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菲
摘要:近段時間,媒體不斷爆出的香港疫苗造假、海南HPV疫苗造假、長生生物疫苗造假、葵花藥業實際控制人故意殺人等惡性事件引發人們關注。隨著上市公司業務的復雜及公司治理的隱蔽性增加,社會審計與內部控制質量面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風險,在新的信息市場環境中,媒體的多樣化重塑了上市公司的信息環境和外部約束環境。本文的研究立足于我國媒體關注的現實情境,既加深了對媒體監督治理功能的理解,也對如何從外部更有效監督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規范提供了新的觀察視角。
關鍵詞:媒體監督;內部控制;長生生物;葵花藥業
引言
2019年4月23日,有媒體爆出,在海南博鰲銀豐康養國際醫院注射的九價HPV疫苗為假疫苗。2019年4月,葵花藥業實際控制人涉嫌故意殺人事件將公司推到風口浪尖,深交所已針對該事件下達關注函。2018年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展飛行檢查,發現該企業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行為。2016年315特別行動節目,曝光了“餓了么”網上訂餐虛構地址、虛假照片、無照經營的黑作坊入駐等情況,消費者開始關注外賣訂餐的安全性和真實性。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事件通過媒體傳播而被公眾熟知,市場則會根據媒體報道做出相應反映。這些事件的產生雖然是企業本身原因造成的,但是都是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渠道曝光,媒體加快了信息的傳播,從而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對于股份制企業而言,企業的經營權和所有權兩權分離,導致管理者和股東之間信息不對稱,容易誘發利益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董事會等公司治理因素能激勵和監督企業發展。在信息化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持續改革和信息經濟的發展,媒體帶來巨大的影響力,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它不僅是企業公布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公眾獲得財經消息以及監督企業內部控制效果的重要途徑。
一、文獻回顧
Joe et al(2009)發現媒體報道具有顯著的經濟后果,媒體對缺乏效率的董事會進行曝光后,促使這些公司積極采取措施提高董事會效率,如顯著增加獨立董事的比例、變更CEO等??讝|民等(2013)發現,媒體關注度高的公司,其盈余操縱、衡量大股東掏空的關聯交易以及違規行為均顯著降低。楊德明和趙璨(2012)發現,媒體對我國的薪酬亂象起到了一定的監督作用,但是同時指出,當媒體之外監督機制或聲譽機制并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時,媒體的治理功能并非一定能實現。
二、媒體關注對內部控制質量的影響
(一)媒體負面報道對內控質量有積極影響
縱看2016~2018年期間葵花藥業、長生生物等發生惡性事件的內部控制報告、內部鑒證報告、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相關事務所審計報告等,結果發現均未披露任何內部控制缺陷,也未發生影響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結論的因素。但事實上,長生生物公司的內部控制已經處于失效狀態,葵花藥業的內部控制非完全有效。如果新聞不報道該公司惡性事件,那么這些公司的內控缺陷將難以暴露。
媒體作為一種特殊的監督力量,有助于監督企業行為,能有效的減弱公司管理者和股東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媒體對上市公司的關注相當于是信息披露的再披露,媒體的報道能客觀真實的反映企業實際經營狀況,使企業行為透明化,能積極引導社會公眾對相關事件的響應,擴大該事件的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迫使企業積極做出回應,產生正面效應,從而有效改善企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公司治理結構的不合理、內部控制制度缺陷等。
因此,可以認為,媒體報道負面新聞與公司下一期的內部控制改善程度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表明來自媒體的輿論壓力,能夠約束公司的不當行為,同時能對政府施加一定的壓力,促使政府對惡性事件給予答復,顯著促進其改善內部控制質量。
(二)內控在媒體監督與審計意見中實現中介效應
內部控制在媒體監督與審計意見的實現途徑中實現了中介效應,即媒體治理功能的發揮部分借助了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反映,從而影響審計師出具審計意見。為了使中介效應能對審計意見出現正面影響,針對于媒體的報道行為,政府應分別從監管、引導、規范的角度加以改善。加強媒體行業自律與監督,建立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自律規范;建立公正獨立的媒體自律機構;鼓勵媒體的真實報道以及自媒體的發展;制定媒體行業信用評級制度。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除了充分發揮媒體監督的治理作用,還要使企業更加注重對內部控制的完善。
(三)較大的公司影響力或經濟規模削弱媒體監督效應
在過去十多年中,不完全統計,長春長生及其母公司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少涉入了12起受賄案,案情多為該公司銷售人員或者地方經銷商向當地負責疫苗采購的相關人員提供好處費、推廣費、回扣款,以獲得疫苗的優先采購或更大的采購份額。受賄人員大多為縣市一級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也有醫院免疫門診的負責人。行賄方式主要為按疫苗的銷量提供回扣和提成。長生生物的財報顯示,報告期內,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53億元,同比增長52.60%,凈利潤為5.66億元,同比增長33.28%。其中疫苗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99.1%。營收增長的同時,2017年銷售費用約為5.83億元,增幅高達152.52%。在上述5.83億元的銷售費用中,推廣服務費超過4.42億元,占銷售費用的75.95%。公司解釋稱,銷售費用的增長主要是營銷模式受疫苗流通條例影響,推廣費、市場服務費、會議費和運輸費增加所致。值得一提的是,長生生物的整個銷售團隊只有25個人。相比之下,長生生物在研發上的投入遠不及銷售費用。2017年研發投入1.22億元,同比增長182.01%,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87%。
當年新增研發人員僅3人。不僅如此,2017年,黑龍江葵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購進使用劣中藥飲片土鱉蟲,被黑龍江食藥監局依法實施處罰。2017年年度藥品注冊與監管行政檢查顯示,葵花藥業旗下子公司衡水冀州葵花和衡水得菲爾葵花曾被點名七次責令改正。
由此認為,公司在某種程度上對關鍵人員行賄能影響媒體的公開、客觀報道。媒體作為法律外重要的監督機制也可能與公司存在某種程度上的利益關系,而這與公司的經濟規模與影響力呈現一定的關系。如果公司的影響力越大,經濟規模越大。那么該公司被媒體暴露的可能性就相對較小。相較于西方國家而言,中國內部控制建設起步較晚,無論就完善公司治理體系結構還是加強投資者保護而言,切實推進與加強內部控制建設都是一項迫切而嚴肅的任務。
三、結論
本文通過研究發現,新聞媒體逐漸成為公司治理的社會監督及宏觀治理環境中不可或缺的組成,上市公司通過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可以有效的減弱信息不對稱。媒體的類型對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能產生不同的影響,而具體的影響范圍與公司的經濟規模與經濟影響力也具有一定的關系。從外部條件來看,處理好媒體關系,建立良好的的媒體信譽可增強企業內部控制質量。作為一項重要的法律外替代機制,媒體監督在完善公司內部控制建設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政府需要充分考慮媒體關注這一外部環境因素對企業內部控制質量的重大影響,以切實發揮其對內部控制的治理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萍,徐巍.媒體監督能夠提高內部控制有效性嗎——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5(05):88-105.
[2]曾蔚,劉志杰,張昭.媒體關注、內部控制有效性與企業業績波動性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2016(02):116-122.
[3]彭桃英,汲德雅.媒體監督、內部控制質量與管理層代理成本[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4(02):61-65
[4]逯東,付鵬,楊丹.媒體類型、媒體關注與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質量[J].會計研究,2015(04):78-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