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芝 丁文對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和時代主題,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以立德樹人為引領成為必然。以立德樹人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具有價值意義,即立德樹人是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基本遵循、根本任務和本質要求。以立德樹人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具有生成邏輯,即立德樹人反映職業教育時代訴求的根本趨勢,立德樹人是職業教育理論創新的內在動力,立德樹人彰顯社會發展為基礎的實踐指歸。文章從理念路徑、目標路徑和實踐路徑提出了以立德樹人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行動路徑。
[關鍵詞]立德樹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
[作者簡介]張振芝(1965- ),女,山東沂水人,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丁文對(1995- ),男,云南昆明人,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碩士。(遼寧? 沈陽? 11016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東北大學教師發展專項“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評價體系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01270021920801*037,項目主持人:張振芝)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0)09-0061-05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支持。隨著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職業教育塑造大國工匠的責任和作用愈加凸顯。新時代職業教育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發揮職業教育的特殊功效,培養德才兼備的技術技能人才,意義重大且任務迫切。本文聚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立德樹人的重要論述,探索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路徑。
一、有關立德樹人的闡釋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①。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立德樹人”這一任務,在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中強調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②;在2016年12月7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了“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③;在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闡明了“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④;次年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闡明了“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凡是不利于實現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⑤。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論述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從教師的責任、學校的使命、教育的中心環節、教育教學的目標,深刻闡釋了立德樹人的重要性、目標性和實現途徑,為教育乃至職業教育提升教育質量提供了頂層設計和根本遵循。
二、以立德樹人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價值意義
(一)立德樹人是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基本遵循
立德樹人強調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是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理論先導。馬克思認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必須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和任務,使職業教育領域的理論創新、教育教學、職業培訓等符合立德樹人的精神要求。職業教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比較注重學生的技能培養,新時代我國教育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注重學生職業道德修養的培養刻不容緩,堅持立德樹人將會長期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根本思想引領。
(二)立德與樹人相結合成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根本任務
時代正當時,任務正當要。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已經明確,我國當前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職業教育的基本指向是培養直接參與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之中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正是這種“樹人”任務的直接性和緊迫性,要求把“立德”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而且是首要位置。換言之,職業教育要堅持和遵循教育的根本任務,即立德與樹人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強調“抓職教就是抓經濟”“抓職教就是抓民生”,充分論證了職業教育與社會主義經濟和民生的正向關系,同時還明示教育的根本在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必須在立德樹人的引領下,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既要培養具備專業技能的后備人才,更要培養立志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新人。立德與樹人理念相結合是新時期國家教育的基本方略,也是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根本任務。
(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本質要求
人類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是對象性活動,必須作用于既定對象并通過對象效果反映社會實踐的價值。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過程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本質體現了遵循教育規律、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新的歷史時期,現代職業教育面臨新課題和新任務,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必須強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五育并舉”的全面發展目標要求新時代職業教育始終堅持德育為首,增強學生道德素質,提升學生文化素養,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促進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的深度融合,還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和美育,使學生擁有健康的身體、完善的人格、純正的心靈、真善美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是對人類文明進步規律的重要詮釋。因此,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還必須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使學生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以立德樹人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生成邏輯
(一)立德樹人反映職業教育時代訴求的根本趨勢
新的時代特征要求職業教育更新理念,順應時代潮流,立德樹人正是新時期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時代訴求。從國情來看,我國經濟穩中求進,社會欣欣向榮,教育領域發展和改革勢頭迅猛,迎來了國家發展改革的重大契機,我國正朝著“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前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強化職業教育立德樹人,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是時代重任、現實課題。從世情來看,全球化深入發展,新的世界職業教育理念、方針、體系、管理、評價等日新月異,不斷更新。職業教育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往往比較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將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培訓列為首位,企業在招聘職工時將其是否具備職業品質和職業精神作為第一考慮要素。無論是從職業教育的新特征來看,還是從國情、世情來看,強化立德樹人,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已然成為時代的強烈訴求。
(二)立德樹人是職業教育理論創新的內在動力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立德樹人為推進新時代職業教育理論創新提供了源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事業,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使立德樹人思想體系逐漸完善,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的總體框架內需要理論構建和創新,只要作為本體的理論發展了,在其引領之下的理念、管理、評價等系統就會相互作用,也就是既推動實踐,又發展理論。職業教育理論創新是職業教育理念、管理、評價等創新的必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的必然,這種理論創新必然會成為社會實踐的內在動力并指導實踐。
(三)立德樹人彰顯社會發展為基礎的實踐指歸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理論問題的提出,既是理論自身發展的必然,同時也是現實生活本身的需要。立德樹人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具有社會實踐邏輯需要的價值指歸。
首先,符合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實踐。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在實踐中探索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治國理政之道、改革發展之要,為職業教育理論創新起到了引領和支撐作用,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精神要義。新時代繼續推進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創新和發展,需要始終立足實踐,把社會多樣元素包括教育在內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其次,符合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逐漸成為時代發展的普遍共識,不僅因為它是一種時代特征和歷史規律,也因為其中的“德”有著特定指向,是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具有民族特征和時代特色的道德規范體系。
最后,符合職業教育發展實踐。現代化教育環境逐漸表現出系統化、信息化、科技化、多樣化的重要特征。在日新月異的教育環境下,職業教育如何排除萬難,守正創新,如何回答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如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和功能支撐等一系列實踐問題亟待解決。社會實踐的對象具有選擇性,用立德樹人引領職業教育成為實踐所需,也是其實踐價值的體現。
四、以立德樹人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行動路徑
馬克思認為,實踐既是認識的源泉和動力,又是認識的最終歸宿。強化立德樹人引領職業教育的價值意義和生成邏輯,歸根結底在于推進新時代職業教育實踐創新發展。職業教育實踐創新發展需要更新理念,確立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時結合職業教育“一立兩樹”為主要內容的目標體系和立德樹人的職業人才培訓體系,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系統化、科學化發展。
(一)理念路徑:更新理念,確立使命,擔當重任
首先,更新職業教育理念。在特征上,職業教育新的時代特征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以工匠精神為核心,培養德、才、能相結合的人才。概括來說,新時代職業教育更加重視學生品德和技能相統一的培養。職業教育發生新變化,產生新特征,職業教育必然要進行理論創新,發展以立德樹人理念為引領的職業教育勢在必行,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理念融入職業教育實踐各方面是緊迫的時代任務。在地位上,職業教育的地位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被明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開門見山地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⑥。職業教育不僅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工程,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必定是我們黨的偉大事業的具體內容。從特征和地位來看,更新職業教育理念主要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時代精神教育等,堅持四個自信,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以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教育等。
其次,在理念指導下確立職業教育的使命。以立德樹人引領職業教育的歷史使命在于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所以,必須深刻領悟立德樹人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最后,強化新時代職業教育的責任擔當。教育是關系個體成長、社會進步、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歷史和時代工程,責任重于泰山。新時代職業教育應該肩負教育之普遍責任和特殊責任,即既肩負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責任擔當,又肩負為社會、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行業技術人才和技能領軍人物的重要責任。
(二)目標路徑:職業教育“一立兩樹”為主要內容的培養目標
新時代職業教育的目標應該在立德樹人和職業技能兩方面著手,換言之,即回答“立什么樣的德”和“樹什么樣的人”的根本目標指向問題,概括來說是“一立兩樹”的培養目標。
“一立”目標是指培養具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的時代新人,使學生道德高升、美德加深、品德提升,在此主要目標之下,積極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工匠精神作為具體目標培養。
“兩樹”目標是指“樹”全面發展之人和“樹”創新創業之人。前者的具體目標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突出強調使每個學生在其活動、能力、社會關系、個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這類目標應該融入實際的職業教育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中,主要目的在于深化“五育并舉”目標的實際效用,避免其流于形式和簡單說教。后者的具體目標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職業教育的特色在于“出口型”人才產出,也就是專門培養直接接觸職業、參加就業、服務社會的對口人才,把培養專業技能和專門技術的品牌作為職業教育的特殊目標,強調更加重視職業教育的專業向度、技能維度、實用效度,使學生人人成才,盡展其才。
“一立兩樹”目標是立德樹人的思想精髓和本質,圍繞此進行職業教育目標設定,是新時代職業教育目標路徑的鮮明旗幟。堅持“立德”為本,“兩樹”共抓,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將有章可循,有條不紊。
(三)實踐路徑:創新立德樹人引領下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優先發展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如何用立德樹人引領職業教育實踐,核心在于職業教育培訓體系構建,關鍵在于融合寬領域、多層次的培訓教育方式。 “職業院校應配合國家重大戰略,精準對接產業發展需求,精準契合受教育者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工作,探索出職業院校獨具特色的培訓模式,在服務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⑦將立德樹人融入職業教育,目的是使職業培訓體系規范化、科學化、多樣化。
第一,新時代職業教育培訓要有政策指導,方針引導,措施疏導,體現規范性。根據黨中央的重要決策和部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逐步促進職業教育理念更新、資源協調、制度保障,從而實現職業教育培訓的規范化。
第二,新時代職業教育培訓要符合時代訴求、學生渴求、社會需求,體現科學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時代職業教育培訓不能局限人的生存需求,還要放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工程、偉大夢想、偉大事業的發展要求。職業教育培訓要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方向,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積極探索、親身實踐的職業精神,團結協作、愛崗敬業、誠信奉獻的職業道德,以及誠實勞動、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以勞動為榮、以實踐為譽、以創造為豪,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第三,新時代職業教育培訓要落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時探索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個體的綜合培訓形式,體現多樣性。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一方面,在尋求經濟效益和產業指標的同時,更要關注綠色、環保、節能,將清潔生產、經濟循環發展、協同創新等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先進理念深度融入職業教育培訓全過程。另一方面,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培訓必須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學校保障有組織、有紀律、有目的培訓,企業保證有重度、有力度、有效度的培訓,同時企業應提供所需人才信息、人才崗位報表等,明確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保證培訓有的放矢、精準培訓、訓出有效。在積極探索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個體的綜合培訓形式方面,可以積極組織職業宣講進家庭活動,把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深入家庭日常;大力促進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發展戰略融入職業教育。
[注釋]
①新華網.黨的十八大報告(全文)[EB/OL].(2012-11-19)[2020-01-07]. http://www.wenming.cn/xxph/sy/xy18d/201211/t201
21119_940452_6.shtml.
②③馮剛.改革開放4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編年史(1978-
2018)[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527,582.
④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
⑤新華網.新華社評論員:以立德樹人鑄就教育之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EB/OL].(2018-09-10)[2020-01-07]. http://www.xinhuanet.com//2018-
09/10/c_1123408953.htm.
⑥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Z].2019-02-13.
⑦孫誠.新時代新任務:推進職業院校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J].教育與職業,2019(7):11.
[參考文獻]
[1]趙蒙成.立德樹人是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內涵[J].職業技術教育,2019(10):1.
[2]史文生.職業教育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J].河南教育:職成教,2019(2):14-15.
[3]李成霞.新時代職業教育中立德樹人的作用研究[J].新西部,2019(20):143+164.
[4]馬樹超,郭文富.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應堅持立德樹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3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