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區塊鏈金融的發展演進、突出難題與提升路徑

2020-05-19 22:12:01劉雙良秦玉瑩
金融理論探索 2020年2期
關鍵詞:金融

劉雙良 秦玉瑩

摘? ?要:區塊鏈技術與金融的融合發展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面對這一全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有必要從理論上系統厘清區塊鏈金融的發展演進、面臨的突出難題與提升路徑等基本問題。從區塊鏈技術與金融融合的邏輯內涵出發,認識到區塊鏈與新金融之間是技術內核與應用載體的表里關系。通過全面分析當前我國區塊鏈金融的發展現狀與演進趨勢,發現區塊鏈金融的創新實踐面臨著技術監管難度大、服務管理更新難、法律合規風險高、信息安全保障弱、金融穩定性能低等突出難題。研究認為從強化制度保障、提高技術監管、創新人才培育、健全法治規范、搞好環境優化等方面設計區塊鏈金融穩健發展的提升路徑,有助于進一步釋放區塊鏈金融的正向效應。

關? 鍵? 詞:區塊鏈金融;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技術監管

中圖分類號:F83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2517(2020)02-0003-08

DOI:10.16620/j.cnki.jrjy.2020.02.001

一、問題的提出

區塊鏈金融最早由美國學者梅蘭妮·斯萬于2015年提出,其概念內涵仍處在深化研究拓展之中。一般而言,區塊鏈金融泛指以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為應用與傳統金融融合發展所形成的金融業務創新。區塊鏈金融屬于自金融概念,其本質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1]。區塊鏈金融的最早案例即比特幣,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剛開始面世時分毫不值,少人問津,但由于其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全球流通、專屬所有權、低交易費用、無隱藏成本、跨平臺挖掘等優勢特征,發展至今已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總市值。近年來,區塊鏈技術日益成為推動金融發展的新引擎,它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能夠對金融業態的發展產生巨大的積極效應。區塊鏈技術可以借其去中心化、分布式、全覆蓋和防篡改等特征優勢實現“金融脫媒”,加強區塊鏈與金融市場的融合發展,有效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經營效率。在解決信用風險大、資金運用效率低、支付處理成本高等金融領域難題上,區塊鏈技術具有重要應用價值[2]。

然而,作為一種先進、高效的應用技術,區塊鏈在技術應用、服務管理、信息安全和金融穩定等方面還存在著較高的風險,各個國家都紛紛推出“監管沙盒” 計劃等措施以規避金融風險。2019年10月24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指出:“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制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要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的引導和規范, 加強對區塊鏈安全風險的研究和分析。” 區塊鏈金融作為一種金融創新,實踐上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正在落地形成。但如何兼顧金融創新與風險防范成為各國金融監管面臨的共同難題[3],理論上對此的認知探索還有待深入。由此可見,在順應新經濟發展的時代要求和搶抓信息科技進步重大契機的同時,探索區塊鏈金融的發展演進、面臨的突出難題與提升路徑具有現實緊迫性。

二、 區塊鏈技術與金融互融的邏輯內涵

區塊鏈技術實質上是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成熟與創新,區塊鏈技術與金融互融則是“互聯網+金融”模式的進一步升級和更新。“區塊鏈+金融”是在原互聯網金融業態上的深化改革,區塊鏈與新金融的關系是技術內核與應用載體的表里關系。

(一)區塊鏈:新金融的技術引擎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的共享數據庫,作為新金融的技術引擎, 可以實現金融管理主體的去中心化、參與主體交易過程的可視化和系統運行的穩定化。首先,由于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點,系統中的數據與信息都是點對點的傳輸方式, 脫離了機構、硬件、系統的中心化管理,每個節點都在進行數據的管理與記錄, 每個節點都可以看作是核心系統。在金融交易中,在減少參與主體對中央管理系統依賴的同時,將大大提高交易效率。其次,區塊鏈通過技術背書的方式,使參與者基于信任一套具有共識算法的前提,省去了第三方的擔保機構,由此形成新的信任機制,可以減少商業信用成本。最后,區塊鏈中包含了時間戳和密碼學原理。區塊鏈會根據交易發生的時間記錄完整的交易歷史,每筆賬目發生時都會有時間戳的印記,并且交易雙方的信息都有加密處理,只有雙方有密鑰才可以看見完整的交易信息。這就意味著每筆賬目都可以重新查驗且數據的保密安全性較高。節點越多,系統的安全性就會越高, 同時加密系統使更改數據的難度加大, 從而可以避免金融系統被黑客攻擊后癱瘓的風險,保障系統與數據的安全。

(二)新金融:區塊鏈的應用載體

區塊鏈技術對于新金融的發展是一個極大的機遇。在傳統金融時代,互聯網金融只是金融業運營的一部分,而在新金融時代,互聯網金融近乎成為金融業的運營主體。區塊鏈更是在互聯網金融基礎上改造升級的一種運營方式,它可使金融市場的供給側與需求側更好的互聯互通,實現金融服務中供需雙方的共享模式。區塊鏈在國際金融領域已有應用,2017年1月,匯豐銀行、德意志銀行、比利時銀行、法國Natixis銀行、荷蘭合作銀行、法國興業銀行以及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等七大銀行共同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在布魯塞爾開發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集貿易融資和供應鏈融資為一體的平臺[4]。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與金融融合應用的典型成果包括:央行區塊鏈數字票據交易平臺、百度金融發行國內首單基于區塊鏈的ABS、 外匯鏈FXCO、微眾銀行貸款清算、中國銀聯積分兌換。由此可見,新金融的發展需求為區塊鏈技術提供了應用平臺。

(三)“區塊鏈+金融”融合:新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區塊鏈+金融”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也是我國新經濟發展的核心模式。首先,區塊鏈技術內蘊很強的技術創新性。這種技術創新性代表著研發人員與研發技術、人力資本、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可以激發科研人員和企業的技術創新動力。其次,“區塊鏈+金融”的數字化技術優勢,正在不斷提高互聯網企業、電子商務企業和虛擬現實企業的競爭力。同時數字化的金融市場,也正在不斷催化傳統金融產業轉型升級。 最后,“區塊鏈+金融” 可實現商品的產銷一體化與智能化, 在提高生產力的同時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由此可見,“區塊鏈+金融”能夠從技術、資本與生產力等三個方面融合助推新經濟的發展。

三、 區塊鏈金融的發展現狀與演進趨勢

(一)區塊鏈技術的特征優勢

區塊鏈被譽為繼蒸汽機、電力、信息和互聯網科技之后,目前最具潛力觸發第五輪顛覆性革命浪潮的技術。自2009年比特幣問世以來,其所依托的“區塊鏈”技術便受到全球科技界和經濟界的廣泛關注。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已成為互聯網金融(Itfin)或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中最熾熱的經濟概念或創新詞匯。對區塊鏈技術特征優勢的理解須基于兩點基礎性認知:一是從科技層面來看,區塊鏈涉及數學、密碼學、互聯網和計算機編程等很多科學技術問題;二是從應用視角來看,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和數據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這些特點保證了區塊鏈的“誠實”與“透明”,為區塊鏈創造信任奠定基礎[5]。可見,區塊鏈系統是一種全新的信用系統,無需信用系統本身就已經實現了自身信用, 并且該信用系統不受到任何法律法規影響,完全是依照機器語言運行[6]。

作為一種全新技術,區塊鏈與其他傳統類型技術具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認為,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開放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方面的技術特征優勢[7]。其中,最突出的本質特征優勢有三:(1)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無需任何第三方中心化權威機構或物理硬件設備,在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點對點直接交易,交易信息通過分布式核算和儲存,各個節點存儲信息互相獨立,任一節點數據損壞不影響其他節點數據的運行。(2)去信任化。區塊鏈技術基于哈希算法的自我約束,使用規則協議確立交易雙方之間點對點的信任關系,任何蓄意欺騙的行徑都會遭到其他節點的反制,無需第三方中心化權威機構的信用背書,此時不是沒有信用也不是信任弱化,而是信任被高度技術化了。(3)可追溯性。交易雙方所有的交易詳情都以區塊的形式被記錄下來,每一個含有詳細交易信息的區塊都自帶一個哈希指針,該指針明確地惟一指向其上一個區塊,哈希指針依據交易時間順序構建鏈表形成區塊鏈,每一個節點上都保存著完整的區塊鏈,區塊中的每一筆交易信息都可以沿著哈希指針和數據鏈追溯。 正是區塊鏈具有的多方面技術優勢,使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已從跨境結算、金融交易延伸到物聯網、供應鏈管理和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也為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新機遇,并正在引發新的產業創新與變革[7]。

(二)區塊鏈金融的發展現狀

區塊鏈金融的加速發展正在不斷實現金融脫媒,并為市場提供了更豐富的金融交易模式。從區塊鏈金融的發展模式上看,當前我國新金融的發展主要集中并表現在第三方支付、眾籌融資與網絡借貸三種形式[8]。我國區塊鏈金融近年來的發展還體現在金融新業態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場景,以及銀行、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積極與區塊鏈創業企業合作推動金融科技創新。

當前,已有諸多金融機構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數字貨幣、資產托管交易、股權交易、金融審計、跨境金融、電子票據、清算、供應鏈金融等場景中,一些商業銀行已取得實際應用成果。相比商業銀行在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ABS)、征信與風險、再保險、跨境支付與清算等應用場景以外,區塊鏈技術也被越來越多的科技型企業積極探索用于其他更為廣泛的領域,并產生更大的經濟規模效益。如,螞蟻金服、騰訊、京東金融等互聯網金融巨頭結合各自金融生態特色和流量優勢,進一步開發了企業安全服務、物流、溯源等場景方面的應用。據了解,螞蟻金服區塊鏈技術應用已經涉及互助保險、郵箱存證、醫療、物流等40多個場景,并已有多個成熟應用。騰訊金融云區塊鏈應用場景包含金融、稅務、公益、游戲、法務、供應鏈和醫療等相關服務;京東金融已在數字票據和ABS云服務等場景切入區塊鏈技術,提升場景參與者的信任基礎和風控水平。

“區塊鏈+金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其應用正日益成為許多金融業務高速發展的捷徑。實踐證明,區塊鏈金融的發展正在為傳統金融的常規業務創新提速增效。總體來看,我國區塊鏈市場還處在發展的早期階段,市場規模較小,大部分區塊鏈的落地案例尚處于嘗試階段,更多的應用場景尚待挖掘,沒能形成規模經濟和網絡效應。交易低效、場景非剛需、商業模式單一等問題普遍存在,金融結構和企業對區塊鏈的認知還需有待提升[9]。

(三)區塊鏈金融的演進趨勢

隨著對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探索與應用,依托區塊鏈技術的新金融已日趨發展為更加成熟和豐富的金融業態。區塊鏈金融的發展將不斷增加新金融交易的市場主體, 提高我國行業間的協作效率,優化我國金融業的市場結構。同時,區塊鏈金融技術上的優勢也將帶來市場交易規則與分配規則的重構,極大地方便人民的物質、精神生活。

1.區塊鏈金融交易要素市場化

區塊鏈金融的發展將逐漸實現金融要素的市場化。首先,以區塊鏈技術為支撐的新金融將會吸引更多的市場參與主體。從企業角度而言,利用新金融工具可以通過股票、證券等更便捷的直接融資來打破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生存瓶頸,也可以減少企業融資成本和降低資本風險。企業直接融資的順利開展,可以增加金融企業的可持續性與金融市場體系的彈性。從消費者角度而言,多種模式的新金融服務較傳統金融都增加了自助性、低成本性和服務享受多樣性的特點。例如,家庭資產管理過程已經從傳統的銀行儲蓄增至股票、債券、保險等多元化資產管理。其次,交易客體不僅是傳統的貨幣資金,還有虛擬貨幣(數字貨幣),金融工具也在逐漸多樣化。隨著微信錢包、支付寶、快閃付等電子支付方式的推廣和普及,人們交易的只是數字,只要存在安全可靠的記賬機制即可,而以去中心化記賬為顯著特征的區塊鏈技術恰恰提供了一種理論上完全安全可靠的記賬技術[10]。最后,新金融服務的多元化釋放了更多的市場活力,有助于我國宏觀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與此同時,交易管理和交易監督的線上化,也有助于實現信息共享、資源互通,減少金融市場搜尋成本, 打破供需雙方的信息壁壘,簡化交易流程,在金融要素市場化的過程中給更多企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2.區塊鏈金融服務個性化和自由化

借助區塊鏈技術的支持,區塊鏈金融發展將逐漸實現點對點的交易,滿足社會大眾需求。免去中介機構的監管和業務管理,可以激發金融企業的經營活力, 推出更多創新性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從另一層面來講,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已經產生了多樣化的個性需求。傳統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也需要實現金融領域的供給側改革,并不斷利用區塊鏈金融實現落后產能的“去杠桿”,促進我國金融領域提升一個新高度。 以區塊鏈技術為支撐的新金融實現去中心化后, 交易范圍也將逐步實現全球范圍的自由化,在合法合規的經營下,全球化的經營服務不僅可以拓寬我國金融服務的邊界, 同時也可以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例如,能源在區塊鏈技術的幫助下實現去中心化管理,對于有能源富余的消費者可以將多余的能源進行自由交易,真正做到能源共享[11]。

3.區塊鏈金融交易日益規范化

區塊鏈金融不斷發展的同時,也給金融監管帶來挑戰,為此,我國正在不斷積極構建法律法規予以規范。例如針對區塊鏈的管制,經過多年的發展,全球已經形成了比特幣、以太坊、超級賬本等為代表的基礎鏈及平臺,以分布式金融協議R3CEV、 分布式證券協議DAH等為代表的各種行業協議[12]。目前我國較新的規范新金融交易監管的制度性政策主要有《關于開展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銀發〔2018〕325號)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銀發〔2019〕209號)。2020年1月14日,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發布《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公示(2020年第一批)》公告,對6個擬納入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應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①。 此舉標志著我國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正式進入試點應用階段。同時以往的《網絡安全法》 對區塊鏈金融的交易運行也是一種規制。由此可見,對區塊鏈金融的法規政策正在不斷跟進, 區塊鏈金融市場交易將逐漸規范化。

4.區塊鏈金融交易日益公平化

“區塊鏈+金融”能使許多傳統金融的中小型企業在技術支持下形成新的金融應用場景,并能夠改變傳統金融制度資源分配失衡的弊端。傳統的金融制度在資源分配方面側重于銀行、證券、保險等大型企業和國有企業。中小微企業在資源分配中處于劣勢地位。而區塊鏈金融的發展,將為許多中小微企業帶來技術優勢和金融創新的機會,不僅能夠提高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率,而且也能逆向促進傳統金融制度的改革, 使我國金融資源分配更加公平化。同時,以區塊鏈技術為依托的新金融,將逐漸打破傳統金融行業的巨頭壟斷,尤其是打破行業間信息孤島的困境,實現市場內的信息共享,全面推動行業間的健康、有序、良性發展,進而實現新金融的市場化共贏。

四、 區塊鏈金融創新實踐面臨的突出難題

(一)技術監管難度大

“區塊鏈+金融”應用尚未成熟,其在技術監管方面也帶來許多挑戰。首先,由于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征,缺少中心系統,每個市場參與主體都將成為金融監管對象。同時,區塊鏈參與主體的匿名性,使得監管對象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進而對監管對象的身份識別增加了難度。 其次,“區塊鏈+金融”的經營范圍多為跨行業務、 跨市場的綜合類業務,使得監管邊界具有模糊性。最后,“區塊鏈+金融”交易內容多為數字貨幣,監管內容絕大多數都是對數據信息的監管。 通常交易信息會被加密,需要通過私匙打開,如何使國家獲得每筆交易的私匙是一項技術難題, 這種技術監管的難題如若不解決,將有可能出現危害更大的金融黑客、詐騙或是危害國家財產安全等行為。例如,對于各國在發行虛擬貨幣中的加密貨幣,由于其密碼學的原理和具有高價值的特點, 在技術保護下極有可能成為恐怖分子、非法組織洗錢和偷稅漏稅的工具。

(二)服務管理更新難

區塊鏈金融服務管理方式的更新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和風險。首先,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掌握技術技能的群體會形成新的技術精英階層, 占據特權位置, 因此該技術未必會像倡導者設想的那樣能使社會結構趨于去中心化[13]。同時,由于區塊鏈分布式網絡結構的特點, 不僅在網絡搭建上具有一定難度,而且由于去中心化的特點,即沒有中央控制器,對業務故障的逐一排查也將增加管理難度。其次,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網絡結構與金融業務應用結合時, 對于分布式節點的日常管理、維護和監督也需要更多的網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再次,區塊鏈金融創新通常伴有高研發成本,如果企業融資活動結束后所推出的金融產品未能取得很好的市場收益,則面臨著無法補償開發成本和企業經營管理失敗的風險。最后,去中心化后的金融交易一旦達成,撤回的幾率幾乎為零。這就意味著如果出現管理不當,交易失誤,企業內部的經濟損失將不可挽回。

(三)法律合規風險高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尚無健全的法律來規制,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法律真空做出不法行為。 首先,通過虛擬貨幣融資還沒有合規的法律監管與保護。如果眾籌項目向公眾融資超過200人,就存在違反我國證券法關于非公開募集條款的事實,踩上了非法集資罪的監管紅線[14]。同時,由于比特幣的全球通用性,極有可能成為洗錢的工具。其次,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比特幣作為金融領域的新鮮事物,在社會中所受關注度較高,如果不法分子利用投資者的投資沖動,編造虛假的比特幣,很可能會帶來新一輪的網絡詐騙。最后,虛擬貨幣仍需與法定貨幣掛鉤,實際上是以國家信用為保障,并沒有真正實現一體化信用機制, 如果不承認其合法地位,那么這種虛擬貨幣將一文不值[15]。如果上述風險不能合理規避,就容易擾亂國家金融秩序。

(四)信息安全保障弱

區塊鏈技術易帶來國家經濟信息泄露、行業錯誤信息瘋傳和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首先,區塊鏈金融具有的去中心化特點有可能給我國經濟領域帶來信息不可控的風險。例如,在公有區塊鏈中,國家保密的經濟信息極有可能由于區塊鏈的點狀傳播和不能集體統一撤銷的特點而危害到國家的信息安全。同理,在聯合區塊鏈或是私有區塊鏈中,某些錯誤的金融信息或是微小的金融事件也可能會變成流行事件, 影響到市場經濟的有序運行, 且具有不可控制性和對產生結果的不可知性。 其次,傳統個人信息保護制度架構已落后于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要求,既無法為用戶隱私提供有效的保護, 又嚴重掣肘信息經濟時代數據紅利的釋放[16]。在當前信息技術環境中,一般普通民眾識別網絡風險和網絡騙局的能力較低,在制度保護失靈和個人風險識別能力較低的情況下,個人信息保護受到威脅。

(五)金融穩定性能低

近年來,混業經營已經成為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區塊鏈+金融” 將進一步加速金融業務和市場的交叉融合與創新,我國金融業混業格局正在形成。此種情形下,首先,從公司內部視角來看,涵蓋綜合業務類型的金融公司,如若沒有有效的風險防控機制,將可能導致公司內部風險的交叉感染。其次,從市場角度看,我國原有分業監管體制難以適配“區塊鏈+金融”模式下的混業經營,加之“區塊鏈+金融”帶來的監管邊界、監管內容、監管主體的全新變化, 易造成部分金融交易的監管真空。當經營主體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將金融風險外部化的時候,易引發金融風險。與此同時,中國虛擬經濟的快速發展并沒有堅實的實體經濟基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虛擬經濟的發展對實體經濟具有一定的“擠出效應”[17]。最后,從國際視野來看,當前全球風險加劇,風險治理面臨困難[18]。金融市場的全球化,使得金融風險的波及范圍更廣、速度更快、影響更深。在沒有形成全球化統一監管體制的條件下,系統性的金融風險極易引發全球性的金融風暴。

五、 區塊鏈金融穩健發展的提升路徑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其與金融的融合仍處于發展之中。雖然區塊鏈與金融融合后具有很強的技術優勢, 但是其也不會消滅交易失信、金融危機等風險。因此,需從制度保障、技術監管、人才培育、法治規范和環境優化等方面為區塊鏈金融的穩健發展形成有效的驅動力,以發揮區塊鏈金融的功效。本文設計了區塊鏈金融穩健發展的提升路徑,如圖1所示。

(一)強化制度保障

為提升我國金融監管對區塊鏈金融發展的適應性, 需要適時調整創新金融監管制度與機制。在國家層面,基于以維護國家公共安全利益、社會經濟平穩運行的制度目標,制定國家監管制度,增強國家在金融領域的引導權和控制權。為契合區塊鏈金融發展具有混業經營的市場特點,應建立健全混業監管制度。在市場層面,建設由市場統一監管的公共信息基礎設施, 設立企業市場準入的技術標準,完善市場內部信息共享與風險監督機制,使市場主體在自由交易的同時也具有自控風險的技術平臺和制約機制。在金融公司內部層面,加強建立企業內部風險防范制度, 設立業務間的風險防火墻,完善公司內部風險防控機制。同時,要加強監管者與金融行業代表的密切聯系,達成共識。

(二)提高技術監管

為保障區塊鏈金融應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控性,需通過大數據、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設置治理監管的自動化平臺進行實時監控。首先, 探索建立區塊鏈技術的內部風險制約技術,將風險因素的測控內化于區塊鏈。針對監管對象復雜多樣的難題,通過交易主體身份信息的電子認證來保障市場主體的合規參與。其次,提高區塊鏈金融技術業務操作流程和技術監管程序的匹配程度,在業務交易各個節點上做到風險監管的全覆蓋,防范風險的發生。最后,提高技術監管對數據保護、風險監測、信用風險的識別能力,即設立風險預警機制。 通過風險建模分析風險因子并設置風險系數,當風險系數達到臨界值時,立即采取監管措施制止風險發生。例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針對線上金融非現場審核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風險防范,可采取疊加適用人臉識別、大數據匹配、身份認證適時上傳等技術手段, 強化對借款人身份的確認,對線上交易生成的電子數據,通過可信時間戳、哈希值驗證、區塊鏈等手段收集和固定,以降免訴訟中的法律風險①。

(三)創新人才培育

為推動以互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前沿科技不斷深化發展, 需要不斷進行科技人才的培育與儲備。為此,政府應發揮引導作用,制定促進信息技術發展的引導政策和激勵機制,在企業與高校中增設信息科技研發項目, 加大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設立專項人才培養機制,并加強金融治理監管人才技術上的培訓,更新監管理念,提升監管水平。同時,以企業組織的技術再生化、升級化為牽引,抓住業務轉型升級的契機,不斷培育區塊鏈金融業務的服務管理人才,在企業內部開展定期的研修、培訓,或與高校合作形成校企合作聯盟,以努力跟進掌握區塊鏈這一前沿科技。高校和教育機構內部可以培育區塊鏈技術人才為導向, 在教學內容上做好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與區塊鏈的緊密融合,進而實現數據、資源、智能和安全信任等技術的整合和創新,培養出掌握專業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做好社會精尖技術創新人才的基礎培養工作。

(四)健全法治規范

為保障對區塊鏈金融治理的有序監管,需要填補區塊鏈金融監管法律規范的空白,建立健全關于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法律體系。首先,建立健全配套適用的區塊鏈金融法律以防范未來可能出現的監管真空和監管滯后。在法律層面設置區塊鏈金融的法律規范,以此調整和規范新形勢下金融交易過程中的各種經濟關系, 規范區塊鏈金融的交易秩序,以達到區塊鏈金融市場交易規范、資源配置最優、公平、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其次,落實法律顧問制度,充分發揮律師作用。為市場參與者接受和充分利用市場新機遇答疑解惑,幫助參與者在區塊鏈金融市場中能夠懂法、用法和守法。當交易風險或是交易糾紛發生時,能夠尋求司法程序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最后,針對涉及區塊鏈行為犯罪的問題,刑法應當表明基本的立場,即在推動技術進步和強調風險防控中尋求平衡,而不可偏廢[19]。

(五)搞好環境優化

區塊鏈金融在區塊鏈技術、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不斷實現金融機構和市場參與主體的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為實現區塊鏈金融的穩健發展,應以國家監控、市場測控、金融參與主體內部防控的形式,為區塊鏈金融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通過建立健全國家的監管制度和法律法規,打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和法律環境。市場內部要形成健全的營商規則,制定嚴格的金融市場準入標準,適時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區塊鏈金融企業的成立要制定身份認證環節,對成立的金融企業要進行信用培訓和信用考核,增強企業的自律意識。同時,企業內部要進行自制規則的約束,消除市場不良競爭和潛在風險,確保區塊鏈金融企業內部的環境凈化。綜上,在國家、企業和市場三方的制度環境優化、市場環境凈化和企業環境優化的基礎上,打造良好開放的區塊鏈金融環境。

參考文獻:

[1]徐曉飛.區塊鏈金融的風險評估與管理[J].現代管理科學,2018(10):33-35.

[2]葛孟超.“區塊鏈+金融”前景有多大[N].人民日報,2019-11-11(18).

[3]葉文輝.英國“監管沙箱”及對我國金融監管的啟示[J].金融理論探索,2017(1):31-35.

[4]涂紅,劉程.區塊鏈在全球貿易與金融領域中的應用[J].國際貿易,2018(10):63-67.

[5]李拯.區塊鏈,換道超車的突破口[N].人民日報,2019-11-04(5).

[6]羅玲玲,孫天睿.區塊鏈金融應用場景、存在問題及合規發展[J].企業經濟,2020(1):42-47.

[7]孫國茂,Li Meng.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及其金融領域應用研究[J].理論學刊,2017(3):58-67.

[8]宮曉林.互聯網下的新金融形式[J].中國金融,2013(24):56-57.

[9]區塊鏈推動建立開放與共享的新金融體系:平安區塊鏈白皮書(2019)[R].平安區塊鏈研究院,IDC.2019.

[10]張慶立.區塊鏈應用的不法風險與刑事法應對[J].東方法學,2019(3):72-86.

[11]劉海英.“大數據+區塊鏈”共享經濟發展研究——基于產業融合理論[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1):91-95.

[12]尹浩.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機遇與治理思路[J].人民論壇,2018(6):6-10.

[13]ATZORI M.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Decentralized Gov-vernance:Is the State Still Necessary?[J].Journal? of Governance and Refgulation,2017(1):45-62.

[14]郭喜才.互聯網風險及其監管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5(7):80-84.

[15]莊雷,趙成國.區塊鏈技術創新下數字貨幣的演化研究:理論與框架[J].經濟學家,2017(5):76-83.

[16]陳俊秀.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以2011-2017年公布的773份刑事判決書為研究樣本[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85-92.

[17]曹建華,李風琦.新形勢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路徑與對策分析[J].理論探討,2018(6):88-95.

[18]曹帥,許開鐵.逆全球化浪潮下“全球風險社會”的治理困境與中國方案[J].理論探索,2018(6):69-74.

[19]儲陳城.人工智能時代刑法的立場和功能[[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8(6):77-94.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finance has become a new drive for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ing this new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systematically clarify the basic issu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promotion path of the blockchain finance. Starting from the logical connot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 blockchain and finance 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chnology core and the application carrier;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rend of Chinas blockchain finance. We find that blockchain finance is faced with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iculty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 the difficul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updating, the high risk of legal compliance, the weaknes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the low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stability, etc. We think that blockchain finance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system guarantee, improving technical supervisi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mproving legal norms, and optimizing environment. These measures will help releas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blockchain finance.

Key words: blockchain finance; internet finance; financial technology; technical supervision

(責任編輯:李丹;校對:龍會芳)

猜你喜歡
金融
金融開放應在審慎中闊步前行
中國外匯(2019年20期)2019-11-25 09:55:00
祛魅金融衍生品
中國外匯(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4
金融與經濟
中國外匯(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0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夢
央企金融權力榜
新財富(2017年7期)2017-09-02 20:06:58
民營金融權力榜
新財富(2017年7期)2017-09-02 20:03:21
P2P金融解讀
多元金融Ⅱ個股表現
支持“小金融”
金融法苑(2014年2期)2014-10-17 02:53: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第一页亚洲|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产精品第三页在线看|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欧美精品另类|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午夜小视频|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在线欧美日韩|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99re视频在线| 红杏AV在线无码|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欧美| 久久熟女AV| 一级在线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99久久99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91视频日本|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国产偷倩视频|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亚洲香蕉久久|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jizz国产视频| 成人在线第一页|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色视频国产|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红杏AV在线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国产啪在线91|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69视频国产| 亚洲啪啪网|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色视频在线| 久久毛片基地|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91在线中文|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