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是整個社會體系的重要構成元素,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響應國家大力推動素質教育為目標,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促進社會國家及個人發(fā)展都有著重要意義。所以高校政治輔導員肩負大學生政治教育的艱巨任務,結合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職院校堅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需求,高校輔導員應切合實際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向,結合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而實施因材施教,從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xiàn)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目標。
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1.1 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夠重視
目前大學生的思想受各種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影響正確的價值觀取向,給高職院校輔導員政治教育增加了一定難度。而且受高職院校教學目標往往注重的是學生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夠重視,也沒有系統(tǒng)得對政治教學要求的評定,直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有效開展。
1.2 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質欠缺
因高職院校對政治的教育還不足夠重視,導致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在高校教育群體中較為弱勢。而政治教育者自身教學方式方法也過于傳統(tǒng),也沒有積極加強自身的學習與時俱進,從而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果。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較多,一個輔導員要兼顧大學生方方面面的教育,涉及內容思想方向和情感問題以及日常同學之間的相處關系等,從而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
1.3 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思想及認識不夠
大學生對政治教育的意義不夠深入了解,覺得上政治思想教育課是在浪費教學資源。很多學生對上政治思想課,是可去可不去的態(tài)度,學生上課出勤率很低。而在政治思想考核也不是很完善,一個學期以期末作為政治教學的考點,很難體現(xiàn)學生對政治教學的吸收情況。另外,現(xiàn)在的大學生自身管理能力差,集體觀念不夠強烈,自身心理承壓能力不足,一點點小挫敗就深受打擊。學生思想政治意識基礎差,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
1.4 思想政治教育受網(wǎng)絡時代影響
現(xiàn)在是網(wǎng)絡信息時代,高校大學生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時期。網(wǎng)絡信息內容也是形形色色都有,很多負面的內容的傳播對高校大學生造成重大的影響。學生反而越來越依賴網(wǎng)絡信息,時刻都在使用網(wǎng)絡。如在食堂中都能一手捧著飯盒,一手拿著手機樂呵。所以高校政治輔導員面臨更為艱巨的教學任務,要將學生引導正確使用網(wǎng)絡知識,并結合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指導。
2 高校政治輔導員開展教育工作的教學
2.1 高校應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
高校應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將思想政治作為考核考生的重要科目,將考核成績納入總成績中。并且要定期進行學生考核,檢查學生學習情況,還要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的考勤作為期末綜合成績評定。高校還應將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做得更加完善,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要有效結合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起來,深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進行。
2.2 提升輔導員自身能力及綜合素質
高校輔導員的政治覺悟要高,也需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的學習,提高自身領悟能力和運用教學能力。應從學生身心健康進行有效輔導,分析每個學生個性特點的不同并針對性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有的學生是遇到學習挫折,有的遇到情況挫折,有的是集體適應差等,不同學生不同的思想政治教學需求。輔導員還應鼓勵學生多參與校園舉辦的集體活動,加強學生融合集體生活的能力和學生交際能力。
2.3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深入了解學生思想動向
高校的輔導員日常工作內容非常多,要跟進指導學生日常事務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培養(yǎng),還要實時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問題[1]。所以高校輔導員應重視構建師生關系和諧發(fā)展,這樣才能更有效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引導學生走出自身困境,幫助學生打造更積極陽光的形象,從而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2.4 合理利用網(wǎng)絡資源教學
現(xiàn)在是網(wǎng)絡時代,網(wǎng)絡對大學生來講并不陌生。高校輔導員應積極結合網(wǎng)絡教學進行高校的思想政治學習[2]。引導學生對網(wǎng)絡的選擇,加強網(wǎng)絡內容的篩選,擯棄帶有負面的、消極的、不健康的內容,學校網(wǎng)絡技術部門也應對校園網(wǎng)做凈化處理,對一些不健康的信息進行有效攔截,提高校園網(wǎng)的防火墻攔截功能,給學生們留一片積極向上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
輔導員還應結合網(wǎng)絡信息化時代,結合網(wǎng)絡將帶有積極的小視頻發(fā)到學生群或是校友網(wǎng)中,包括微博微信工作號等,同時加入一些流行元素,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不知不覺中將思想政治吸收內化,寓教于樂的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質。
2.5 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實踐相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個理論性較強的學科,輔導員如果是一味的將思想政治內容去教學,會引起學生的不適應或是反感。例如將社會主義思想、三個代表、鄧小平理論、職業(yè)思想學習等的理論內容,直接灌輸學生反而影響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從而影響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吸
收[3]。因此,輔導員應結合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如“雷鋒行動”、“護心行動”和“參與實踐單位假期行動”等,鼓勵學生多參與社會活動體驗中,利于形成正確的職業(yè)思想,找準未來的目標方向。也利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
3 結束語
誠然,高校輔導員應結合網(wǎng)絡信息化的大環(huán)境,堅持以人為本為教學原則,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將政治思想內容知識融合學生的學習日常生活,并改變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熱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于無形潛入學生腦海融入生活。從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開展,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成蕤君.高校輔導員如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西部素質教育,2017(15):46.
[2]褚婕.試論高校政治輔導員應如何開展教育工作[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32):20+22.
[3]楊嘉鵬.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如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西部素質教育,2018,v.4(14):58.
作者簡介
廖煬(1992-),女,漢族,湖南常德人,理學學士,主講課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主要從事心理健康教育、高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