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運有
摘 要:現如今,初中美術教學不僅要培養中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藝術修養,還要肩負起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使命,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在美術教學中得到塑造與提升。因此,初中美術教師需要針對今后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進行全方位的創新研究,確保初中美術教學成效符合教育改革的相關要求。針對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策略進行了專項研究,并提出相關措施。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情感教育;滲透策略
在素質教育體系當中,初中美術課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門課程不僅可以培養中學生的藝術性和人文性特征,還可使學生的心靈與情感受到啟迪,形成更加健全、完善的人格。因此,在初中美術課堂上,教師要將情感教育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節當中,使學生同時具備較強的藝術修養和人文情懷。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
在人教版初中美術教材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情感教育素材,例如九年級下冊的《留下眷戀 帶走真情》、七年級下冊的《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八年級下冊的《美好宜人的居住環境》等。因此,美術教師在滲透情感教育的過程中要緊貼教材內容,并且以學生的興趣喜好以及發展需求為核心,有意識、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思想指引,使學生能夠一邊學習美術知識一邊獲得情感教育,進而形成較強的綜合素養。在美術課堂上,教師要準確把握住每節課的教學重點,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在校園中健康成長”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這樣和學生說:“大家想一想,除了家庭以外,還有哪里是我們每天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啊?”學生紛紛回答“學校”。當學生意識到這一點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在校園當中都經歷了哪些難忘的事情、最喜歡校園當中的哪一處景觀、對校園氛圍的感受等。這種方式既為接下來的課堂講解環節做好了鋪墊,又激發了學生對校園的情感與眷戀,使情感教學在美術課堂當中得到傳遞與滲透。
二、采用科學的情感教育方式
要想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教師首先要對情感教育給予高度重視,認識到情感教育在九年義務教育當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情感教育策略,使情感教育元素在教學中得到有效滲透。比如,教師可在國慶節前后的美術課堂上給學生播放《建國大業》這部電影的精彩片段,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隨后,再帶領學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制作一張賀卡,以便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又比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獨樹一幟的中國畫》時,教師可以事先搜集一些優秀的國畫作品,例如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張大千的《愛痕湖》《長江萬里圖》、徐悲鴻的《奔馬圖》《愚公移山》等,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讓學生享受到一次視覺盛宴。在展示名家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講解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創作者在繪畫過程中的艱辛歷程。這樣既讓學生掌握了美術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思想境界與道德情操,實現了美術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有機融合。另外,在初中美術課堂上滲透情感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而且對于中學生來說,其思想認知與價值觀念尚未成熟,思想狀態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美術教師有必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當中學習美術知識,進行繪畫創作。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對學生的情感世界產生諸多影響,不但因此喜歡上繪畫藝術,還將具備當代青少年應該具備的思想高度和豐富情感,對身邊事物形成自己的獨到見解。
三、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情感教育必須以學生主動配合教師教學為前提,才能收到一定的教學成效。因此,在初中美術課堂上滲透情感教育,教師必須優先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當中,方可使其道德品質和人文修養得到有效提升。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增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提問,使學生擅長并且習慣于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為生活增添情趣”這一單元時,當導入該教學主題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所理解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樣的,或者將全班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相互討論一下如何為生活增添情趣。在激發學生美術創作靈感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主動投入思考與探究當中。
總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賦予了美術教師更多的責任與使命。因此,初中美術教師要盡快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與思想認知,制訂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案,確保美術課堂的高效性、綜合性與有效性,同步開展美術教學與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文文.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融入[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213.
[2]楊江紅.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滲透與實施情感教育[J].學周刊,2020(3):161.
[3]楊雯文.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22):138-139.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