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婷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交通運輸企業做大做強的有力保障,基于新媒體的發展趨勢,有必要將思政工作與互聯網相互融合,有效傳播各項有用信息,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進步。因此,本文分析了交通行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措施,希望能夠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
關鍵詞:新媒體;交通行業;思想政治;對策措施
1 新媒體加強與交通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困境
1.1 主流意識形態主導地位式微
長期以來,我國意識形態受到外來意識形態的影響較大,存在著復雜的對抗關系,交通運輸企業意識形態領域也比較波折,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從未間斷,在經濟成分、就業方式、行業特征、利益關系等的影響下,人們思想活動日趨動蕩,選擇更多,差異更大,多變性也不斷增強。在這種情況下,主流意識形態逐漸消解,新媒體場域的價值觀多元林立,物質價值觀腐蝕了人們的思想,與新時代要求不相符,交通運輸企業員工會受到網絡狂歡的波及,態度上出現松懈和消極現象,由于傳統媒體平臺窄、實時性差,無法深刻影響員工的思想,對交通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出了較大的挑戰。
1.2 思政工作者主體素質良莠不齊
目前,思政主體缺乏正確的政治觀點,政治立場不堅定,政治責任感較差,政治的紀律性和鑒別力受到較大程度的負面影響。交通思政工作主體缺乏德才兼備的工作人員,無才無德者眾多,理論素養和人格素質嚴重欠缺,難以滿足交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需求。新媒體時代要求思政工作者具備良好的媒介素養,相關工作人員無法有效辨別出有效的傳播信息,無法激活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意愿,在分眾化和娛樂化傳播激流中,出現分叉和混同現象。很多思政人員無法把握新媒體場域內部各個對象之間的關系,忽視了被教育者的心理需求,會引發員工的抵觸和排斥心理,這種問題十突出,亟待解決。
1.3 傳統思政管理模式效果較差
交通運輸企業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固定的思政管理模式,往往采取灌輸式的教育方式,由于制度化管理的僵硬,思政客體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在社會轉型期,由于經濟體制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革,嚴重降低了管理型思政工作模式的有效性。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傳播體,用戶的自主權更大,話語權更加自由,單向的教育方式違背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教育需求,新老員工的思想觀念嚴重斷層,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由于年齡上的差異,新員工主張追求公平自由,民主意識強,老員工按部就班,適應性明顯低于年輕一代,傳統的管理型思政模式已明顯落后,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求。
2 新媒體時代交通運輸行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路徑
2.1 以理念創新搶占新媒體意識形態陣地
交通運輸企業需要樹立新時代意識,搶占新媒體意識形態陣地,發揮出積極影響。第一、強化意識擔當。交通運輸企業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發揮干部的先鋒和引導作用,敢于承擔日常工作中的職責,宣傳一體價值觀,在新媒體場域中扮演發聲人的角色,讓主流價值觀和主導意識形態占據更多的內容。同時,干部職工需要肩負起歷史責任,借助自媒體,跟上黨和政府的腳步,緊貼時代熱點,對準社會焦點,傳遞社會正能量,開啟新征程,完成新使命。第二、強化主動意識。交通運輸思政工作者應主動出擊,在新媒體的引導作用下,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形成健全的網絡工作場地,擴大已有的教育空間。在思考、總結、歸納的基礎上,增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提升網絡空間領域思政工作水平。同時,交通運輸行業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與時代特征相契合,與時代主題相對應,既能突出行業特色,又能弘揚行業文化,創造更多有內涵、有深度、有觀點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內容。
2.2 借助新媒體構建政工主體體系
交通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順應新媒體時代的趨勢,借鑒黨政工團的成熟經驗,在積極嘗試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利用新媒體拓展新技術,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將線上線下融合為一體,提升員工的主體意識,構建核心政工主體體系。積極轉變工作思維,對思想政治工作資源進行科學配置,采取專人專職的工作方式,經理與員工交叉任職,專職與兼職相互結合,擴大交通企業思政工作的輻射面,進一步發揮交通企業黨組織的政治領導作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體制,明確思想政治的開展目標,疏通政治內容的宣傳渠道,細化權責,保證思政工作體系的協調運轉。同時,應把握生產經營、后勤保障、精神培育、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服務等之間的關系,為思想政治工作體制的運行奠定基礎,貫穿各個部門不同層面的工作內容,在領導的統一管理下,各部門共同負責企業內部的各項工作,齊管齊抓,以政工干部為骨干,職工群眾為輔助,形成特色化的政工體系格局,為交通思想政治工作的進步提供支撐。
2.3 創新載體,搭建思想政治工作宣傳平臺
遵循信息傳播的規律,把握新媒體的特點,樹立新時代下的互聯網思維,創新互聯網+模式,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融合,在優勢互補的基礎上,深化宣傳內容的內核,實現一體化發展。對接員工的現實需求,借助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了解員工的心理狀態,分析員工的社會行為,提供精準有效的解決方案,提升思想宣傳工作的針對性。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為員工提供最有價值的反饋,擴展思政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增強交通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同時,應積極創造精品內容,打造精品欄目,運用微信公眾號和官方網頁,推動各種信息的瀏覽、收藏和分享,做到思想宣傳內容的人際和群際分享。深度融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渠道和平臺等方面的融合,經濟推進二維碼、客戶端、微博等媒介的建設,深化傳播特性,使宣傳實踐活動更加多樣,實現從一對一到一對多再到多對多的轉變,吸引更多的受眾,提升受眾的參與度,擴大交通宣傳思想工作的覆蓋面,增強其輻射力和影響力。
2.4 建立服務型思政工作模式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出現了新的變革,傳統的工作方法明顯落后,只有順勢而為,改變以往虛無的現象,采取硬性手段,將思想政治工作滲透進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才能同步進行思政工作與生產經營,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結合生產經營中的安全與成本問題,找出質量難點,分析熱點問題,研究職工最關心的問題,維護廣大職工最切實的利益,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見性。掌握交通企業的用戶動態,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經過深度調查,對員工的心理動態進行把控,掌握員工的情緒變化,引導員工的行為表現,防患于未然,及時解決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主體客體之間的互動,建立對話溝通機制,激發員工的參與意識,以換位思考的方式,強化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認知。以實際困難為出發點,發揮群眾的力量,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群眾性,將硬性制度與人性化管理相統一,做到因時而進,因事而變,因勢而新,突出個體特性,打造新時代的新媒體政工隊伍。
3 結束語
新媒體具有在線互動、形式多樣化、主體多元化、方式交互化等特征,在交通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夠發揮出優勢作用。在管理與服務交織的大環境下,必須順勢而為,提高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建立服務型思政工作模式,豐富企業的黨建實踐形式,深化企業的政治內核,鞏固組織的領導核心,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思政工作隊伍,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開拓創新。
參考文獻
[1]王飛.淺析新媒體背景下交通行業思想政治工作[J].榆林學院學報,2017(03):123-124.
[2]鄧偉.淺談如何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9):99-100.
[3]彭方.新聞媒體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思考[J].電視指南,2018(07):78-79.