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 阿依吐爾遜·沙木西 帕茹克·吾斯曼江



摘要:以巴里坤縣奎蘇鎮為研究區域,通過實地問卷調查分析了土地流轉合作社的運行情況和農戶參與意愿,結果表明,土地流轉到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參與程度不高,但參與意愿比較高;務農兼經商農戶相較于純農戶,有更大可能性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多數農民還是依賴土地耕種生活,農戶在將土地進行流轉時對自身利益保護意識較強;農戶未參與合作社的原因主要包括對入社程序了解較少以及附近沒有合作社;參與合作社后家庭年收入明顯增高。
關鍵詞:土地流轉合作社;參與意愿;巴里坤縣奎蘇鎮
中圖分類號:F325?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0)03-0185-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03.040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easant household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land circulation cooperatives in Kuisu town of Balikun county
AN Rui,AYITUERXUN·SHAMUXI,PARUKE·WUSIMANJ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
Abstract: Taking Kuisu town in Balikun county as the research area, the operation of the land transfer cooperatives and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participate were analyzed through field surve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of farmers who transfer land to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s not high, but thei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s relatively high. Compared with pure farmers, farming and business farmers have a greater possi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Most farmers still depend on land for farming; and farmers have a strong sense of protection of their own interests when transferring land. The main reasons for farmers not participating in cooperatives include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joining procedures and the lack of cooperatives nearby.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cooperative, the family's annual incom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land circulation cooperativ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Kuisu town of Balikun county
土地流轉制度是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發展和延伸。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保持土地承包關系長久穩定,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這讓億萬農民可以更放心地加大投入土地生產,而土地流轉到合作社旨在促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有序高效流轉,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農民的權益。1884年在歐洲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合作社——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由此,學者們開始了合作社發展的研究[1]。相關研究的熱點是從農戶行為這一微觀主體入手,并且國內外學者對農戶流轉土地和參與合作社有不同觀點。Zhang等[2]研究表示,可以通過優化土地成本分配,實現農村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從而實現大規模土地經營,讓土地利用率發揮極致。Asadollahpour等[3]結合計劃經濟理論,對合作社的農戶行為進行實證分析,得出農戶的行為與合作社的生產之間呈正相關關系。Mcfadden等[4]建立離散選擇模型展開分析,發現戶主的受教育程度與農戶參與合作社意愿呈正向相關。關于土地轉讓的意愿的研究,國內學者主要著手于微觀和宏觀方向。從宏觀角度,徐美銀[5]分析了發達區域與欠發達區域農民土地轉讓的意愿差異,發現發達區域農民更注重土地財產功能,對土地流轉的意愿更強烈;而欠發達區域農民對土地生產功能更重視,土地轉讓意愿相對較弱。高佳等[6]認為,農戶非農收入水平和經營規模差距受外部環境和產權認知的影響。從微觀角度,許多學者認為制約土地流轉意愿的兩個重要成分是農戶家庭基本特征和收入來源類型[7,8]。楊衛忠[9]認為,當農戶在土地流轉過程中獲取土地經營權流轉政策信息成本過高,卻能夠在親戚朋友參與數量中獲取足夠的土地經營權流轉信任度時,農戶具有較高程度的土地流轉意愿。一些學者將研究成果納入農戶參與合作社的決策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中。其中,萬國偉等[10]、蔡榮等[11]認為,影響農戶參與合作社意愿的因素主要有農戶戶主和家庭情況特點、農業生產效率、農業經營管理和市場競爭力特征等。孫芳等[12]通過實地調查和模型分析方法探究了河北、河南等省農戶參與農業微觀組織意愿的影響因素,認為只有勞動力數量變化對農戶家庭特征影響最大,其次是外出務工收益與政府補貼,農業微觀組織的運行是否規范也對其有影響。羅玉峰等[13]針對農戶參與合作社是“自選擇還是被參與”問題作了探究,發現職能較弱的合作社參與率受官方背景影響,其參與率遠高于非政府背景合作社。周宇等[14]研究發現,社會網絡、社會參與和一般信任對農戶參與合作社有正向影響,特殊信任對農戶參與合作社有負向影響。楊雪梅等[15]和李明賢等[16]研究表明,社員信任對社員參與行為產生顯著正向影響,社員信任度越高,風險感知度越低,參與合作社事務意愿也越強烈。
奎蘇鎮是巴里坤縣人口最多的城鎮,具有相對的代表性。奎蘇鎮位于天山腳下平原地帶,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著優越的適農條件,可大面積種植農作物。奎蘇鎮經濟發展水平在全縣處于中等水平,農業為主導產業,但是農民增收緩慢,主要是因為土地流轉方式傳統、經營規模較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土地流轉,使農戶經營集中化,實現規模經營和專業化生產,是一種有利于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產業發展的新型土地流轉模式。近些年,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方興未艾,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農戶是否愿意把土地流轉到合作社進行統一規模經營。本文結合樣本區農戶意愿調查情況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實際情況,研究并探索農戶土地流轉到合作社的意愿及其原因,這對促進農業結構性改革,推進土地更好更快流轉,提高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市場化水平,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研究區概況
1.1? 奎蘇鎮基本情況
奎蘇鎮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位于縣域東部,地處北緯43°32′4.96″,東經93°25′30.89″。鎮區總面積4 645.63 km2,海拔 1 824 m2,南有北天山東端的巴里坤山,北接天山分支莫欽烏拉山,兩大山脈地形走勢呈東南高西北低。在南北兩山陰坡地帶,牧草茂盛,是良好的夏秋牧場。奎蘇鎮下轄10個行政村4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 845戶11 989人,常住的8個民族有哈薩克族、漢族、回族等,呈“大雜居小聚居”分布特點。2017年奎蘇鎮總收入達4.3億元,人均純收入達13 268元。
1.2? 奎蘇鎮土地流轉情況
2017年全鎮耕地總面積4 800 hm2,其中流轉土地面積3 130 hm2,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65.2%,涉及農戶2 573戶。主要流轉模式為出租和轉包,流轉到種植大戶的土地面積共2 408 hm2,流轉到合作社的土地面積共722 hm2。主要農作物有飼用玉米、優質小麥、馬鈴薯及苜蓿等。
據奎蘇鎮經管站統計數據,該鎮現已登記的合作社有40個,其中,作物種植業14個,包含糧食作物和特殊農產品;農機服務業1個;畜牧業23個,包含牛羊育肥、家禽養殖、奶業等;漁業1個;其他行業1個。各種合作組織共690個成員,帶動3 300戶非成員家庭,4個合作社被農業主管單位確定為示范合作社,主要特色品牌有“金土豆”馬鈴薯種植基地、“力坤”牌牛羊肉等。
2? 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
所有數據均來源于2018年4—6月在奎蘇鎮6個村進行的實地問卷調查,包括巴里坤縣合和養殖專業合作社所在的奎蘇村和南灣村,沒有專業合作社但流轉土地數目較多的二十里村、拐把頭村、三十戶村和柳溝村等。調查中詳細詢問了農戶近幾年種植養殖以及土地流轉的相關情況,部分數據由奎蘇鎮經管站提供。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36份,有效問卷136份,有效問卷率90.7%。每個村隨機分發25份問卷,其中奎蘇村收回25份問卷,南灣村收回24份,二十里村收回22份,拐把頭村收回21份,三十戶村收回21份,柳溝村收回23份。整理得出奎蘇鎮農民參與土地流轉合作社的情況,其中有62戶參土地流轉合作社,占比45.59%;沒有參與的有74戶,占比54.41%。
2.2? 問卷設計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農戶參與土地流轉合作社的意愿以及現實情況。問卷設計分為4個部分,即農戶基本家庭狀況調查、農戶對土地流轉合作社的認識調查、參與土地流轉合作社的農戶基本情況調查、未參與土地流轉合作社的農戶基本情況調查。
2.3? 研究方法
采用統計分析方法,以巴里坤縣奎蘇鎮作為樣本點,進行實地問卷調查,并運用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探究影響農戶參與土地流轉合作社的因素。
3? 結果與分析
3.1? 農戶對土地流轉合作社的認識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農戶對土地流轉合作社的認識、政府是否引導農戶加入合作社、農戶認為合作社運行中的問題,結果如下。
1)在農戶對土地流轉合作社的認識方面,沒有聽說過合作社的農戶有5戶,占樣本總數的3.68%;聽說過但不了解合作社的有66個,占樣本總數的48.53%;41戶農戶對合作社了解不多,占樣本總數的30.15%;有16戶農戶對合作社了解較多,占樣本總數的11.76%;有8戶家庭對合作社非常了解,占樣本總數的5.88%。
2)在政府引導農戶加入合作社方面,有59戶農戶認為是政府引導農戶加入合作社,占樣本總數的43.38%;有77戶農戶認為政府在引導農戶加入合作社上花費精力少,占樣本總數的56.62%。
3)在農戶認為合作社運行中的問題方面,認為合作社規章制度不完備的有47戶,占樣本總數的34.56%;38戶認為在合作社經營方面存在經驗不足,占樣本總數的27.94%;30戶認為得到的政府扶持力度不夠,占樣本總數的22.06%(表1)。
3.2? 參與土地流轉合作社農戶的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問卷結果統計,136戶農戶中有62戶將土地流轉到了農民專業合作社。
1)在參與合作社的的農戶中,有42戶將土地全部轉讓,占樣本總數的67.74%;轉讓部分土地的有20戶,占樣本總數的30.26%。
2)在農戶自我保護意識中,有53戶簽訂了書面協議,占樣本總數的85.48%;僅9戶達成口頭協議,占樣本總數的14.52%。
3)在農戶參與途徑的調查中,有51戶屬于自愿參加,占樣本總數的82.26%;有5戶為政府下發入社政策安排加入合作社,占樣本總數的8.06%;還有6戶是在親朋好友動員下加入的,占樣本總數的9.68%(表2)。
4)在農戶入社后的就業形勢中,有29戶從事本地非農就業,占總樣本的46.78%;繼續從事農業工作的有11戶,占樣本總數的17.74%;外出打工的有22戶,占樣本總數的35.48%;失業率為0。
5)在農戶入社后的家庭收入變化情況中,有53戶家庭年收入有明顯增加,占樣本總數的85.48%;8戶家庭年收入與上年基本保持不變,占樣本總數的12.90%;1戶收入下降,占樣本總數的1.62%。
6)在農戶入社后接受技能培訓情況中,有12人接受了農村合作社的技能培訓,占樣本總數的19.35%;有50人沒有受到合作社的技能培訓,占樣本總數的80.65%。
7)在農戶入社后所獲得幫助方面,認為收入有明顯提升的有41戶,占樣本總數的66.13%;認為同時可以從事其他副業的有15戶,占樣本總數的24.19%;可以安排在合作社內工作,解決就業問題的有6戶,占樣本總數的9.68%;沒有農戶認為技術培訓為他們帶來了較大收益(表3)。
3.3? 未參與土地流轉合作社農戶的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問卷結果統計,136戶農戶調查中共有74戶沒有將土地流轉到農民專業合作社。
1)在對農戶未加入土地流轉合作社的原因統計上,有10戶是想自己耕種土地,占樣本總數的13.51%;9戶認為土地租金較低,占樣本總數的12.16%;不知道如何入社的有32戶,占樣本總數的43.25%;耕地不屬于合作社范圍的有18戶,占樣本總數的24.32%;不知道附近是否有合作社的有5戶,占樣本總數的6.76%(表4)。
2)在參與意愿調查中,有74戶沒有參與土地流轉合作社,了解相關政策后,有46戶未參加,但愿意以后加入合作社,占樣本總數的62.16%;不愿意加入的有28戶,占樣本總數的37.84%。
3)在46個愿意將土地流轉到合作社的樣本中,調查農戶沒有參與但希望將土地轉讓給合作社的原因。其中,有2戶是因為老年人無法從事農業工作,占樣本總數的4.35%;有3戶是因為外出務工,缺乏勞動力,占樣本總數的6.52%;據調查,有9戶認為入社后大規模種植,收益較好,占樣本總數的19.57%;11戶認為合作社可以提供補貼資金,占樣本總量的23.91%;7戶認為入社后可通過其他副業增加收入,占樣本總數的30.43%;7戶認為合作社更便于市場買賣,占總樣本數的15.22%(表5)。
4? 結論
通過對巴里坤縣奎蘇鎮農戶參與土地流轉合作社意愿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得到如下結論。
1)大多數農戶家庭收入在加入土地流轉合作社后保持增長狀態。部分農戶將全部土地流轉之后,因為無地可種,就選擇了外出打工或者自己經商,所以外出務工和私營業的比例較高。
2)務農兼經商農戶相較于純農戶,更傾向于參加合作社。因為這類農戶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有固定的非農收入,土地流轉的收益高于土地閑置收益,對土地的依賴性不高,投入農業生產的時間有限,所以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的可能性較大。對于純農戶來說,收入都來自于農業,如果土地農業收入高,則不會將土地流轉出去,自主經營更自由;收入較低者可能更有入社意愿。
3)在參與意愿方面,被調查者年齡多為中年,年輕勞動力明顯不足是一個普遍現象。所以將土地流轉到合作社的主要原因是勞動力不足,現在奎蘇鎮農村青年勞動力大部分選擇在城市發展,所以選擇將土地流出后進入城鎮就業。
4)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農戶參與程度不高,但農戶參與意愿較高。在了解相關政策后,大多數農戶表示愿意加入土地流轉合作社。農戶參與的意愿較高但是參與率卻不高是由于兩個因素的制約,一是合作社數量較少,二是合作社不在當地。提高農戶參與合作社意愿的途徑也有兩個,即可以得到固定的土地租金和入社后增加就業機會。
參考文獻:
[1] 王? 杰,吳春梅,張貽龍.合作社的基本理念與本質規定[J].農村經濟,2016(12):111-116.
[2] ZHANG W F,MAKEHAM J.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market for rural land in China[J].Land economics,1992,68(2):139-162.
[3] ASADOLLAHPOUR A,NAJAFABADI M O,HOSSEINI S J.Modeling behavior pattern of Iranian organic paddy farmers[J].Paddy and water environment,2016,14(1):221-229.
[4] MCFADDEN D,TRAIN K. Mixed MNL models for discrete responses[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2000,15(5):447-470.
[5] 徐美銀.土地功能偏好、保障模式與農村土地流轉[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3(1):1-10.
[6] 高? 佳,宋? 戈.產權認知及外部環境對農戶土地流轉行為影響模型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17,33(5):248-256.
[7] 崔新蕾,吳麗娜.農牧交錯區土地流轉意愿研究——基于農戶和牧戶層面對比[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8,39(4):626-634.
[8] 范喬希,劉錦揚,應壽英.丘陵區農戶土地流轉意愿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農村經濟,2017(11):29-34.
[9] 楊衛忠.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中的農戶羊群行為——來自浙江省嘉興市農戶的調查數據[J].中國農村經濟,2015(2):38-51,82.
[10] 萬國偉,李文杰,安部淳.農民型蔬果主產地農戶參與合作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浙江實證[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4(5):23-31.
[11] 蔡? 榮,韓洪云.農戶參與合作社的行為決策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12,107(5):32-40.
[12] 孫? 芳,李永亮,李? 懿.農戶參與農業微觀組織意愿影響因素分析[J].農村經濟,2013(2):28-31.
[13] 羅玉峰,鄧衡山,陳菲菲,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參與:自選擇還是被參與[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7,38(1):103-110.
[14] 周? 宇,趙敏娟,康? 健.社會資本對農戶參與合作社決策行為的影響[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9,40(2):226-233.
[15] 楊雪梅,王征兵,劉? 婧.信任、風險感知與合作社社員參與行為[J].農村經濟,2018(4):117-123.
[16] 李明賢,周? 蓉.社會信任、關系網絡與合作社社員資金互助行為
——基于一個典型案例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8(5):103-113.
收稿日期:2019-06-03
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CJY026);新疆少數民族科技人才特殊培養計劃科研項目(2017D03017);國家博士后資助項目(2017M623336XB)
作者簡介:安? 瑞(1995-),女,新疆巴里坤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農村發展,(電話)13109944416(電子信箱)1776939246@qq.com;
通信作者,阿依吐爾遜·沙木西(1982-),女(維吾爾族),新疆吐魯番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土地利用與規劃研究,(電話)15099114886(電子信箱)5732967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