏自然保護區及其保護物種級別,依據《生態功能區劃暫行規程》,寧夏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性評價指標及分級如表4所示。

表4 寧夏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性評價指標及分級
根據以上評價指標和分級,結合寧夏生態環境敏感性特點,寧夏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性評價結果及分級如下:
1.極重要地區:主要分布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時有國家一、二級保護物種,包括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哈巴湖自然保護區
2.中等重要地區:中等重要地區為青銅峽水庫濕地自然保護區和云霧山草原自然保護區。
3.較重要地區:主要分布在寧夏北部引黃灌區一些規劃擬建的自然保護區。
4.不重要地區:主要分布在無保護物種的寧夏中部干旱帶屬于生境不敏感區。
本文從水源涵養重要性、土壤保持重要性、沙漠化控制重要性及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性四個方面對寧夏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寧夏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分五個等級,即極重要、重要、中等重要、較重要、不重要。此評價為寧夏生態功能區劃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也為寧夏生態補償方案的標準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對寧夏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及經濟發展規劃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