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嘉敏 李娟
摘 要:隨著煤礦機電設備的占比逐步增加,后續的保養工作將會越來越受到關注,潤滑油如同機電設備的血液,要提高礦井裝備效能,實現設備長周期安全運行,就要把機電設備的潤滑管理工作做好。文章首先探討了對煤礦機電設備進行潤滑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論述了對煤礦機械設備潤滑管理的主要管理內容,最后提出了相關的規范化管理手段。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潤滑油;設備保養;設備管理
1前言
隨著煤礦開采強度的加大和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大型機械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約有80%的機械設備失效是由磨損引起的,因摩擦消耗的能源占總能源消耗的1/3~1/2。滾動軸承中大約40%的失效與損壞是由于潤滑不當而導致;齒輪中大約51%的故障與潤滑不良和異常磨損有關;液壓系統中大約70%的故障來自于液壓介質被污染,污染度等級過高所致。傳統的潤滑油分析方法有鐵譜分析、光譜分析及理化分析等。鐵譜分析和光譜分析可精確確定潤滑油內雜質含量、顆粒大小以及分辨部分磨損顆粒的元素類型,但測試及分析周期較長,成本較高。目前,傳統理化分析停留在對單一理化指標進行分析,不能系統地反映潤滑油狀態及設備運行狀況。
2煤礦機械設備潤滑管理的主要管理內容
搞好設備潤滑的“五定”是潤滑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內容,搞好“五定”是搞好設備潤滑的核心。具體要做到定點、定質、定量、定期、定人。
2.1定點
定點主要是指對每臺設備的潤滑部位和潤滑點要有明確的定位,實施定點給油。每臺機械設備的具體潤滑裝置和潤滑部位在機械設備使用說明中均有明確的規定,操作人員對機械設備潤滑劑的加注要嚴格按照規定加注,嚴禁亂加亂摸。
2.2定質
定質主要是指對設備潤滑部位所需潤滑油的品種、牌號及質量要嚴格按照要求加注,不合格的油脂堅決不能使用。對煤礦機電設備潤滑油加注的“定質”不是指簡簡單單地對機電設備加注了規定牌號的潤滑劑,還要及時觀察設備油品的污染情況和做好潤滑油加注過程中的過濾工作等。
2.3定量
對機電設備加注潤滑油的定量通俗來講主要是指確定給油部位每次加油換油油量的多少,實行耗油定額管理和定量換油。在潤滑過程中,有人認為潤滑油脂的添加量越多越好,即俗語所說的“油多省軸”,而事實上并非如此,葛店煤礦曾經出現過加油過多造成密封損壞的事故。潤滑油脂的添加一定要按照添加標準適量添加,如果添加的油脂過多,會增大需潤滑部件的內部阻力、對機械動力的消耗會增大,常常會在機械潤滑部位產生過熱現象,過熱會加速油脂的劣化速度,造成油脂外溢泄漏,對環境造成污染;如果添加的油脂過少,機器在工作時潤滑部位很難形成適宜的潤滑油膜,會導致潤滑效果的失效,所以對機械潤滑劑的加注一定要適量。
2.4定期
定期主要是指對各機械需潤滑部位加、換潤滑油周期的確定,必須要按照規定的加潤滑油和清洗換油周期嚴格進行操作。既要使潤滑油對潤滑設備安全高效的運行有所保障,又要對潤滑油的使用壽命充分利用,工作條件、周圍環境和油本身的質量往往會決定潤滑油的劣化變質速度。對機械設備的換油周期應該嚴格按照機械使用說明周期上的周期進行更換。
2.5定人
確定操作人員有記錄可查,操作人員對設備潤滑部位加油和清洗換油的分工,每次加油和清洗換油留有記錄。要有專門指定的人員來對機械設備定點、定質、定量、定時地更換潤滑油,換油人員換油的業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到機械潤滑工作的好壞,要由高水平的潤滑技術管理人員制定設備潤滑方案,根據設備的實際工作環境和工作時長來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設備潤滑方案。
3潤滑油檢驗技術在煤礦的應用
據統計75%的機器部件是由于磨損而損壞的,也就是說,磨損是引起機械部件失效的根本原因。通過對設備運行中的潤滑油進行鐵譜分析和理化指標檢驗,可以及時監測設備的磨損情況。
3.1鐵譜分析
鐵譜分析的核心是利用旋轉式鐵譜儀的方法,將油內的磨損顆粒與油液、煤塵、粉塵等分離,對磨屑進行顯微觀察。該技術通過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加以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對磨屑形態(形狀及表面狀態)進行觀察,從形態特征、顏色特征、磨屑尺寸大小和差異程度以至元素組成,來識別磨損的類型、部位、嚴重程度和機理;定量分析則是通過加裝在鐵譜顯微鏡上的光密度儀對所制譜片進行量測得到的,從測定百分覆蓋面積來確定磨屑濃度、大磨屑和小磨屑的相對含量等,從而給磨損的進程以量的估計,二者結合起來,就可以判斷出機器處于什么磨損狀態,從而早期預報是否失效。
3.2理化指標檢驗主要項目
(1)粘度。簡單說是潤滑油分子之間的摩擦阻力,也就是當液體在外力作用下,部分液體分子在另一部分分子表面上移動時,必須克服一定的阻力。阻力愈大,內摩擦力愈大,液體流動得慢,也就是液體稠、粘度大;反之,則液體稀,粘度小。在規定的溫度下(如40℃、50℃、100℃等),一定量的試油經恒溫后,流經品氏粘度計規定刻線所用的時間與品氏粘度計的校正工作常數的乘積,就稱為運動粘度。(2)水分。潤滑油的水分主要是由于原油在煉制、貯運和使用過程中,當容器有殘留水分、密封不嚴或雨雪天不當等混入,一般潤滑油具有一定程度的吸水性,能從大氣中或和水接觸時吸收和溶解極小的一部分水。潤滑油測定方法是一種蒸餾法。取一定量的試油和無水溶劑混合,在規定儀器中進行蒸餾,溶劑和水一起蒸發,因水的比重較溶劑大,冷凝后回流時的水沉降于水分接受器下部,按試樣的用量和餾出水分的體積計算試樣中含水分的百分數作為測定結果。(3)閃點。在規定的加熱條件下,將潤滑油加熱,蒸汽與周圍空氣形成的混合物,當接近火焰發出閃火時的最低溫度,稱為閃點。在測定閃點時將潤滑油加熱,其溫度須按規定速度上升,由預計閃點前數度時起,使火苗接近潤滑油面上,每經過2℃,將這種操作重復一次,直至發現閃火為止。通過檢驗,將各項結果與該油的產品標準或換油標準逐項對照,判斷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4建立健全煤礦機電設備規范化潤滑保養體系
建立健全礦井的規范化潤滑管理體系,是搞好礦井機電設備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立規范化的潤滑管理體系,必須做到以下七點:(1)潤滑劑的管理應有專門的管理人員,礦井所有機電設備應指定包機人負責潤滑管理工作;(2)建立設備潤滑工作記錄,編制各類設備潤滑標準和有關技術資料;(3)貫徹實施潤滑的“五定”原則;(4)制定油耗定額,按時提出潤滑劑需求計劃;(5)保持潤滑設備、器具和潤滑油嘴以及潤滑油脂清潔干凈,不混亂潤滑油脂牌號;(6)按規定期限或實際情況及時清洗油箱和更換潤滑油脂,需停產檢修的應提前向主管部門匯報并提出實施;(7)監督潤滑油的使用和審查油質量的化驗結果,監督潤滑用具的合理使用,總結和推廣設備潤滑的先進經驗。要推行機電設備科學的保養制度,推行保養制可以有效地防止“過維修”“欠維修”,提高設備可靠性,降低故障發生率,減少設備維護檢修費用。煤礦機電設備的保養制度包括點檢位置的選擇、保養參數的選擇和周期的確定。
5結語
設備潤滑規范化管理就是要用科學管理手段,按照技術規范的要求,實現設備及時、正確、合理地潤滑,達到設備安全正常運行的目的。規范化的設備潤滑可以使設備的使用周期增加、檢修工作量減少。
參考文獻:
[1]曲冬,杜艷華.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煤礦技術,2009,(2).
[2]鄭國偉,文德邦.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