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鴿
摘 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批注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認識,還能讓學生掌握文章的結構、語言特色和修辭,對學生學習閱讀來說具有積極作用。通過對明確批注內容、傳授批注方法、教授批注運用等方面的研究,討論初中語文批注式閱讀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批注式閱讀;閱讀教學;教學方法
批注式閱讀方法源于我國古代的評點法。在古代,文人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會以簡單的評語概括文章的特點,對所讀文章的結構、語言、修辭等進行點評。還有許多文人會結合自己讀后的感想,寫下自己的心得。結合評點法形成的批注式閱讀,不僅包括對文學作品的點評,還包括為文學作品做注,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對閱讀內容做注釋。
一、明確批注內容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批注式閱讀教學方法進行閱讀教學,先要讓學生了解批注的內容。當學生掌握了批注內容后,學生自己在批注的時候會更方便,也會更樂于運用批注方式學習閱讀內容。批注式閱讀包括批和注,在教授過程中,便可從批的內容和注的內容上向學生傳授,讓學生掌握批和注的含義,了解批和注的位置。
以《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課為例,我在授課前,便將批注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并讓學生以此課進行練習?!笆紫龋侵笇λx文章的點評。我們可以在文章的題目處寫下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和點評,此為眉批。在閱讀文章內容的時候,可以將自己對文內關鍵詞的運用或者某段修辭運用的點評寫在文章的兩旁,此為旁批。當對文內的一些字、詞的運用頗有感觸的時候,也可以在文中行與行、字與字中間進行點評,此為夾批。這便是‘批的方法?!痹谖艺f完“批”的方法后,便讓學生對《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這篇課文中的內容進行點評。學生在題目上寫下眉注:“‘說和‘做與‘言和‘行相對,點明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接著,我又為學生介紹“注”的方式:“‘注是要大家用查閱資料的方式,增加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當我們看到一篇文章的時候,不了解文章的作者,便需要查閱作者生平,并將其寫在作者處,這便是‘注。當我們對文中某字、某句不理解的時候,也需要查閱資料,寫在文章兩旁叫‘旁注,寫在相應行的空白處,叫‘夾注?!痹诮忉屃恕白ⅰ钡姆椒ê螅瑢W生也便開始自己做注。
二、傳授批注方法
當學生了解了批注的內容之后,教師可以傳授學生批注的方法。由于批和注都是在同一文章中對文字內容進行點評、注釋,所以批注的形式是大致相同的。但是由于批注的內容較多,所以不同的內容需要運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批注,這樣才能讓人在閱讀的時候一目了然。教師在傳授批注方法的時候,可以以具體的文章為例,為學生進行介紹和分析。
我在傳授學生批注方法時,便以《回憶我的母親》一課為例進行介紹?!霸诖苏n中,我們可以從題目上進行點評,用‘.可以點在‘回憶一詞下面,做點評:‘回憶一詞,代表著人已經不在了,所以才需要回憶?!?可以用作對文章用得比較好的字詞的點評。當我們看到作者的時候,就需要做注,可以用‘△寫在‘朱德的下面,查閱資料后在旁邊寫下朱德的生平。當看到文中有精彩句子的時候,可以用‘~~~畫在句子下面。當看到某句話有疑問的時候,可以用‘? ? ? ?畫在句子下面,之后在旁邊打上一個‘??!碑斘覀魇诮o學生批注的方法后,便讓學生在此課文中用不同的批注方法對文章進行批注式閱讀。
三、教授批注運用
當學生掌握了批注方法后,學生在學習初中語文閱讀內容時,便讓學生根據閱讀內容撰寫批注。在學生能夠根據文章形成良好的批注習慣并熟悉這種閱讀方式后,教師可教授學生批注的運用。批注不僅僅是在讀者對文章進行點評和注釋之后便可置之不理的閱讀形式,批注對學生在語文學習期間回顧課文內容、復習課文知識點、擴充文學知識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讓學生了解批注的用途和作用。
在為學生講授完《白楊禮贊》一個月之后,我再讓學生對此課文內容進行復習。并告訴學生:“我們之前已經為這篇課文做了批注,大家在復習的時候,不僅要熟悉原文,還要熟悉批注中所做的點評和注釋,了解文章的寫作目的,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了解白楊的象征意義,掌握課文中‘妙手偶得‘錘煉‘垠‘坦蕩如砥等字詞的含義?!蓖ㄟ^我對學生的提示,學生認識到在復習《白楊禮贊》這篇課文的時候,批注式閱讀的作用便顯現了出來,學生在復習過程中能夠更快、更精準地掌握此課的重點內容。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批注式閱讀能夠擴充學生的文化知識,能夠讓學生學會對文中的修辭、表達方式進行點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生字詞的含義,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教師在授課時,可以通過為學生講授批注內容、傳授學生批注方法、教授學生批注運用方法和作用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批注式閱讀的重要性,并讓學生形成批注式閱讀的習慣,使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林雪山.初中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初探[J].名師在線,2018(15):40-41.
[2]張曉林.批注式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北華大學,201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