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摘要】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和實施,我國企業對于下屬勞動員工的關系更加明確,員工的利益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但是由于民工屬于特殊的企業結構制度下一類工作方式,常常沒有和企業簽訂固定期限的合同,因此就導致我國部分農民工無法得到自己應有的報酬,使得個人利益受損,最終為我國的城鄉經濟化建設帶來負面影響。我國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已經由來已久,但是最終都是治標不治本,究其原因就是企業和政府工程項目對于民工工資的忽視以及民工自身的法律維權意識單薄。本文從實際出發,分析我國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的根本原因,以期可以為我國的民工工資拖欠問題,提供一個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民工工資拖欠??現狀??原因探究??策略
一、民工工資拖欠現狀分析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信息狂潮席卷全球的每一個角落,也為我國企業的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企業的發展使得我國農村勞動力剩余問題得到解決,但是由于外出務工民工數量的增加,就導致了民工工資拖欠比率的大幅度上升,嚴重危害到我國社會的和諧安定。
(一)拖欠現狀分析
根據全國總工會在2016年年底公布的數據來看,截止到2016年12月份,我國共有1.4億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但是大致的總體拖欠金額已經達到了1.5萬億,并且全國的各級法院每年都會有近萬起涉及民工工資拖欠的民事案件,由此可見,我國的拖欠民工工資現象頻發,嚴重危害到民工的合法利益和社會的和諧安定。
(二)企業對于民工工資拖欠現狀分析
民工涉及的工作企業大多都是建筑工程企業,但是建筑工程企業面對建筑行業工期長、資金回流慢等特殊原因,常常無法正常運作,導致民工工資長期拖欠。第一,企業的建設計劃不合理。部分企業為了企業的企業盈利,沒有弄清市場前景,就進行招標建設,低水平的建設沒有任何社會價值可言,得不到國家和銀行的資金支持,最終無法完工,拖欠民工工資;第二,部分企業利用合同的不平等條例故意拖欠,部分企業在和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故意玩文字游戲,比如某企業的一項條款寫到“需等工程完畢,第三方檢驗合格后,方可履行合同條款”,而企業就以第三方沒有認證工程為由,一直拖欠工程項目款項,導致民工利益受損;第三,企業轉包工程出現合同問題,拖欠民工工資。企業往往采取招標的方式進行項目建設,有第三方承辦商進行項目建設,但是由于第三方承包商私吞民工工資,導致民工無法得到自己的工資。
(三)政府工程拖欠現狀分析
政府工程可以說是能夠讓民工放心的建設工程,應該不存在工資拖欠問題,但是由于政府工程項目的滯后性以及工程款項的審批過程漫長,所以導致部分工程的項目款項要在項目完工后才能到達,因此,就導致了對民工工資的拖欠。
二、民工工資拖欠原因分析
民工工資拖欠是一個涉及到國家法律、企業經營、民工個人利益的綜合問題,不能單一劃分責任,需要我們進行全面的思考。因此,本人認為民工工資拖欠原因可以從法律體系、企業、民工等三方面具體分析。
(一)國家法律體系不完善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法制道德國家,利用法律的強制性約束人民,利用道德治理國家,隨著我國法制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人文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法律體系已經日漸完善,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我國的《勞動合同法》還是《勞動權益保障法》都沒有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民工工資進行保障,也就是說,民工只要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那么其權益是很難受到保障的,因此,也就導致大部分民工工資難以追回,因此,需要我們的國家完善法律立法,針對所有情況,進行權益保障。
(二)企業勞動關系管理不當,重視程度低
勞動關系管理制度是反應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管理水平的重要參考標準。我國的大部分企業雖然有著多年的經營經驗,但是仍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首先,勞動關系管理過程中隨意性太大其次,部分企業的勞動關系管理機動性差,沒有融合信息化的管理系統,經常導致勞動工資的頂替現象,損害當事人的利益。勞動關系管理到整個企業的人員調度,必要利用信息技術推動勞動關系管理改革與發展。其次,企業的重視程度低,企業沒有把民工工資的拖欠問題當做一個嚴肅的、具有嚴重危害性的不良案件處理,認為拖欠現象正常,以后后續補償即可,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也是導致民工工資長期拖欠,無法解決的原因之一。
(三)勞動保障部門監管不力
一般情況下,民工的法律意識單薄,沒有維權意識,這就需要我們的勞動勞保障部門比如:勞動局,人力資源管理局等進行相應的勞動權益保障監管,保護民工的合法權益。但就目前的民工工資拖欠案件分析來看,有不少勞動權益保障部門在民工工資拖欠案件發生后,沒有做到及時處理,而是選擇打“保齡球”,極力推卸自己責任,這就嚴重影響到了民工的維權過程,極大損害了政府和國家職能部門的公信力,影響民工的維權進度。
(四)民工的法律維權意識淡薄
民工的法律維權意識淡薄可以說是民工工作拖欠案件發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因為,民工作為整個拖欠案件的當事人,對于案件情況更加了解,但是往往由于自己法律意識單薄,使得自己的權益受損。首先,部分民工不簽訂勞動合同,或者隨意簽訂勞動合同。我國是一個法制社會,而保障民工權益的就是那一紙合同書,但是部分民工沒有法律意識,根本不會簽訂勞動合同,導致出現拖欠工資現象后,公安局因為證據不足不能立案偵查,維護民工權益,還有部分民工隨意簽訂不符合自身勞動的合同,使得自己權益受損,比如,在河南安陽小集鎮發生的民工工資拖欠案件中,由于民工簽訂了5年終償勞動合同(合同規定工資由五年后統一發放),所以導致民工如果不干滿5年,就無法拿回工資,可是期間又沒有勞動報酬,因此,導致自己權益受損。其次,維權意識淡薄,民工在出現拖欠現象后,大多選擇的不是尋求國家和法律的保護,而是選擇暴力解決,惡化事件,往往取得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