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交流,對社會文化建設要求也進一步提升。群眾文化是民族發展的精神源泉,將群眾文化內容規劃、提煉,落實群眾文化的檔案管理工作,可以豐富民族文化資源,推動群眾文化傳承和發揚,有利于保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在此基礎上,本文將探索群眾文化管理現狀,分析檔案管理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為民族文化建設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檔案管理;群眾文化;作用分析
檔案管理是知識信息管理方式之一,也是保存知識數據的有效途徑。但是,目前群眾文化建設對檔案管理重視程度不高,文化資源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也有待優化,嚴重影響了群眾文化建設效果。因此,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如何落實檔案管理工作,如何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模式,成為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發展的關鍵。
1 在檔案管理的應用價值
1.1 有利于保護民族文化多樣性
群眾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做好群眾文化建設的檔案管理工作非常必要。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由于群眾文化數據資源較多,傳統管理模式和理念比較陳舊,忽視了檔案管理建設工作,從而影響了文化資源的管理質量。因此,在群眾文化建設中,重視群眾文化資源的儲存管理工作,合理運用現代化檔案管理,可以避免群眾文化資源遺失問題,有利于保護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同時,在群眾文化建設中,保護和管理具有價值的文化活動形式,做好群眾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工作,有利于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構建優秀的民族
精神。
1.2 有利于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
隨著文化建設工作的不斷發展,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越來越多,群眾文化信息也在日益增加。如果忽視群眾文化檔案管理工作,會影響群眾文化建設質量,導致文化事業發展不牢固,不利于文化活動持續穩定開展。因此,做好群眾文化資源的收集管理工作,保護民族文化資產,才能夯實文化事業發展基礎,提升文化管理水平,才能保障文化事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1.3 有利于優化群眾文化建設環境
在群眾文化建設中,重視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優化群眾文化建設環境,是文化單位進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產和信息資源。相比傳統的管理模式而言,利用檔案管理的方式,落實文化資源收集、儲存等多項工作,不僅可以提升群眾文化資源管理的科學性,保障群眾文化管理質量,還可以明確群眾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優化群眾文化建設環境,保障群眾文化資源的全面性,對我國文化傳承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2 檔案管理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應用途徑
2.1 健全群眾文化的檔案管理制度
為了保障群眾文化建設質量,群眾文化檔案管理需要健全管理制度和體系,明確管理內容和規范管理行為,才能保障群眾文化資源管理的有效性,是檔案標準化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根據群眾文化發展現狀和管理需求,落實文化資源的管理制度標準,明確各類文化形式的管理方式,確保群眾文化檔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開展。例如,群眾文化信息形式多樣,如:文字形式、視頻形式等等,檔案資料的載體也越來越多。因此,在群眾文化信息管理中,根據檔案資料形式載體的差異,健全檔案管理方法和規則,為檔案管理工作提供指導和幫助。為了提升檔案管理質量,健全群眾文化管理的監督制度、責任制度、檔案管控制度也非常重要。例如,在群眾文化資源管理中,做好管理內容、管理行為的監督工作,一旦發現檔案管理的不足和問題,及時要求整改或優化,避免影響群眾文化資源管理質量。同時,根據群眾文化資源的管理內容,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檔案法律體系,加強檔案管理控制能力,確保群眾文化檔案管理有序發展,進一步提升文化資源管理水平。此外,將群眾文化檔案管理納入檔案管理工作的績效考核中,也能起到規范管理行為、激發管理意識的作用,這對推動群眾文化資源管理工作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這樣的制度環境下,不僅可以規范管理人員的行為和態度,保障群眾文化管理質量,還可以營造保護群眾文化的良好環境,有利于群眾文化穩定
發展。
2.2 落實群眾文化資源的整理和開發利用工作
群眾文化資源收集是檔案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群眾文化檔案管理質量的關鍵。在群眾文化檔案管理中,以豐富群眾文化資源檔案為目標,落實文化資源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各種載體形式的文化藝術檔案歸檔工作,不斷豐富和累積群眾文化資源,才能為后期檔案歸納管理奠定基礎。例如,作為檔案管理人員,需要積極收集群眾日常文化建設信息,不遺漏任何一條信息資源,這樣才能保障群眾文化資源管理的完善性,進一步提升群眾文化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工作水平。同時,在群眾文化資源收集中,堅持“來源于社會,服務于社會”的基本原則,構建群眾文化資源共享管理,提升群眾文化資源的利用效率,充分發揮檔案管理的價值。例如,在群眾文化檔案管理中,打造群眾文化資源收集和利用的共享平臺,積極吸納社會中的群眾文化資源,這樣不僅能夠提升群眾文化資源收集的便利性、廣泛性,還可以促進群眾文化的傳揚和發展。此外,針對收集來的群眾文化資源,檔案管理人員需要認真分析和整理,深入挖掘群文文化內涵和精神,將其歸納到檔案資料中,為文化事業發展提供參考。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確保群眾文化檔案管理工作落實到位,保障了群眾文化資源的多樣性和全面性,還有利于發揮群眾文化精神,促進文化事業建設發展。
2.3 加快群眾文化信息化管理建設
傳統檔案管理不僅存在管理效率低、信息存儲量小等問題,檔案查詢和借閱程序也非常繁瑣,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因此,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構建信息化檔案管理系統,設置檔案查詢、檔案存儲以及管理等多項功能,利用計算機檢索功能,提升群眾文化管理效率,不斷推進檔案信息數字化發展。同時,根據群眾文化數據內容,建立群眾文化資源數據庫,基于群眾文化載體差異、文化種類差異,構建多種存儲數據庫,以便于后期調用和查閱,也能為檔案信息共享奠定基礎。例如,檔案管理人員將收集的群眾文化資源錄入檔案系統中,并按照一定規則標準進行分類管理,資源利用者可以自由檢索、查閱和下載,從而加快群眾文化資源傳播效率。相比之下,傳統檔案管理過于獨立局限,無法實現快捷高效的分享服務,這也是影響群眾文化傳播的因素之一。因此,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群眾文化檔案管理實現數字化,拓展了傳播途徑,共享和互通其他藝術檔案信息的資源,對保護群眾文化多樣性具有積極意義。此外,信息化檔案管理對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信息技術能力要求較高,管理方式和理念也與傳統檔案管理存在差異。因此,為了確保群眾文化檔案管理質量,重視信息技術型管理人才培訓工作,不斷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調整管理人才結構,可以確保群眾文化信息化檔案管理質量和效率。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文化信息相互交流、不斷融合的環境下,做好群眾文化建設的檔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這也是保護民族文化多樣性的途徑之一。通過分析群眾文化檔案建設的重要性,從完善檔案管理制度、重視群眾文化收集和利用、加快信息化檔案管理建設等角度出發,明確了群眾文化資源管理要點。只有將群眾文化資源管理工作落實到位,才能全面保護群眾文化資源,避免文化缺失、資源重復等問題,才能為文化事業發展奠定基礎,促進民族文化多樣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鄭盛楠.機關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創新與改革探討[J].人才資源開發,2016(22):142.
[2]胡麗君.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J].科技經濟導刊,2016(12):177.
[3]陳秀春.淺析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規范化[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4,(3):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