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麗惠 孟翠玲
摘要:課堂提問是幼兒園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有效提問能夠更好地引發幼兒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和提升幼兒的思維能力、發展幼兒的智力等,同時對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探析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的應用策略,包括運用開放式和挑戰性的方式提問、結合幼兒經驗進行知識遷移提問、結合情景提問和循序漸進式提問等;教師可以根據所教幼兒的智力發育水平、知識基礎、認知能力等方面進行有效提問,創設多種方式的有效提問。
關鍵詞:有效提問;幼兒園教學;開放;經驗;循序漸進
對于幼兒園教育教學而言,提問是一項非常核心的內容,不同的提問方式和提問策略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要想進行有效提問,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認知能力和教學目標進行提問,依托具體的教學環境和良好的氛圍提問,通過認真設計問題情景,進行有目標提問、啟發式提問、針對性提問等,從而切實提高提問的有效性。但是在傳統的幼兒園教學提問中,教師提問多表現為提問的隨意性較大、提問的語言比較匱乏、、提問不具有層次性、提問留下的時間不足、無法結合具體情景進行提問等,導致提問效果不佳等,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創新。
一、運用開放式和挑戰性的方式提問
對于開放式提問而言,主要表現為提問的廣度和深度不受限制,提問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由教師提問、也可以由幼兒提問,只要符合幼兒的認知能力、能夠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即可。學前教育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生活習慣教育、飲食健康教育、衛生知識教育、安全教育、道德品格和美育等,教師可以根據這些內容創設多種問題,進行開放式提問,或者根據這些內容展示一些情境,讓幼兒進行提問。
例如,在生活習慣教育的提問中,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我們一天應該保證幾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我們除了學習知識外還應該參與哪些體育運動?在飲食健康教育的提問中,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我們在一周的時間里應該吃哪些食物?我們應該喝什么溫度的水?在吃飯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在衛生知識教育的提問中,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眼睛、牙齒、耳朵?如何改正不良習慣?在日常安全教育的提問中,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過年時應該燃放煙花爆竹嗎?如何安全使用家中的電器?在道德品格和美育的提問中,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我們和小伙伴交往時應該做到什么?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生動的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
對于挑戰性提問而言,主要的表現是在提問中提出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以此更好地培養和訓練幼兒的思維能力,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在進行挑戰性提問的時候,可以引入一些經典的科普性書籍和動畫片進行提問,比如《新編十萬個為什么》《藍貓淘氣三千問》等,根據其中宇宙星空、生態環境、人文歷史、生物百觀等方面的知識,從小開始啟發幼兒的科學精神;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整理相關的微視頻并展示在課堂上,先播放前半部分,讓幼兒進行思考和解答,在幼兒解答過后再播放后半部分的內容,這樣既能夠讓提問更具趣味性、又能夠吸引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究。比如這些微視頻和問題可以是以下相關內容:為什么夏天的星星比冬天的多?為什么星星的亮度不一樣?太陽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會刮風?(為什么下雨、下雪、閃電等)為什么大海是藍色的?鳥兒為什么會飛?為什么魚兒在水中不會被淹?跑步時為什么心跳會加快?
二、結合幼兒經驗進行知識遷移式的提問
對于培養和拓展幼兒的經驗而言,教師應該將提出問題和探索學習的機會留給幼兒,為幼兒留下更多思考問題和獲取經驗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幼兒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學習與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獲得更多的經驗。
例如,在自然角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個情境,讓幼兒進行思考和探究,并根據幼兒回答的情境進行判斷,之后引導幼兒通過合作的方式親自動手做實驗。比如先展示一盆綠蘿盆栽,提出問題:如果在光照良好的情況下長時間只澆水、不施肥,這盆綠蘿會枯萎嗎?此時一般很多幼兒會說“綠蘿會枯萎的”等,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讓我們親自動手實驗一下怎樣?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幾盆綠蘿、指導幼兒組建小組和進行實驗,以7天為一個周期,只澆水、不施肥,觀察綠蘿的變化;7天過后,幼兒會發現綠蘿并沒有枯萎,依然像之前一樣長得很好。教師通過引導幼兒開展活動,既結合了幼兒的已有經驗進行提問,又實現了知識遷移,打破了幼兒的傳統認知,對于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啟發幼兒科學探索的精神等具有重要意義。
三、結合情景進行循序漸進式的提問
為了提高幼兒園教學提問的效果,幼兒教師還可以結合具體的情景進行提問,一般是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景進行提問;同時由于幼兒的知識基礎和社會經驗比較薄弱、認識能力有限和理解能力較差等,教師還應該進行循序漸進式的提問,這樣可以讓幼兒逐步深入思考、更好地解答相關問題。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一日三餐等日常生活情景提出問題,先利用微視頻和漫畫展示小王、小蘭和小李一起吃飯的情景,其中包含一日三餐、個人衛生、吃飯時的注意事項、食物營養等信息,接著提問以下類似問題:他們三人一天吃幾餐?在吃飯之前我們應該做什么?吃飯時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對于米飯、蔬菜、水果、肉類、雞蛋、巧克力等食物,我們應該吃哪些東西?教師通過落實類似的提問,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提問的有效性。
總之,對于幼兒園教學而言,加強教師有效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和所教幼兒的認識能力,創設更多樣和更有效的提問方式;教師可以運用開放式和挑戰性的方式提問、結合幼兒經驗進行知識遷移提問、結合情景進行循序漸進式提問,通過落實多種多樣的提問方式,引導幼兒在興趣的驅動下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問題探討中,在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更好地提高幼兒園教學提問的有效性,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麗.關于對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的研究[J].學周刊,2017(2).
[2]劉玉樂.幼兒園數學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
(責編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